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審問
- 亮劍,從烽火詞條開始崛起
- 長歌當哭z
- 2102字
- 2025-03-16 22:28:46
“喂喂喂,你們干什么的?!”
見楊碩氣勢沖沖帶人把他們包圍,翻譯慌忙大呼。
“干,干你祖宗!當日本人的狗腿子,還他娘的有臉對老子大呼小叫?”胡四海箭步上前,一腳將翻譯踹翻在地。
另外兩人下意識摸向腰間,幾十桿槍咔咔咔瞬間舉起,迎著四面八方黑洞洞的槍口,幾人終究是沒敢有反抗動作,乖乖任憑楊碩的人把他們制伏。
“軍爺,是不是有什么誤會?我們就是來游山玩水的普通人。”翻譯臉上翻騰著痛苦的表情,委屈求饒。
楊碩冷冷一笑,過去掀開他的上衣,欻的拔出腰間手槍,上膛頂在他腦門。
“呵,普通人是吧?普通人也應該認得這東西吧?”
“軍...軍爺!錯了錯了,我們錯了!”翻譯立刻跪地求饒,瞳孔放大駭然的看著楊碩。
楊碩不屑的瞪了他們一眼:“等會兒再收拾你們,現在留你還有用。”
“你呢,逼崽子,老實交代,在晉西北還有多少像你一樣的人?”走到小胡子面前,楊碩開門見山問道。
在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視野中,小胡子頭頂赫然浮現一大片黑色詞條:【測繪專家】,【精明狡詐】,【天皇走狗】,【野心勃勃】...
“別耍花樣,日本話我也能聽懂一點。”
楊碩這話倒不是吹噓,上一世多少跟各位老師學到了一些口語化的表述,但只有在特殊場合才有用武之地。
翻譯立刻把話傳過去,小胡子努力裝出一副無辜樣子。
“他...他說,他對我們國家的地理風情很感興趣,來這兒是為了學術考察。”
楊碩皮笑肉不笑,冷冷道:“這種屁話,你覺得老子會信?”
小胡子依然克制著自己,擺出老好人姿態,楊碩懶得跟他廢話,直接將他背包里的東西抖落到地上。
瞧見這一幕,小胡子立刻著急了,嘴里嘰歪亂叫個不停。
楊碩認真在雜物堆中翻找著,水平測試儀、卷尺、尚未完善的地圖、密密麻麻記載著廣陵村落人文數據的筆記本...
最后在角落中,楊碩翻找到一枚肩章,表情玩味走到小胡子跟前:“準尉?辛辛苦苦不遠萬里來到這里干苦力,日本人才給你這么芝麻大的官,待遇不怎么樣嘛。”
“八嘎牙路!!支那豬,死啦死啦地!”
見自己的身份被揭穿,小胡子當即暴跳如雷,掙扎著叫罵道,伸腿揮拳朝楊碩打來,結果被邊上兩名特戰隊隊員輕輕一架,便兩腳離開地面,身體騰空的撲騰著。
胡四海照他的臉狠狠一個電炮,把他揍得滿嘴是血,“奶奶個腿,還敢罵人。說,來我們這里干什么?!”
冷冰冰的槍管頂在小胡子腦門,可他依然張牙舞爪嘰里咕嚕的罵著。
楊碩早料到這一幕,轉身看向翻譯三人:“你們只有一次機會,同樣的話我不想問第二遍。”
說話的同時,楊碩拉響手槍槍栓,瞄準其中一人,眼底是毫不掩飾的殺意。
“你們來自哪個部隊?奉誰的命令來這兒?除了他,還有多少日本人在晉西北?”
三人毫不懷疑,但凡自己多啰嗦一句,對方就會結果自己。
“我...我們是晉綏軍獨立第三旅的士兵,奉226團團長陳兆銘的命令,保護這個日本人在廣陵西北一帶考察。”
“我們...我們只負責他一個人,還有多少日本人,我們也不知道...”
“果然啊...”楊碩眼神徹底冰冷下來。
他早猜到是閻老兒在背后作祟,晉綏軍在晉西北只手遮天,沒有閻老兒幫忙,這幫雜碎怎么可能潛進來。
這倒也符合閻老兒一貫的作風,一心只想在晉省做土皇帝,誰也不愿得罪。
哪怕日寇打響全面侵略戰爭,這老小子明知日寇的侵略意圖,還試圖通過與對方合作保存實力,在后來的晉西大戰中主動避讓。
再到后來,閻老兒甚至與日寇談判,并達成秘密協議,通過軍事讓步獲得對方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從而拿到與禿子博弈的籌碼。
總之,抗戰前期閻老兒的表現,完全是賣國求榮的典型。
“砰!”
一念至此,楊碩火氣便騰的一下冒出來,一槍打在他們身前,刺鼻的硝煙味道竄入鼻腔,讓三人瞬間驚出一身冷汗。
“再不老實交代,下一發子彈就會打在你們腦門。”楊碩的聲音不帶一絲一毫情感,聽的三人膽寒。
“軍...軍爺,我們真不知道,該說的都說了...”
楊碩眼神一凝,作勢便要抬手。
“軍爺!我想起來了...”突然,翻譯抬頭疾呼。
“我想...想起來了軍爺。前些日子團長在全縣,甚至全市尋找懂日本話的翻譯,最后一共找了十幾人。”
“我猜...最多應該也只有十幾名日本人來了晉西北...”
楊碩沉吟不語,這翻譯的話的確有幾分道理。
只是,敵人具體分布在哪兒,此事的幕后主使有沒有來晉西北,這些關鍵信息都沒有。
“先把人帶回去。”楊碩揮揮手示意收隊。
回到一營營部,楊碩始終眉頭緊鎖,暗暗思忖著怎么把對方挖出來。
胡四海在一旁也不敢打擾,默默等著。
“日本人的蹤跡太難找,不過,晉綏軍的大營倒是就擺在那兒,但以17團現在的實力,又不可能跟一個旅部硬碰硬...”
楊碩嘴里自言自語道。
胡四海悄悄從旁邊插嘴:“團長,反正日本人要在廣陵縣遍撒網,到處繪制咱們的地圖。要不,咱們也分頭行動,全縣范圍內抓人?”
從虎跑山一回來,楊碩就向胡四海講述了日本人潛伏至晉西北的真正意圖,氣的他差點沖出去宰了小胡子。
楊碩搖頭:“這么做太費時費力,我們的人員一旦分散,被晉綏軍盯上的風險也會提高,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風險不能冒。”
好不容易想出來的方法被否定,胡四海也沒了主意。
“不過...”
楊碩話鋒一轉。
“在我們已經控制的地區內,倒是可以先這么辦。你派人通知二營長、三營長,讓他們這段日子加強巡邏,一旦發現類似形跡可疑的人員,立刻抓捕。”
“同時,想辦法摸清陳兆銘和226團的底細和動向,來晉西北落腳快半年,咱們17團也該好好活動活動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