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成功釀酒
- 五彩糯媽的奇幻之旅
- 巖花澗月圖
- 3440字
- 2025-02-20 02:51:08
五彩糯媽的奇幻之旅第30章:成功釀酒
在阿明和糯媽懷揣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精心完成了前期一系列籌備工作后,那一場充滿期待與挑戰的釀酒之旅終于正式拉開了帷幕。然而,他們未曾想到,在看似順利的釀酒過程中,會遭遇重重困難,就像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船只,時不時地被洶涌的波濤沖擊著。
這一天,陽光透過酒窖窗戶的縫隙,灑在擺放整齊的糯稻上,仿佛給它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糯媽早早地起了床,穿上她那件洗得有些褪色但依然干凈整潔的工作服,帶著滿心的期待走進了酒窖。酒窖里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稻香,那是糯稻在靜靜地散發著自己獨有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即將開啟的奇妙旅程。
阿明也隨后趕到,他手中拿著一個小本子和一支筆,準備仔細記錄下每一個關鍵的步驟和可能出現的情況。兩人相視一笑,眼神中傳遞出滿滿的默契與信心,仿佛在向這未知的釀酒世界宣戰。
他們首先開始了制酒的關鍵第一步——制曲。糯媽深知制曲對于整個釀酒過程的重要性,就如同為一場盛大的演出編排開場舞蹈,任何一個細節都關乎著最終的成敗。她走到擺放原料的桌子前,小心翼翼地將選好的麩皮、小麥等原料按照精確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她的動作輕盈而專注,仿佛每一粒麩皮、每一粒小麥都是珍貴的藝術品,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阿明在一旁仔細地看著,手中的筆在小本子上快速地記錄著:“麩皮與小麥的比例為3:2,充分攪拌均勻,注意原料的濕度保持在40%左右。”他一邊記錄,一邊不時地抬頭觀察糯媽的動作,確保沒有遺漏任何一個重要的細節。
糯媽將混合好的原料放在一個大竹匾里,用干凈的濕布輕輕覆蓋住。她的動作輕柔而細膩,就像在呵護著新生的嬰兒。她告訴阿明:“制曲的過程就像是在給這些原料一個溫暖舒適的搖籃,讓它們在這個特殊的環境里慢慢生長。”
問題卻在這個看似平常的環節悄然出現。到了第二天,當糯媽像往常一樣去檢查原料時,她發現原本應該是均勻混合的麩皮和小麥,出現了分層的現象。麩皮逐漸聚集在底部,而小麥則似乎有些上浮,它們沒有像糯媽預期的那樣緊密融合。這讓她心中一沉,她皺起了眉頭,仔細檢查著每一個角落。
經過一番仔細的排查,糯媽意識到是前一天攪拌原料時,濕度的把控可能不夠準確。雖然記錄上寫著濕度要保持40%左右,但在實際操作中,可能由于攪拌時間的長短和環境濕度的變化,導致部分原料的水分分布不均。這就好比一場精心編排的舞蹈,個別舞者的節奏出現了偏差,從而影響了整體的和諧。
糯媽深知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將會影響菌種的生長和發酵效果。于是,她不得不重新調整原料,將分層后的原料重新混合,并且更加嚴謹地控制濕度和攪拌時間,確保每一粒原料都能均勻地吸收水分,重新恢復到理想的狀態。
接下來幾天,糯媽每天都會早早地來到酒窖,仔細地檢查著那扇覆蓋著濕布的竹匾。她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料開始緩慢地發生了變化。原本干燥的麩皮和小麥逐漸變得濕潤,表面也冒出了一些菌斑,但這些菌斑的生長卻并不均勻。有的地方菌斑密集,而有的地方卻寥寥無幾,就像一幅未完成的畫卷,存在著明顯的瑕疵。
糯媽感到十分困惑,她再次回憶制曲的過程,試圖找出可能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她仔細檢查了環境溫度、通風情況以及原料本身的質量,卻都沒有找到明顯的問題所在。這時,她才意識到釀酒的復雜性遠遠超出了她的想象,就像在探索一片未知的迷霧,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
為了弄清楚問題,在與其他一些有經驗的釀酒師傅交流后,糯媽了解到,菌斑的生長不僅受到溫度、濕度和原料的影響,還受到空氣流動、光照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這些因素就像一個復雜的拼圖,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整個結果的偏差。
糯媽重新調整了酒窖的環境,盡可能地為菌種的生長創造最有利的條件。她更加細致地控制著通風的強度和時間,避免了局部空氣流動過快或過慢的情況。她還注意到了光照的影響,為酒窖拉上了薄紗窗簾,讓光線變得柔和而均勻,就像為菌種的生長營造了一個精心設計的溫室。
經過一番努力,菌斑的生長情況終于有所改善,它們開始變得更加均勻和茂盛,形成了那一個個散發著特殊氣味的酒曲塊。糯媽輕輕拿起一塊酒曲塊,放在鼻子下聞了聞,那股濃郁而獨特的香氣讓她感到無比滿足。她知道,這背后是無數次的調整和耐心等待的結果,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終于找到了一絲曙光。
接下來,就是糯稻的蒸煮環節。糯媽和阿明將精心挑選和儲存的糯稻均勻地鋪在蒸籠里,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儀式感。糯媽用手輕輕撥動著糯稻,讓它們在蒸籠里排列得整整齊齊,仿佛在排練一場精彩的舞蹈。阿明則在一旁小心地控制著火候,火苗在爐灶里歡快地跳躍著,為蒸籠里的糯稻提供著溫暖。
然而,問題依然接踵而至。按照預定的時間進行蒸煮時,蒸籠里傳來的聲響讓糯媽和阿明感到不安。原本平穩的火苗突然變得跳躍不定,伴隨著“噼啪”的響聲,仿佛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干擾著。糯媽的心跳也隨之加快,她急忙走向爐灶,查看情況。
原來是爐灶的燃燒室出現了堵塞,導致火勢不穩定。這對蒸煮的均勻性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蒸籠里的糯稻有的地方已經熟透,而有的地方卻還遠遠沒有達到理想的熟度。就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音樂會,突然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打破了原本的節奏。
糯媽和阿明并沒有驚慌失措,他們迅速調整,決定重新安排蒸煮。但問題是,剛剛開始蒸煮的糯稻已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口感和品質可能無法達到最佳狀態。這讓他們感到非常沮喪,就像在一場重要的比賽中遭遇了突發狀況,所有的努力似乎都要付諸東流。
在短暫的休息和調整后,他們決定用余溫繼續蒸煮剩下的部分,同時密切觀察糯稻的狀態,盡可能地減少損失。經過一番努力,蒸煮終于完成,但糯媽心中仍然隱隱擔憂,她知道,這可能會對后續的釀酒過程產生影響,就像一顆小小的石子,雖然看似微不足道,卻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改變整個局面。
蒸煮的時間到了,糯媽和阿明小心翼翼地將蒸籠抬下爐灶,放在一旁的冷水盆里冷卻。蒸汽從蒸籠里不斷地涌出,將周圍的空間彌漫得更加潮濕溫暖。糯媽和阿明配合默契,迅速地將冷卻后的糯稻從蒸籠里取出,放在早已準備好的石板上。
接下來是拌曲環節,這是釀酒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糯媽小心翼翼地將晾干后的酒曲塊搗碎,然后慢慢地撒在糯稻上。她的動作輕盈而細膩,就像在給糯稻穿上一層神奇的外衣。阿明在一旁用干凈的木板輕輕地攪拌著,確保每一粒糯稻都能均勻地沾上酒曲。
可是,攪拌的過程并不順利。由于之前的蒸煮出現了問題,糯稻的質地變得有些松散,在攪拌時容易散落。而且,酒曲在撒的過程中也不容易均勻分布,有的地方酒曲過多,有的地方又過少。這就像一場精密的手術,每一個動作都需要高度的專注和精準,一旦出現偏差,就可能影響整個結果。
糯媽和阿明意識到,這需要重新調整攪拌的方式和速度。他們經過多次嘗試和調整,終于找到了一種相對合適的方法,盡可能地讓酒曲均勻地分布在糯稻上。但整個過程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他們的精神變得極度疲憊。
在拌曲完成后,糯媽和阿明將糯稻輕輕地裝入酒壇中。酒壇是專門定制的,用泥土燒制而成,質地厚實,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糯媽將糯稻輕輕地鋪在酒壇底部,然后緩緩地倒入一些酒,用木棒輕輕地壓實。她告訴阿明:“這一步是為了讓糯稻與酒液充分接觸,同時也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
酒壇裝滿后,糯媽用干凈的布將壇口擦拭干凈,然后用一個特制的泥封蓋將酒壇密封起來。阿明在一旁幫忙,他將酒壇輕輕地放入酒窖中,找出了一個合適的位置,將其擺放整齊。酒窖里的溫度和濕度被嚴格控制著,為糯稻酒的發酵創造了一個理想的環境。
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即使在嚴格控制的環境下,酒壇里的糯稻在不同位置似乎發酵的進度也不盡相同。有些位置的酒液已經出現了微黃,聞起來有一股濃郁的酒香;而有些位置的糯稻卻還處于相對初始的狀態,發酵不明顯。
糯媽和阿明再次陷入了困惑,他們不知道是酒壇擺放的位置導致了溫度和濕度的微小差異,還是糯稻本身的質量問題。為了確保釀酒過程的順利進行,他們每天都會對酒壇進行多次檢查和記錄,仔細觀察每一壇糯稻酒的變化。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分析,他們發現是由于酒壇底部與地面的接觸部位散熱不均勻,導致局部溫度過低,影響了發酵的進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在酒壇與地面接觸的部位墊上了一層加熱墊,通過調節溫度來保持整個發酵過程的均衡。
經過一番努力,糯稻酒的發酵情況終于逐漸趨于穩定,酒壇里散發出濃郁而醇厚的香氣。糯媽和阿明的臉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他們知道,他們期待的糯稻酒正在慢慢地釀造著。
阿明和糯媽繼續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用心去感受釀造過程中的每一個奇妙瞬間,去探索糯稻酒背后那無盡的奇幻奧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