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入神京
- 快婿
- 我的長槍依在
- 4205字
- 2025-04-21 22:41:54
“給你看看,這是我家的宅院,怎么樣?”二姐頗為得意在前面領著她觀摩。
這宅院確實挺大,院子里有幾棵梅花。
四面廂房十二間,除去給伺候主人的下人住的兩間,還足夠寬敞,夫婦倆怎么也用不完。
高寧英有些羨慕,他和趙立寬在王府也有一個單獨的院子,可宣州畢竟是邊境城市,比不得大慶府。
比起這要小多了。
一路南下諸多不確定性讓她充滿緊張,不安。
在大慶府遇到二姐,遠在他鄉遇到親人,讓她的緊張得以緩解。
“來,帶你看看我的閨房,比宣州啊不知好多少。”二姐高興又得意的在前面走。
她自小就愛顯擺,愛與自己比高低。
“姐夫呢,這不合適。”高寧英立即拒絕。
“他在官府里做事,平常幾天都不回來。”
二姐高興的向她炫耀自己的生活,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她丈夫是在北方大名鼎鼎大慶府知府盧應環之子盧俊才。
大慶府是北方第一大城,也是北方最為繁華的城市。
炫耀完她的屋舍,又炫耀起她鎖在柜子里琳瑯滿目的金銀首飾和漂亮的衣服。
二姐頗為得意,不斷向她炫耀:“這兩件是去年元宵會上他給我買的,這件蜀錦的我就看了一眼,說了句還成,沒幾天就讓人送來了......”
高寧英看著確實羨慕,伸手去摸了一下,觸感絲滑,用料上品。
不過她很快收回手指。
想到前線浴血奮戰的趙立寬,心想,這些東西不適合我。
“我送你幾件,自己挑,咱們都差不多。”二姐大方說。
她搖搖頭:“不用,我穿不慣。”
“哪有女人穿不慣綾羅綢緞的。”二姐直接道:“你還是一如既往的善解人意。
不知道父親發了什么瘋,讓你嫁給那小子。
小時候我收拾他跟玩似的,叫他往東他不敢往西!”
二姐雙手叉腰道。
她自小就愛欺負和她們一起長大的趙立寬。
那時候的趙立寬可不像現在,時候逆來順受的主,被二姐欺負也只敢眼淚汪汪的聽話。
小孩間的事從不告大人,不然會被孤立的。
以前她沒覺得什么,如今回想突然覺得夫君小時候好可憐。
他一個無父無母的孩子寄人籬下,還被二姐欺負,只怕天天戰戰兢兢吧。
不過現在二姐要是再見到他,一定會大吃一驚的。
......
當夜,二姐招待了他們一行,又收拾廂房跑來和她一起睡。
兩人說了許多悄悄話。
二姐也不再像白天那樣一個勁夸耀她的宅院,珠寶首飾,她的日子有多好過。
悄悄跟她說了一些女兒心事。
“上個月父親來信,說趙立寬那小子去南方打仗了,真沒想到當年唯唯諾諾的小子,如今也成將軍了。”二姐在被窩里挨著她耳朵道。
高寧英立即反駁:“他無父無母寄人籬下,怎么能不唯唯諾諾。”
“喲,嫁人了就是不一樣,胳膊肘往外拐了。”二姐摟著她的腰,隨后道:“不過你說得也沒錯。
他現在都敢上戰場了,父親說還打了幾場勝戰,這些年長見不小,不愧是我們高家養出來的孩子。
小時候他一不聽我的,我就嚇唬要拿馬鞭抽他,馬上就聽話了。
其實我哪敢,真那樣不被父親打死,誰讓他自己膽小,可不算我欺負他。”
“下次見面你去跟他說吧。”她笑道,她們是在軍營附近長大的,小時候比別家的孩子更調皮。
大夏天捂在被窩里,額頭沁出細密汗珠。
但這種感覺上與世隔絕的私密小空間里,姐妹倆都放下初見時歲月帶來的隔閡與戒備,似乎又回到小時候童言無忌的親密時光。
說話也越來越沒顧忌。
“你以為我會怕他,這回沒父親攔著,他敢有二話我真用馬鞭抽他!”二姐有些心虛的說。
聽這話她也明白,二姐知道她小時候做的事過分了。
只不過小孩子不懂事,那時候意識不到自己做了惡。
兩人說了許多,說著說著又說回如今的生活,自己的夫君。
“一說起他,你就含情脈脈的。”
“哪有?你又看不見。”
“我聽出來了。”二姐抱著她:“你姐夫也不是什么都好。
他對父母言聽計從,每天早晚都要去門前請安,皇帝家也沒這樣的。
咱們在家的時候哪有這樣,父親從沒那些規矩。
一開始要拉著我去,后來我煩了,他就自己去,我隔幾天去一次。
人家叫他往東,他就不敢往西。”
二姐嘆口氣:“人也唯唯諾諾的,就像趙立寬小時候。
但趙立寬那是無父無母寄人籬下,他在自己家也戰戰兢兢,說話都不敢大聲。
還是個藥罐子,我一年到頭不生一回病,你姐夫來場風都要病十天半個月。”
“姐夫是讀書人,身自弱點也正常,人家前途遠大呢。”
“這倒是,他天天念叨以朝廷的吳相公、葉相公什么的為偶像,說他以后也想入朝拜相,是天下讀書人的愿望。”二姐也笑起來。
兩人又小聲交頭接耳,說起更加私密的事。
二姐頗為不滿說:“你姐夫經不起半刻鐘折騰。”
“啊......”高寧英張大嘴巴不可置信。
“我都說了,快說說你們倆啊。”二姐好奇催促。
她面紅耳赤小聲說了四個字:“一夜到亮。”
二姐直接說不出話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想起那些童年往事,高寧英逗她:“當初父親一開始可是讓你嫁給他的,你不嫁,現在后悔不。”
“哼,誰看得上他啊。”
高寧英拉開被子:“太熱了,捂不住。”
兩人鉆出來透了口氣,她們姐妹長得有七分相像,二姐當初也是北方出名的美人。
高寧英摟著二姐說:“世上的好事怎么可能都讓一個人得了。
知府家的兒媳婦,錦衣玉食的生活,誰不羨慕。”
姐妹倆說了許多私密悄悄話,直到后半夜忍不住睡著,一夜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
第二天吃飯時高寧英見到了姐夫盧俊才。
與多年前迎娶姐姐時相比,他更瘦一些,眼袋也更大了,大概書讀得太多。
席間說起他們要南下洛陽的事。
姐夫說他們一家剛好也要去洛陽。
原來是姐夫要去參加今年的秋試,提前幾個月去洛陽熟悉熟悉,二姐陪著去照顧,家里的下人也要過去幾個。
正好同行,于是她也不好拒絕,便又多等了兩天,等二姐一家收拾好一起南下,也有個照應。
隊伍增加到七十多人。
路上她和二姐騎馬,她們自小習慣了,姐夫坐馬車。
二姐跟她說:“到了洛陽不用怕,你姐夫認識的人多,有什么事都能幫你打理。”
姐夫掀起車簾,春風滿面說:“認得幾個太學生,還有志同道合的好友,都是神京人,頗有家資,有些關系,妻妹就放心吧。”
“我們在洛陽租了八間廂房,你要是沒處落腳我給你安排。”
“不用,有地方。”高寧英婉拒。
姐夫還是很熱情:“神京不比別的地方,遍地達官顯貴,寸土寸金,沒人沒關系可不好找落腳處。
我家租的那八間廂房都是大內宅店務管的,乃是皇家的房。
是父親跟人打招呼才租下來的。”
高寧英覺得姐夫比起昨天話多了不少,不過她心里全是想前線夫君的事,到了京城如何謝皇恩的事,不想搭理這些。
直言道:“不勞姐夫費心,夫君在前線立功,朝廷賞賜了洛陽的宅院,有落腳之處。”
二姐高雨梅眨眨眼,驚訝的說:“趙立寬有出息了啊。”
“他現在可是內衛將軍。”高寧英驕傲的說了一句。
二姐不可思議,不知道在想什么。
姐夫探頭皺眉。
“妹夫有本事是好.......
不過東華門唱名才是好男兒。
似朝中的吳相公、葉相公,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都是讀書讀出來的。
神京之中多少風流人物,都是文人墨客。
如鄭親王乃真龍墨客,詩詞雙絕,太學郭、李、趙、如四才子都是名士,人人傳揚。
去年上元會上吳相公家千金吳仙女技驚四座,一曲上元詞讓皇后娘娘親自稱贊,首肯褒獎。
這些都是我輩偶像,才該是好男兒的志向.......”
他說得激動,高寧英卻聽不太懂,那些姐夫嘴里的大人物,她大多不認識。
二姐道:“好了好了,你說這些寧英不知道,自言自語呢。”
姐夫立刻便不再說了。
接下來的路十分無聊艱難,天氣炎熱,路上到處都是灰塵。
好在有二姐作伴,又能一路看新奇景色,也不算無聊。
姐夫吳俊才時不時會說起他在京城的朋友人脈。
慢慢發現他倒沒什么目的,單純就如小孩子愛炫耀一般。
五六天的路程后,他們到了洛陽北的上梁驛。
姐夫興奮告訴她們,過了上梁驛就是神京的地界。
前方已有不少人在等候檢查。
“這些士兵可不得了,是神京的禁軍,過往的都要檢查。”
一一檢查后,隊伍向前。
二姐一家的很快都過去。
到她這,禁軍士兵上來大致檢查了所有馬車。
然后有身著官服的軍官面無表情上前問:“你們身份,從哪來,到哪去?”
“我乃左衛上將軍趙立寬的夫人,從宣州來,到京城。”
此話一出,對方頓時停住。
“是淑人高寧英?”
“正是。”
原本面無表情的官員立即滿臉堆笑:“冒犯冒犯,下官有眼不識泰山!”
隨即立即招手,集結過來百余名禁軍士兵,周圍人指指點點,不知怎么回事。
官員差遣其中兩名先騎馬走了。
余下跟著他。
“朝廷早有吩咐,讓我等在此恭候趙將軍妻,怕高夫人初到神京有些不便,我們在前面給領路護送。”
說著上門,令禁軍士兵幫忙趕馬,在前面開道,分開人群往前。
二姐在盤著急,說明身份后放她進來說話。
“趙立寬是個多大的官?”
連高寧英自己都有些懵,不知所措搖頭,一時間不知道怎么回答。
一行人在禁軍保護之下向著洛陽城內而去。
沿途禁軍開路,周圍人紛紛讓開道路,暢通無阻。
一路高門樓閣,車水馬龍。
神京的繁華讓她有些看花了眼。
心思卻全不在那些上,心里又緊張又激動,如做夢一樣。
直到穿過諸多朱門玉橋,到了人越來越少的東西大街。
領頭官員直將他們領到一處高門大宅前停下。
大宅東西寬三十步左右,有三道門,正中朱門石獅,兩側則是暗色小門。
一路跟著來的姐夫仰頭看著“趙府”的大字,嘴巴也合不上:“這可是大相國寺前東西大街?”
領頭的官員沒理會他,而是恭敬向她介紹:“稟高夫人,這是陛下賜趙將軍宅邸。
東西三十步,南北六十步,大小廂房七十間。
從這往北乃是八百年大相國寺,這條街東西都是王侯將相之家。
吳相公、葉相公、張相公、王相公、司馬相公家都在這條街上,就是寸土寸金也買不來呢。
我已派人去宮里通知,不一會兒就取來鑰匙地契交接。”
高寧英聽呆了,心里忽有一種自豪感忍不住涌出來,眼睛忍不住濕潤,又想起那家伙對她說為了他們倆,為了他們將來的孩子也要拼命。
想到戰場的艱險痛苦,他是真在拼命,這些都是他拼命得來的。
鼻子酸酸的,但現在那么多人在場,她連忍住淚水瞪大眼睛,讓風吹干,努力鎮定下來。
她鎮定下來道謝:“有勞了。”
“高夫人言重,都是分內之事。”
二姐卻微張著嘴巴說不出話來,她大概已經無法想象,當年她欺負的那小孩如今到了什么地步。
連之前話很多的姐夫也一句話不敢說了。
他可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但不是傻子,光這宅邸與朝中幾位宰相同在一條街上,就已經說明很多問題了。
過了一會兒,一隊鮮衣怒馬的人趕到。
領路官員連介紹:“這位是入內內侍都的官員。”
眾人行禮后,那官員直接下馬,將地契、鑰匙等一一交接。
臨了囑咐:“皇后娘娘有話。”
眾人忙不迭躬身。
“高淑人舟車勞頓,早點安置歇息,若有事可遣人至朔平門外,報上趙將軍家門求見。”
說完拱手告辭。
領入他們城的官員和禁軍也隨即告辭。
高寧英這才后知后覺想起打點,卻被對方拒絕。
在場人都呆若木雞,即便之前的事已前所未見。
如今皇后親下口諭給高寧英,更是超出他們的見識。
二姐高雨梅看向她,像是見鬼了一樣:“趙立寬到底做了什么官,他不會找我算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