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我準備以三萬緡錢,買下你那五千石米。”
“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朱瑾淡淡的開口,讓高夫人一時間,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這是何意?
高夫人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么,不料朱瑾又道:“夫人,昨夜的兵變,想必你已經知曉了。”
“請你放心,我朱瑾是恩怨分明之人,絕不至于對你干出這等事情。”
“再者,我以后還有仰仗夫人你的地方。”
頓了頓,朱瑾意味深長的看著高夫人,又道:“我已經打聽過了,夫人你是盧龍節度使李可舉的夫人,還是現在幽州馬幫實際上的首領。”
“幽州大馬,遠近聞名。我想組建一支鐵騎大軍,但中原不產良馬,如果夫人你能把馬匹送來,我一定全部高價收購。”
而今的朱瑾,財大氣粗,可謂是不差錢的主兒了。
有錢,說話也硬氣!
朱瑾之所以沒有把主意打在高夫人的身上,也是看中了其背后的勢力,以及幽州馬幫所能帶給他的好處。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可謂是戰爭中的“砥柱”,不可或缺。
以后朱瑾要爭霸天下,就少不了一支強大的鐵騎兵。
中原沒有良馬,他只能不惜重金,從別的地方購買。
“我知道了。”
高夫人這才暗暗的松了口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朱瑾與朱溫是同樣的梟雄人物。
都是為達目的而不折手段。
不過,兩人之間不同的地方,大概就是朱瑾比較“有底線”。
目光也更為長遠一些。
……
汴州,節度使府。
朱溫在節堂中召見了自己的心腹謀士敬翔。
他取出了一道圣旨,瞇起眼睛,一副遲疑不定的模樣,緩聲道:“子振,朝廷加封我為東北面都招討使,讓我率兵去支援陳州。”
“依你看,我當何為?”
聞言,敬翔捋著自己的胡須,思索良久之后,便道:“主公,屬下認為,還是要靜觀其變。”
“黃巢大軍退出長安后,賊勢不減反增,席卷中原。”
“如陳、蔡、許、洛、鄭、潁、亳等諸州,都深受其害。”
“陳州刺史趙犨曉暢軍事,有勇有謀,未必就不能以宛丘尺寸之地,抗擊黃巢的幾十萬大軍。”
“主公治下的汴州,饑民遍野,官民所用物資都窮盡,內外兵馬驕橫難以壓制。”
“雖說主公您現在兵多將廣,但外出作戰,唯恐遭遇不測。”
“再者,比起剿滅賊寇,得到朝廷封賞的虛名,主公還不如去圖謀宋州。”
“哦?”
朱溫頓時就來了興致。
“子振,你是說,我能得到宋州?”
“未嘗不可。”
敬翔的嘴角微微翹起,勾著一抹弧度,道:“主公,屬下聽聞,朱瑾因為擊破賊軍,收復亳州之功,被天子下詔,封為亳州刺史兼宋州防御使。”
“但,朱瑾這樣的人,怕是難以長久。”
“他擁兵自重,還未立足于亳州,卻已經得罪了宋州的豪右富商。”
“朱瑾縱兵搶糧,已經是讓宋州的豪族富賈們,怨聲載道。”
“張蕤對于朱瑾的所作所為毫無辦法,甚至是默許了。這讓不少宋州的大戶,也怨恨起了張蕤。”
“當此時,主公您若大兵壓境,則宋州的高門大戶一定會響應。要收取宋州,不難。”
朱溫聽到這話,不由得眼前一亮,已經很是心動了。
但他的心中仍有疑慮。
“子振,朱瑾現在可謂是風頭正勁,他收編了不少賊兵,且搜刮民財,要兵有兵,要錢有錢,要糧有糧。”
“若是有朱瑾駐防宋州,我軍怕是沒有多少勝算。”
朱溫對于朱瑾的能耐,還是知道一些。
畢竟,他們之前曾一起進攻盤踞在長安的黃巢賊軍。
朱溫還效力于偽齊政權的時候,就是朱瑾策反的他。
朱鐵膽!
百騎劫營!
這樣的膽略,就不是普通人所能具備的。
敬翔沉吟道:“主公,朱瑾適才被封為亳州刺史,一定不會駐兵于宋州。”
“一來,張蕤不放心,害怕朱瑾趁機鳩占鵲巢。”
“二來,朱瑾也要到亳州上任,真正以亳州作為自己的根基,自稱一方割據勢力。”
“……”
朱溫仍是頗為遲疑不決。
敬翔瞟了一眼朱溫,意味深長的說道:“主公,屬下打聽過了,朱瑾與張蕤唯一的女兒張娘子關系曖昧,似是私下定了終身。”
“若是這樣,恐怕宋州早晚是朱鐵膽的囊中之物了。”
聽聞此言,朱溫瞪起了眼睛,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他最無法忍受的,就是此事。
在朱溫看來,張惠是自己的,誰也搶不走!
……
就跟敬翔預料的一樣,朱瑾的確沒有駐防睢陽,而是前往亳州走馬上任。
對于朱瑾而言,宋州遲早是他的囊中之物。
但是,就在朱瑾率兵抵達亳州不久,陳州刺史趙犨的求援信就送來了。
趙犨而今堅守陳州城,面對著黃巢幾十萬大軍的圍攻,依舊沒有讓城池淪陷。
這份膽量,這份謀略,不得不讓人稱贊。
只是誰也不敢保證,趙犨能撐到什么時候?
即便朝廷已經下詔,命令朱溫、李克用、周岌、時溥、朱瑾等各地的節度使、防御使、刺史這樣的封疆大吏,率兵前去解圍,鎮壓賊軍。
又有多少人會響應?
朱瑾也想出兵救援陳州,但是情況不允許。
亳州幾次遭遇兵燹,流民遍地,已經是一副爛攤子了。
如果朱瑾還不管不顧的話,怎么收攏民心,當好一個父母官?
就在朱瑾準備大干一場,恢復亳州民生大計的時候,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他坐不住了。
“什么?”
“朱全忠出兵攻打宋州?”
得知消息的朱瑾頗為訝然。
宋州現在是兵微將寡,如果朱溫大舉進攻的話,張蕤怕是連睢陽城也守不住!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朱瑾還是決定出兵救援宋州。
他親率一千鐵騎兵先行一步,北上宋州,王彥章、張歸霸等人,則是領著七千步卒跟在后邊,隨時做好投入戰場的準備。
這一次他們所面對的敵人,可不是沒有經過像樣軍事訓練的農民軍,而是貨真價實的正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