第8章 處置袁崇煥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念久長合
- 2664字
- 2025-03-26 13:48:57
袁崇煥到京師,其實是很早了,但朱由檢一直沒有管它,由它被關在錦衣衛的詔獄里遭罪,直到崇禎二年的九月初,終于還是被下九大重罪,拉到午門,袁崇煥此刻狼狽至極,臉上都滿是傷口,身上沒一塊皮膚是好的,與其一同押送到場的,還有其遠在廣東的家人共十余人。
朱由檢給的罪責便是“通賊資敵、欲亂東鎮、媾和欺君……”等九項,其實有幾項是朱由檢沒記住,忘了以后自己加的,判了凌遲。
袁崇煥是死定了,而其親眷則也是落了個罪及三族,受其連累,判了斬刑。
當然此案牽連者尚有其他官員,比方說大學士錢龍錫,此人是直接挨了三十棍后發配戍邊了。
不抄家滅族,真是朱由檢仁慈了。
此案牽連者由錦衣衛處置,引起朝中不少東林黨的媾和派注意,由韓爌派遞上來的雪花般的奏本,為袁崇煥喊冤,但這些奏本都被壓了下來,于是百官跪在文華殿外,求見皇帝奏對。
朱由檢倒是不煩,他對于這些文臣跪在殿外給袁崇煥求情的態度早已經習慣了,這段時間不停有文官們聯名上疏,這也就是這些日子的尾聲了。
袁崇煥這人損害明朝利益的緣故,朱由檢自己雖然不清楚,也不明白,事實上,研究真實歷史的那些個學者也不是太明白,但自己作為后來人,肯定是要讓袁崇煥,狠狠地吃刀子的。
“罷了罷了,朕都叫這些人吵的煩了,這樣罷,本案只誅首惡,至于其族人,女子打入教坊司,少幼者至年二十五便打發去民間,任其恢復自由身,允以婚嫁,至于老少,押去南京皇莊貶為奴籍,世不更替!”
朱由檢又瞥了眼那些出聲喊冤文官們的方向,說道:“韓爌此人藐視皇命,罰二十大板,罰俸三月,其余為袁崇煥喊冤者,各罰十大板,罰俸一月。”
邊上一直伺候著,正給朱由檢添茶的王承恩連忙答應著,隨后退下,轉身輕著腳步走出去,隨后在殿外,出聲將朱由檢的意思復述了一遍,過了一個呼吸的樣子,一陣還算整齊劃一的山呼傳來:“臣等叩謝陛下!謝陛下寬宥!”
韓爌和幾個官吏眼神不斷交換,都呼出一口氣,眼神中既有失望者,也有人表示“還好,總算保住了袁督師的家眷”之類的神情。
等回到府中,韓爌是第一時間召集了幾個東林文官,只見韓爌第一個發言道:“時下皇帝操持著大權,手上握著廠衛,對朝中公卿動輒打殺流放,這樣下去局勢可就不好啊。”
有人認同,也有人表示道:“這次至少陛下讓步了,袁督師一死,其家族尚存于世上,咱們這也算是給東林眾多忠義,存下救國之心吶。”
“是啊,總算是保住了其族人,局勢尚在我等正人君子之手。”
“對對對,只是今后皇帝新政變通,改了祖皇帝留下永不苛稅過三千二百萬石的仁政,又對我等文人生員加稅征糧,就是藩王都被索要田稅、產業稅,這下我大明該如何是好?”
一個文官擔憂道:“恐為常例啊,若是往后我大明朝以此為樣,恐怕將會鬧得民不聊生,民變四起呀!”
當然,他這意思里的民不聊生,主要是說的鄉紳文員的利益。
眾人討論不休,不少人對朝廷的現狀表達著不滿和牢騷,但后來個個站起,其實他們屁股還疼著,那些個太監都是實打實的打了十大板子,此刻稍坐一陣就感覺到屁股火辣辣的疼。
……
九月中旬,朝鮮。
北方的市米交易地早已經被大明軍隊野蠻的搗毀了,在朝鮮位于北方平安道的大量市集,全部遷往了朝鮮內地,還有咸鏡道的也是一樣。
作為明朝駐朝鮮的最高長官,梅之煥在等到皇帝肯定的答復后,便開始了雷霆手段,命人一口氣斬殺了上百名,查出與建奴有過糧食貿易的商販,并且還在朝鮮朝堂緝捕與建奴有密切往來甚至,是那些有支持建奴的親滿派官員,足足抓了五十來個,梅之煥言辭激烈,當著朝鮮王仁祖李倧的面,將這些朝鮮大臣狠狠痛斥了一番,又命人將這些背叛大明朝的大臣通通杖斃,打的不成人形后喂給了曹文詔抓來的幾頭朝鮮虎。
明軍在兩道都突然出現,并且以大明皇帝的旨意,控制了兩道的兵馬以及指揮使,強迫著數萬當地百姓作為民夫運送糧草、石料,為明軍在兩道靠近鴨綠江的關隘附近修筑望角樓和小型城池。
對于這些完全不經過自己同意,在朝鮮發號施令的明人,朝鮮王真的是敢怒不敢言,不對,他一直都是笑呵呵的迎接曹文詔和梅之煥,連那些個普通的低級武將,他都是笑呵呵的招呼,從未有過半點惱怒。
不敢怒,不敢言。
而就在明朝給朝鮮搞朝中大清洗的消息,被朝鮮的有心之人送到了沈陽城,消息一下子傳遍了滿洲大爺們的耳朵,這消息根本控制不住的朝整個后金傳遞去。
等到這來自朝鮮的有心人被滿洲人強拉硬拽的送去見皇太極,并稟明朝鮮內情后,一向沉著冷靜、善于算計的皇太極真的沒能忍耐,暴怒的一拳砸在這名朝鮮報信人的臉上,怒喝道:“明人安敢?”
皇太極震怒,第一時間傳三大貝勒面見商議,并傳出,讓牛錄們準備好糧食和武器、馬匹,隨時準備征戰。
即使是沒得到袁崇煥的來信,也沒得到東江探子的回稟,但畢竟袁崇煥已經許諾了在六月終前必殺毛文龍,并且從關內的探子也有回稟在年初時候,袁崇煥裁撤了兩三萬的薊鎮新兵,一切都在按照計劃行事,并未有哪里不妥。
兵事中,冒險不是沒有前面的布置,就做出決定的。皇太極早已多方探查,無論是朝鮮的探子還是自己在遼東的探子,得出千絲萬縷的消息,的確是計劃沒變。
本來他想再熬半個月左右再宣布出兵消息的,可誰知變化來的竟然這般突然。
“這些該死的明人!”
桌子“嘭”的一聲,重重地被人砸了一下!
三貝勒莽古爾泰兇神惡煞的咒罵道,并且手中的酒杯嘎吱作響,隨著他輕輕發力,瓷杯“砰”地一聲碎了一桌。
倒也沒什么人在意他的憤怒,阿敏注意到了皇太極的目的,他直接開口問道:“既然明朝派兵馬控制了朝鮮人,不再允許糧食貿易給我們,那我們也就沒得選了,總不能說等待我們自己把自己餓死了吧?”
代善的臉上看不出有什么態度,只是靜靜等阿敏說完,看向皇太極道:“大汗,咱們早前聯絡的那個人,可是答應過我大金,允許我們入關內劫掠的。”
皇太極點頭,只是他掃視三人,說出自己的看法道:“入明朝關內搶上一把是必要的,可是朝鮮的事,咱們也不能不盯著,倘若此時這支明朝軍隊從朝鮮和轄制東江鎮來襲擊我大金后方,可不是鬧著玩的。”
毛文龍已死,這在后金的高層眼里,應該是真的,之所以沒有東江鎮的探子以及遼東探子來稟告詳情,很可能是明朝朝廷想要隱瞞真相,對朝鮮這部分海域已經來禁海。
畢竟這段時間,的確從不知道什么地方,來了大量船只,懸掛大明旗幟的官船,在東江鎮附近的海域游弋,據守在海岸上的炮臺漢人包衣稟告的信息,他們發現至少有二百多艘的明朝海上艦船,不停地在東江諸島上和停靠和行駛。
算是封鎖了這塊海域,日夜不停。
可以說這一點在后金高層眼中,不單單是證明了毛文龍已死,還證明了明朝此時非常緊張,不希望后金得知毛文龍已死的消息。
至少,明朝那些愚蠢的文官,很會好心干壞事。
“那我們?”
皇太極看向代善,果斷回應:“兵分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