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晚唐霸主
- 迷惘的小羊羔
- 2033字
- 2025-03-02 18:42:15
事實證明,朱瑾賭對了。
此時,李胡椒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以及朱瑾的難處。
朱瑾果真是有情有義之人。
在他觸犯了軍法的情況下,還愿意給他兜著。
朱瑾念在往日的情分上,給他十緡錢作為盤纏、補償,還要替他領受五十軍杖!
如此行為,讓李胡椒不由得鼻頭一酸,眼圈頓時一紅,熱淚盈眶了。
他“噗通”的一聲跪了下來,朝著朱瑾磕了一個響頭,哽咽道:“愍……不,將軍,咱不是人!”
“咱不配當這個兵!”
“但,請你給咱一個機會。”
“咱愿意改過自新,甘當軍法!”
聞言,朱瑾把李胡椒扶了起來,好言寬慰道:“知錯能改,就還是我朱瑾的好兄弟,就還是一個好士兵!”
旋即,在朱瑾以及一眾將士的注視下,李胡椒向那個被他毆打一頓的軍吏言辭誠懇的道歉。
緊接著,李胡椒又扒開了上衣,趴在長條凳子上,任由兩個膀大腰圓的牙兵毒打。
軍杖,格外的沉重。
每一杖都力大勢沉!
如果是身子骨孱弱的人,可能挨不到三十軍杖就一命嗚呼了。
就算是像李胡椒這種身強力壯的漢子,挨了幾十軍杖,也要丟半條命。
“唔……”
李胡椒為防止自己慘叫出聲,太過丟臉,所以嘴里咬著一截木棒。
被打了幾十軍杖的情況下,他瞪大眼睛,額頭已經冒出豆粒大小的汗珠。
面色蒼白,渾身抽搐,牙齒緊緊的咬著木棒,愣是沒有發出一聲慘叫。
每一個圍觀的新兵見狀,都有些不寒而栗。
他們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屁股,暗呼僥幸。
李胡椒的屁股已經被打得皮開肉綻,血淋淋的一片。
他的臀部,已經找不出一塊完整的皮膚了。
這個時候的李胡椒幾乎要兩眼一抹黑,昏死過去。
但,憑著一股子強韌的心氣,李胡椒硬生生的扛住了。
“老王。”
朱瑾瞥了一眼身邊的王彥章,低聲道:“以后練兵,不能對待士兵太過嚴苛了。”
“若非打即罵,始終不好。”
“士兵們都是娘生爹養的,不是泥捏的,誰還沒點脾氣?”
一聽這話,王彥章頓時就犯起了愁,苦笑道:“大哥,那也不能把他們當成大爺一樣供著吧?”
“如果打不得,罵不得,嬌生慣養出來的士兵,還怎么打仗?”
“搞不好,他們以后還會反咬一口。”
朱瑾瞇起了眼睛,陷入了沉思。
練兵,要張弛有度。
但是這個“度”怎么把握,是一個較為棘手的難題。
朱瑾思索良久之后,便道:“這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我這就定下幾條軍規。”
“今后,以十個人為一隊,若訓練不達標,或違反軍紀,包括十將在內,一起處罰。”
“處罰包括但不限于斬首、杖責、鞭笞、罰站、罰跪、關禁閉等。”
“隊里有一個逃兵,或殺害上司者,全隊人一律處死。”
“若有一卒毆打上司,全隊人處以三十或五五十軍杖。”
“軍中有互毆者,各鞭笞五十。”
“隊里有一人訓練不達標的,跟不上進度的,全隊十個人都要罰站一個時辰。”
“有士卒點卯遲到,或是早退的,一律罰跪一個時辰。”
“有不服管教,頂撞上司的士兵,關禁閉七日到二十日不等。”
聽見朱瑾的這一番話,王彥章點了點頭,一一記下了。
不過,他仍是有不解的地方。
“大哥,這罰跪、鞭笞、罰站什么的,某都懂。”
“但是這‘關禁閉’何意?把人關起來嗎?”
朱瑾微微頷首道:“關禁閉,也就是幽禁之意。”
“今后在營地里多挖幾處地牢,充當禁閉室。”
“凡是犯了錯誤,不服管教的士兵,都關到地牢里,吃喝照給。”
“但,任何人都不允許跟他說一句話,見一次面。”
聞言,王彥章失笑道:“大哥,這管用嗎?”
“坐幾天牢,也沒什么可怕的。”
朱瑾似笑非笑的說道:“老王,你若是想知道關禁閉管不管用,不妨親身體驗一下。”
“想想看,在狹窄的地牢里,無法站立也不能平躺,手腳還要被沉重的鐵鏈束縛著,難以入睡,痛苦不?”
“那環境又臟又臭,正常人能待幾日?”
“最重要的是,幽暗的地牢里,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見不到別人,形只影單的,心中豈能不孤寂?”
“……”
王彥章這才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在朱瑾的描述中,那樣“關禁閉”的方式,的確是相當可怕的處罰了。
不僅是對囚犯肉體上的摧殘,也是在瓦解囚犯的意志力。
其實,在這唐末五代的亂世,朱瑾也不求能組建一支如岳家軍那樣,“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精兵。
太難了!
世風日下,道德淪喪。
現在的大唐,遍地都是驕兵悍將。
有的選,誰愿意跟著朱瑾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還過苦哈哈的日子?
幸虧朱瑾招募的都是新兵,可以從頭開始。
如果他麾下有一半以上,不,三分之一都是老兵油子的話。
搞不好會發生營嘯、兵變事件,把他這個主將宰了!
新兵們還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毒打”,人性尚未扭曲、泯滅,還可以“塑形”一下。
再往后,朱瑾就算是孫武、韓信再世,怕是也無力回天了。
畢竟狗改不了吃屎。
兵痞們可以將統帥殺死,再推舉別人上位,或是另投他處,或是落草為寇。
選擇多。
而朱瑾的要求不高。
士兵們只要服從命令,一切好說。
所以,朱瑾并未明文規定,士兵們不能奸yin擄掠……
“大哥,軍中的一些十將、押司、旗牌官等小頭目,還缺額不少。你看?”
“從新兵里選拔吧。”
朱瑾緩聲道:“舉辦一次擂臺比武。有武藝過人者,直接由我任命。”
“諾!”
朱瑾從關中帶來王彥章、薛先圖等一百二十騎,是下邑軍的骨干群體。
但,他這一次擴充了整整三千人的兵卒。
人手不夠用,實屬正常。
遴選一些武藝出眾的新兵擔任低級軍吏,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