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裁撤湘軍(3)

  • 曾國藩3:黑雨
  • 唐浩明
  • 5689字
  • 2015-02-05 15:51:06

寺里的和尚們不知道這班人是什么身份,只見他們氣概不俗,吃得好,又舍得多給房錢,料定是有錢的富商,招待得十分殷勤。夜里,俠士們換上青衣黑帽夜行服,潛入吉字大營的各個軍營中,偷偷地從營官房里將該營花名冊盜出,然后趁著天未亮回到先覺寺。白天,幕僚們關上房門,從每本花名冊中抄出二三十、四五十不等的人名來,連同他們的籍貫、年齡、任職等情況都抄下。抄好后,這本花名冊又在當天夜晚被送回原處。這樣,在先覺寺住了三天三夜的督署幕僚們,已經從吉字大營中的節字營、信字營、煥字營等十多個軍營的花名冊上,抄下四百多名湘軍官勇的名單及簡歷。第四天中午,官文親自坐上豪華的英國造小火輪,風馳電掣般地來到綬帶洲,將這一班人帶上船,急速開到下關碼頭,上岸后坐進臨時雇的轎子,來到由原侍王府改建的兩江總督衙門。

當衙役將寫著“文華殿大學士湖廣總督一等伯官文”的名刺遞上的時候,正在簽押房批閱文件的曾國藩大吃一驚:這個一向十分講究排場體面的滿洲大員,怎么沒有事先打個招呼,便直接投衙門而來?再說,官文此時來到江寧,又意欲何為呢?曾國藩來不及細想,便吩咐大開中門,迎接貴賓。

“官中堂光臨江寧,怎么不通知下官?你是存心讓我背一個失禮的罪名呀!”當曾國藩穿戴整齊走出二門時,白白胖胖的官文已進了大門。曾國藩老遠便打著招呼,態度親熱,好像來的是一位知交摯友。

“哎呀呀,曾中堂,你看你說的,你是侯爺,我哪里敢屈你的駕來迎接。”官文的態度更親熱,滿面春風地迎上前來,仿佛前面站的是他情同手足的舊雨。

坐定后,官文說:“上岸后,從下關碼頭到總督衙門這一段,鄙人從轎窗口看到江寧城已趨平靜,百業也正在復興,曾中堂真正有經緯大才,不容易呀!”

曾國藩說:“官中堂夸獎了,江寧城被圍了三年,湘軍進城時,長毛拼死抵抗,所有偽王宮王府,都縱火焚毀,一代繁華古都,幾乎化為廢墟,要恢復起來,至少要十年光陰。”

官文聽后心想:好個狡猾的曾滌生,明明是湘軍放火燒城,卻偏要說是長毛干的,為他的兄弟和部下洗刷罪名。他笑著說:“全部恢復當然不容易,眼下只有幾個月,便能有這個樣子,真了不起。聽人說,秦淮河已修繕好了,規模和氣魄都超過了咸豐初年。看來,曾中堂雅興很高。過幾天,也讓鄙人去坐坐畫舫,聽聽曲子,在胭脂花粉水面上享享人間艷福吧!”說罷,哈哈大笑起來。

曾國藩也笑著說:“官中堂有這個興致,下官一定奉陪,只是秦淮河并未全部復原,僅在桃葉渡建了幾間房子,怕不能使官中堂滿意。”

“九帥說是要回籍養病,離開江寧了嗎?”笑了一陣后,官文轉了一個話題。

“半個多月前就坐船走了。”

“這么快就走了?可惜,不知在哪段江面上失之交臂。”官文顯得十分遺憾,“九帥現在可是普天之下人人羨慕的英雄啊!”

“官中堂太客氣了。”曾國藩誠懇地說,“沅甫能有今天的成功,全仗官中堂的提攜獎掖。當年沅甫初出山時隸屬湖北,官中堂對他照顧甚優。這些年官中堂雄踞武昌上游,斬斷長毛的氣脈,沅甫才能僥幸克復江寧。若無官中堂,哪來今日的‘九帥’呀!”

官文點點頭,以一副上司長輩的口氣說:“事實雖如此,也要他自己爭氣。不過,也不要這么快就急著回家嘛。他一走,吉字營五萬弟兄誰來統馭?”

“沅甫有病,還是早點回家休息為好。”曾國藩平靜地說,“至于吉字營,不久就要全部解散,統統都叫他們回老家。”

“全部解散?”官文做出驚訝的神態,“長毛還未徹底消滅,北邊還有捻軍作亂,還得要依賴湘軍保衛朝廷。”

“湘軍已滋生暮氣,難以擔當重任,應以全部解散為好。只是目前還有些難處,故暫時未動。”曾國藩對官文的不速而至抱有極大的戒心,他從剛才的話里,已猜到官文是為朝廷來探詢湘軍的裁撤情況的,所以一提到湘軍,他的態度相當鮮明,怕任何一絲的含糊而招致朝廷的疑心。

孰料官文聽了這話,反倒加重了對曾國藩的反感:什么“滋生暮氣”,說得好聽,其實都是假的;“暫時未動”才是實情,看你“暫時”到什么時候!

客廳里的閑聊,表面上輕輕松松,互相吹捧,骨子里你猜我忌,各懷鬼胎;廚房里的準備卻是忙忙碌碌、扎扎實實的。花廳里的接風酒吃得歡暢。飯后,趙烈文奉命把官文一行送到莫愁湖畔的勝棋樓驛館安歇。莫愁湖水面七百余畝,湖內荷葉滿布,湖岸亭樓相接,號稱金陵第一名湖。明洪武年間,朱元璋與中山王徐達在此下棋。朱元璋輸了,順手將莫愁湖送給徐達。徐達便在湖邊建了一座樓房,取名“勝棋樓”。在這樣名勝之地安歇,官文等人都很滿意。趙烈文又打發人從桃葉渡招來幾個絕色歌女侍候。當莫愁湖畔官文一行陶醉在“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中的時候,兩江督署書房里,曾國藩對著一盞油燈,獨自枯坐了大半夜。

第二天上午,曾國藩坐轎來到莫愁湖回拜,官文不提正事,曾國藩也不問。夜晚,曾國藩提出陪官文去秦淮河。官文說:“你忙,別去了,另外叫個人陪陪就行了。”曾國藩本無此興趣,遂叫趙烈文陪著他們在秦淮河面舫上聽了一夜的曲子,觀賞了一夜兩岸風光。官文眼界大開,興致盎然。第三天下午,待官文睡足后,曾國藩親自陪著他視察即將完工的江南貢院,興致勃勃地談起今科鄉試的重大意義及各界對此事的熱烈反響,然后又一同來到正在興建中的滿城。在查看的過程中,曾國藩鄭重其事地請官文向朝廷建議:江寧乃江南重鎮,且長毛盤踞多年,滿城建好后,務必請從八旗子弟兵中挑選精銳者來此。從前駐在滿城的旗兵為兩千人,為重鎮壓,請朝廷加派三千,興建中的滿城就是按五千編制的規模設計的。又指著一處地方說,這里將建一座規模最高的祠堂,祭祀當年為國殉職的江寧將軍祥厚,以及死于國難中的所有旗兵。官文聽了這番話后,心中默然。視察完后,官文以誠愨的態度對曾國藩說:“今夜按理鄙人應親來督府拜會侯爺,只是府內人多耳雜,多有不便,委屈侯爺來莫愁湖一趟,鄙人有要事相告。”

曾國藩知道官文要談正事了,遂神情肅然地說:“戌正時分,下官準時來莫愁湖趨謁。”

當薄暮降臨古都的時候,一頂小轎載著身穿便服的兩江總督,悄悄地進了莫愁湖,上了勝棋樓。

略事寒暄后,官文揮退幕僚和仆從,神色嚴峻地說:“鄙人這次從武昌來江寧,特為核實一樁案子。”

曾國藩一怔,說:“什么大案子,竟然勞動官中堂親自來江寧?”

“這樁案子的確非比一般。”官文的臉色凝重,與畫舫中的滿洲權貴判若兩人,“一個多月前,有人向湖督衙門告發,說駐扎在蘄州的軍營里出了哥老會。侯爺十年前在長沙剿撲匪盜,一定知道哥老會是個什么團伙。”

其實,十年前曾國藩在長沙初辦團練的時候,湖南境內的會黨中并沒有哥老會這個名目。那時在湖南鬧得厲害的是天地會、串子會、一股香會、半邊錢會等等,發源于四川的哥老會還沒有傳到湖南來,曾國藩知道有哥老會這個名字,還是在鮑超的霆軍嘩變之后。他不想把這些情況告訴官文,只得含含糊糊地點了一下頭。

“那真是一班遭五雷轟頂、該千刀萬剮的家伙!”文華殿大學士給哥老會冠上一連串的帽子,借以發泄他對這個會黨的切齒痛恨,“他們當面是人,背后是鬼,在軍營里吃皇糧、領皇餉,卻干著反叛朝廷的勾當,他們企圖學長毛的樣,造反叛亂,自立王朝。”

“哦!”曾國藩知道哥老會是個拜把子的團伙,并不像官文說得這般嚴重。他不好說什么,只能吐出這樣一個字來。

“鄙人得知軍營里竟然出現這等危害國家的事,于是親到蘄州,命令副將管威務必嚴辦此事,順藤摸瓜,一個不漏地把所有哥老會匪徒全部挖出來,嚴加審訊,把來龍去脈都弄清楚。結果在蘄州搜出了三十二個哥老會匪徒,為首的屈正良居然還是個把總。鄙人親自審訊屈正良,要他從實招供,倘若認罪態度好,可以免除他的死刑。”

官文停了下來,端起茶杯,輕輕地抿了一口,望著撫須端坐的曾國藩,繼續說下去:“審來審去,誰知審到侯爺的湘軍頭上來了。”

官文又正視了一眼曾國藩,只見他仍然撫須端坐,并未因這一句話而有一絲變化。其實,自從踏進勝棋樓門檻的那一刻,曾國藩的心就沒有安寧過。當官文提到哥老會的時候,他心里就有底了:一定是湖北的哥老會與霆軍里的哥老會有什么瓜葛牽連。心里早有準備,故官文這句話沒有收到他期待的效果。官文略覺失望,停了片刻,又說:“屈正良說,哥老會在蘄州還只開始,大本營在湘軍。為立功贖罪,他交出了一份湘軍哥老會的名冊。鄙人嚇了一跳,竟有四百多號,又都是九帥吉字營的人!”

曾國藩撫須的手驀地停了下來。湘軍中竟有四百多號哥老會,且又不是鮑超的霆軍,而是老九的吉字營,這兩點出乎他的意料。

在曾國藩沉思的時候,官文取出早幾天在先覺寺里抄的花名冊,把它遞過來。他接過花名冊,一頁一頁翻開看著。花名冊開得很詳細:姓名、年齡、籍貫、屬于何營、編于哥老會第幾堂第幾方,全寫得清清楚楚。其中有個別人,曾國藩還認得。翻過一遍后,他合上花名冊,放到茶幾上,語調沉靜地說:“謝謝官中堂送來這個花名冊。這些家伙是國家的禍害,也是湘軍的敗類,下官必將一一清查出來,嚴懲不貸。不過,”曾國藩拉下臉來,盯著官文看了一眼,“此事牽涉面廣,關系重大,下官不能輕率動作,必須與各營官查實后再說。”

在曾國藩盯他的瞬間,官文覺得那眼光如同兩道陰冷的電光,要把幾天前他的鬼祟行動公之于世似的。他一陣心虛,臉上泛起不自然的笑容,忙說:“侯爺說得有道理,當然要查實。鄙人之所以親自將這本花名冊帶到江寧來,也就是為了讓侯爺查實。屈正良既是哥老會頭目,就絕不是良善之輩,難保他不狗急跳墻,誣陷好人。何況九帥的吉字營,是一支人人景仰的英雄之師,鄙人更不會輕易相信。鄙人建議侯爺不露聲色地將各營花名冊調齊,然后委派幾個最信得過的心腹一一核對。倘若屈正良所供與事實有出入的話,鄙人斷不會饒過那小子。當然也請侯爺放心,此事絕不會張揚出去的,三天后我等侯爺的消息。”

官文的態度是如此真誠,話說得如此懇切,曾國藩不能再講什么了,說了一句“謝謝官中堂的好意”,便懷揣著花名冊,離開莫愁湖,悄然回到督署。

進臥室后,曾國藩點燃兩支大蠟燭,將花名冊又一次翻開,一個個名字仔細審閱。他的心一陣陣緊縮,不由得暗暗地責備起九弟來:“沅甫呀沅甫,你的吉字營混有這么多哥老會,你怎么一點都不知道呢?糊涂,真正是糊涂!”

深夜,他把趙烈文、彭壽頤召來商量。他們也大為驚訝,都說從來沒有聽到一點風聲,怎么會一下子冒出這么多哥老會,不可輕信,先查核再說。

第二天,曾國藩以清查人數為名,將吉字大營各營的花名冊收上來。又把那本花名冊拆開,安排五個幕僚仔細核對。兩天過后,五個幕僚都來稟報,說發下來的名單與營里的花名冊所載的履歷完全一致。

這一下,曾國藩被鎮住了。他頹然靠在躺椅上,又是惱火,又是恐懼:湘軍打下江寧,招致八旗、綠營帶兵將領的嫉恨和朝廷的戒備;又因為隱瞞財貨、放火燒城授四海之內以口實。現在再讓這個面善心不善的滿人大學士抓到如此重大的把柄,湘軍今后的處境將極為艱難!“盡快裁撤!”曾國藩從躺椅上站起,本已打定的主意,此時更加堅定了。

三天過去了,官文按時來到兩江總督衙門。不待官文發問,曾國藩先講了實話:“屈正良招供的名單,我已經全部查核,與花名冊上的登記無異。我會叫各營官對這些不法之徒嚴加審訊、依法懲辦的。”

“侯爺的命令下達了嗎?”官文緊張地問。

“明早就發出。”

“那就好。”官文松了一口氣,以關切的口吻說,“侯爺,依鄙人之見,這個命令可不必下達,審訊之事也可以免去。”

“為何?”曾國藩略覺奇怪。

“侯爺,你聽鄙人慢慢地說。”官文整整膝上的發亮緞袍,將椅子稍稍向曾國藩的身邊移動幾寸,然后做出一副十分真誠的態度來,說,“湘軍打了十多年的仗,勞苦功高,天下共仰,里面混進幾百號哥老會,也不是大不了的事。倘若要在各個軍營里公開清查審訊,那事情就鬧大了,勢必傳出去。一旦傳出去,于侯爺、于湘軍都很不利。何況這些哥老會都出自吉字營,九帥不在這里,也難免會引起他心中不快。”

官文這末了一句話,像一記重錘打在曾國藩的心坎上。是的,沅甫離開江寧時,本已心情抑郁,若此時再在吉字營清查哥老會,不是在存心拆他的臺嗎?那樣做,要么是害得他心情更痛苦,病更加重;要么是將他逼到懸崖邊,不得已而使兄弟反目為仇。這兩種結果,都是曾國藩所不愿看到的。

“難道就讓他們逍遙法外,不受懲罰?”曾國藩的調子分明低下來。

“不是這樣說,侯爺。”官文的態度益發懇切,“侯爺對太后、皇上的忠心,朝野某些人或許不太知,鄙人卻深知。其他的不說,就說這幾天我看到的侯爺對滿城的修復,對祥厚將軍和殉難旗兵的崇祀,就足以證明侯爺的耿耿忠心可昭日月。前一向,侯爺主動奏請太后、皇上裁撤湘軍,大功之后,不居功要挾,反而自剪羽翼,古往今來,能有幾人?太后、皇上甚是稱贊,鄙人也欽佩不已。”

曾國藩側耳傾聽官文滔滔不絕的演講,不時以微笑表示贊同。對這位與皇家關系極為密切的滿大員的每一句話,他都要仔細地聽進去,認真地去琢磨。此人來得不尋常,辦的這樁事也不尋常,如今又說出這樣一番不尋常的話來,他究竟要干什么呢?

“侯爺,依鄙人之見,此事宜不露聲色地處理。侯爺不是要裁撤湘軍嗎,湘軍既然都要裁撤,這些哥老會匪徒,不也就跟著解散了嗎?一旦解散,他們還能有什么作為呢?好在他們目前尚未有大動作,這樣消滅于無形之中,既為國家除去了隱患,又為湘軍、為九帥顧及了臉面,兩全其美,侯爺以為如何?”

原來,他是來勸我趁此機會趕快裁軍!曾國藩終于明白了官文江寧之行的意圖。裁撤湘軍,本就是曾國藩自己的決定,只是因遭到反對以及欠餉的實際問題不能解決,才推遲下來。現在,官文為核實哥老會一事親來江寧,并提出這樣一個純粹出于愛護之心的最好處理辦法,一向對官文表面推崇心里深存隔閡的曾國藩,不覺為自己心胸的狹隘而慚愧起來。他出自內心地說:“官中堂一片苦心為湘軍和下官兄弟好,令我們感激不盡。撤湘軍,早已是既定方針,現在又能起到消除哥老會于無形的作用,更促使下官早日辦理此事。不過,下官縱然不在江寧城審訊他們,今后也要告訴地方官員暗中監視,以免他們再結伙糾團,為害國家。”

“侯爺老成謀國,考慮深遠,是應該這樣做。”官文說,心里想:只要現在不審訊,把戲就不會揭穿,以后分別監視也好,抓起坐牢也好,都怪那些倒霉鬼自己的命不好,與他無關。他知道曾國藩是個深具城府、工于心計的對手,為進一步消除懷疑,取得歡心,他說,“侯爺,那天給你的那本名單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静宁县| 株洲市| 达孜县| 泗洪县| 宜黄县| 新丰县| 北碚区| 古丈县| 陆河县| 金溪县| 宝应县| 彭泽县| 石嘴山市| 交城县| 定结县| 水富县| 商水县| 湖南省| 丰顺县| 石楼县| 溆浦县| 昌平区| 嘉善县| 和政县| 大渡口区| 长宁区| 临城县| 湾仔区| 淮阳县| 新津县| 泾川县| 葫芦岛市| 安西县| 柳林县| 呼玛县| 儋州市| 平定县| 常熟市| 上虞市| 当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