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4章 非人力所能為

  • 快婿
  • 我的長槍依在
  • 2009字
  • 2025-04-11 22:13:51

正如鐘劍屏所說,他現(xiàn)在正是西南最高最大那個。

官職上來說,司馬忠和孔炿都比他高,但就實際權力而言,至少在西南,所有禁軍,廂軍都在他手中。

在這個位置,連推卸責任都沒法推。

而且當他手握一方兵權的時候,就不只要考慮打仗的事,還要考慮如何讓皇帝信任他。

這方面歷史上倒有很多教材,像王翦、蕭何、張良、衛(wèi)青、李靖、郭子儀等都留下寶貴經(jīng)驗。

......

無論如何,戰(zhàn)場上有一條通用準則,那就是兵貴神速。

第二天,趙立寬先去見了轉(zhuǎn)運使司馬忠。

司馬相公對他昨天的高情商發(fā)言十分高興,直接讓他的書記官帶了印信跟著,有什么要求全由他做主。

只需讓他的書記官開個條子回去就成。

這樣的信任讓趙立寬受寵若驚。

領著鐘劍屏,侯景,老羅,趙季一道對接府庫,糧草后勤等關鍵部門。

并且對后勤供給做出一些調(diào)整,梅州城加三江口有叛軍八萬石左右存糧,這些糧食可以運回瀘州六萬石。

這樣后續(xù)糧草不必路途遙遠的從蜀地、江南、淮南等地采買,再路途遙遠送來,能大大減輕后勤壓力。

留兩萬石則是想等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上疏請求皇帝開倉賑濟百姓,這樣能就近救濟梅州及其周邊各縣二三十萬百姓。

隨后又到瀘州官署與吳光啟對接。

來的路上他就注意到,無論是江面來來往往運輸民夫、糧草的大船,還是南岸井然有序安置難民的窩棚,乃至江防城防的布置有序。

這個瀘州一把手經(jīng)歷三年的漫長戰(zhàn)爭,肯定有些本事的。

趙立寬上來就拿出在宣州便與吳相公認識的關系寒暄,想拉近雙方距離。

沒想到他說了這事后,吳光啟反而皺起眉頭,說話也生硬起來。

隨后他又交代了一下過幾天曾雄一家,以及俘虜黃中景等人也會被轉(zhuǎn)移到瀘州,希望他幫忙照看。

吳言君答應下來。

“大軍在前,后面的事就請吳知州多操勞了。”趙立寬拱手道。

吳言君回禮:“分內(nèi)之事,大帥就放心吧。”

隨后送他們到官署門口。

臨離開吳言君的長子突然開口:“大帥,我也想到前線去,建功立業(yè),殺敵報國!”

趙立寬愣了一下,按理吳錦衣是江陽縣城,歸他麾下指揮,可他根本沒準備調(diào)廂軍上前線。

“胡鬧!”吳言君斥責。

隨后道:“小孩子的玩笑話,大帥不用當真。”

趙立寬點頭,沒多在意,就算是給吳相公面子,他也不想帶著人家長孫去戰(zhàn)場冒險。

“告辭!”趙立寬拱手。

“大帥慢走!”吳言君回禮。

出府衙后侯景不滿的說:“這知州憑啥管,就算是他兒子也是江陽縣丞,就該大帥統(tǒng)制,他越界了。”

“他爹是知州,可他爺爺是朝廷宰相。”趙立寬道:“不是給他爹面子。”

侯景頓時閉嘴了,“那帶著也是麻煩。”

......

“父親......”眾人走后,吳錦衣滿臉不甘,低頭不語。

吳言君面色難看:“你知道前線什么情況嗎?

間諜回報叛軍有五六萬眾兵強馬壯!

現(xiàn)在朝廷禁軍東西路湊在一塊可戰(zhàn)之兵只有兩萬,兩萬對五六萬,君子不立危墻之下!”

“可趙大帥依舊去了。”吳錦衣低聲道:“他們難道不知這是堵危墻?”

“你!”吳言君盡量讓自己語氣緩和:“我們在后方轉(zhuǎn)運糧草,供養(yǎng)大軍口糧,讓他們在前線好好打仗也是大功!

昨天趙大帥才說過你忘了嗎?

漢朝高祖皇帝說過,前面打仗的是‘功狗’,我們這些保障大軍后勤的才是‘功人’!

你那么多書白讀了,非要去前線。”

“父親是恨趙大帥與小妹的事吧,這是公私不分。”

“混賬話!”吳言君瞬間漲紅了臉。

“你怎么不明白,為父這是為了你!

這是場打不贏的仗,趙立寬就算再厲害,敵軍比他多了兩三萬大軍,他拿什么取勝?

頂多不過在安州與叛軍對峙罷了。”

吳言君語重心長道:“你還年輕,不知道人力有盡時的道理。

趙立寬確有本事,但局面如此,已不是他一個人能做出改變的。

最后估計就是僵持在安州,雙方和談的結(jié)局。

到時終歸有人需要出來擔責,別去沾這爛攤子!

這不關你妹妹的事,而是保護你的羽翼,你怎么就不知道!”

吳錦衣道:“那趙大帥的羽翼呢?”

“他有作宰相的爺爺,有作知州的爹嗎?陛下圣旨明令,他能有什么辦法,不得不為罷了。”吳言君干脆直言不諱:“你有別人沒有的東西,就該更加審慎珍視,不要輕舉妄動亂了陣腳。”

吳錦衣不說話了。

“他們是逼不得已拼個出路,你用不著跟他們一樣去拼命,明白嗎。”

“明白了......”吳錦衣嘆口氣:“我只是崇敬大帥。”

吳言君坦言:“平心而論,有這樣本事的少年人誰不崇敬,為父也佩服他的本事和決斷。

當初他領三千人初到瀘州,果斷決絕,片刻不歇奔襲雞鳴關上萬敵軍,別人哪有此膽,哪有這本事。

佩服歸佩服,總要心靜神寧,慎重思量。”

.......

江陽城南已軍管許久。

士兵十人一隊,趾高氣昂在街道上巡邏,街道兩邊,墻墻下到處都是油布、木頭石塊搭建起的臨時窩棚。

城門內(nèi)搭建數(shù)個粥棚,每天給災民打兩大木勺半水半米的粥,不至于餓死,但也絕吃不飽。

不少災民都是瘦骨嶙峋,每天按時來領粥,還有些運氣好的也在江陽附近找到了活做,找到其它門路補貼口糧。

戶部侍郎王丕溫居高臨下,俯視所有排著長隊的百姓:“每天吃掉一船糧食,豬也沒這么能吃的。”

身邊的戶部官員道:“東線潰敗,官軍退守安州,每天逃到江陽的百姓還在增多,只怕再過十多天,每天要吃兩船糧食。

到時朝廷既要養(yǎng)軍隊打仗,還要養(yǎng)著這些百姓。”

瀘州同知周康在一旁聽著不是滋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福建省| 龙岩市| 威信县| 威信县| 昔阳县| 金乡县| 前郭尔| 湾仔区| 阿克| 和林格尔县| 兰西县| 武鸣县| 嘉义市| 永宁县| 舒兰市| 普兰县| 宽城| 广宗县| 静宁县| 大理市| 北海市| 张家口市| 顺义区| 新安县| 洪泽县| 崇文区| 永宁县| 德兴市| 乐清市| 若羌县| 高安市| 通辽市| 昌宁县| 溧水县| 大同市| 定日县| 洞口县| 兴化市| 东阳市|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