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雪原新生

公孫瓚的指尖在箭垛上刮出五道血痕,遠處陸字大旗下,三十架霹靂車正在吞吐火球。

那些用遼東樺木打造的攻城器械,此刻正焚燒著他親手送出的戰馬骨殖

——三日前易水畔潰敗的白馬義從,此刻化作火流星砸向居庸關。

“主公!”

田楷抱著半袋發霉的粟米踉蹌跪倒,

“殺馬吧...弟兄們...”

話音未落,關靖的劍鋒已抵住他咽喉:

“當年涿郡街頭,是主公的白馬奶救了你!”

城樓陰影里,單經顫抖著展開帛書:

“范陽盧氏說...”

他突然瞪大眼睛,帛書背面竟用馬血寫著“光和四年,私販戰馬三千與慕容部”

——正是公孫瓚當年籌措軍糧的秘檔。

“陸昭!”

公孫瓚一腳踹翻火盆,燃燒的《幽州邊軍糧冊》飄出金箔碎片。

那些本該記錄屯田賦稅的銅范殘片,此刻映著他扭曲的臉:“連盧植的族人也投了新主...”

子時的更鼓穿透風雪,居庸關馬廄深處,兩個黑影正在爭奪半塊馕餅。

“這馬糞味兒的吃食,配得上你范陽盧氏的舌頭?”

李移子將匕首抵在對方頸間,刀刃映出糧倉墻上斑駁的“公孫”二字。

盧毓吐出嘴里的草根,從懷中掏出鎏金錯銀的魚符:“你家主子私通袁紹的證據,換陸昭軍中屯田布防圖——”

突然響起的馬蹄聲讓兩人僵住。

狄青的親衛正在巡夜,馬鞍旁懸掛的慕容部骨笛隨風作響——正是三日前雪原決戰時的戰利品。

“明日辰時,我要看到陸昭的人頭懸在甕城。”

盧毓將魚符塞進草料堆,那里埋著三具凍僵的斥候尸體,掌心皆刻“汝南袁”的暗記。

李移子摸著腰間牛皮囊,想起七日前那個血月之夜——武昭的侍女曾用三斛粟米換走他靴底的泥。

那些遼東黑土里,混著陸昭軍撒播的冬麥種。

甕城吊橋轟然墜落,公孫續跪在冰面上的身影細如螻蟻。

陸昭軍中忽然推出十架蒙布囚車,幽州土話的哭喊刺破寒風:“爹!降了吧!”

“少將軍仁德!”

叛將王門剛舉起銅皮喇叭,尉遲恭的狼牙箭已貫穿他咽喉。

血沫噴在冰面瞬間凝結,映出狄青玄甲上的慕容狼紋——那是三日前雪原血戰時,從敵將內襯撕下的圖騰。

“風蕭蕭兮——”

三萬降卒突然齊唱《薊門行》,公孫瓚的瞳孔劇烈收縮。

母親被烏桓擄走那夜,鮮卑人的火把也曾照亮這樣的歌謠。

他猛地扯開胸甲,燒傷疤痕在月光下如蚯蚓蠕動:“陸子淵!你以為贏在仁德?”

陸昭高舉青銅酒爵的手突然一頓。這是三日前易水對峙時,公孫瓚遣使送來的餞行酒。

李泌曾說酒中摻了幽州特產的烏頭堿,此刻卻在火光中泛著詭異的碧色。

陸昭摩挲著青銅酒爵的饕餮紋,突然瞥見冰面下的陰影。

“當年易水結冰三尺...”

他對身旁的李泌低語,指尖劃過酒液表面凝結的冰晶,

“父親鑿冰取水,卻撈出半塊刻著'受命于天'的玉璧。”

火光照亮李泌袖中的龜甲:

“主公可知公孫瓚為何獨愛白馬?”

龜裂的紋路組成坎卦,“光和三年大疫,遼東馬場唯一存活的白馬,舔食了他母親的骨灰。”

遠處傳來冰層碎裂聲。

武昭正帶人鑿開護城河,七百具包鐵木馬順流而下

——這是墨家典籍記載的“流馬陣”,卻在撞擊吊橋基座前被暗樁卡住。

武昭的簪子突然墜入冰洞,簪頭牡丹紋在幽藍河水中綻放

當第一顆火流星砸中箭樓時,公孫瓚正在用斷刀雕刻木馬。

三十年前,正是這樣一匹木馬,讓鮮卑人放過了躲在尸堆里的母子。

“父親!”

公孫續的嘶吼混在磚石崩塌聲里,

“幽州百姓要麥穗!不是白馬!”

木馬在火海中化作焦炭,公孫瓚突然狂笑。

他撕開錦袍,胸膛上密密麻麻的刺青顯露——每個圖案都是陣亡白馬義從的籍貫。

“光和四年,我們吃觀音土守關...”

他指甲摳入舊傷,“活下來的七十三人,后來都成了吃人的狼!”

陸昭的劍鋒在火浪中明滅:“所以我在《屯田令》添了義倉...”

話音未落,公孫瓚將燃燒的梁木擲來:“義倉防得了天災,防得住人心?”

關樓坍塌的瞬間,三只信鴿從廢墟中沖天而起。

尉遲恭張弓欲射,卻被岳飛按住:“留活口送信。”

最健碩的那只灰鴿爪系竹管,內藏浸過馬血的布條——這是袁紹與烏桓聯絡的密語。

武昭解下腰間藥囊,將追蹤用的白芷粉混入鴿糧。

“跟著它們能找到袁紹的糧道。”

她將藥囊拋給狄青,對方卻盯著鴿群盤旋的軌跡:

“這是當年霍驃騎追匈奴的'鷹揚陣'...”

陸昭突然割破手掌,將血滴在公孫瓚的斷刀上:

“傳令各塢堡,今日炊煙增三成!”

——他要讓袁紹誤以為幽州軍正在烹煮戰馬。

武昭沖入火場時,袖中《傷寒雜病論》殘卷正巧飄落。

泛黃的紙頁在熱浪中翻卷,露出某頁邊角的墨字“神都秘藥”——這是她今晨為陸昭煎藥時,無意識寫下的前世記憶。

“你的命要留著收遼東!”

她拽住陸昭甲絳的瞬間,公孫瓚突然暴起。

燒焦的右手直插陸昭面門,指尖夾著的正是當年鮮卑薩滿賜予的骨哨。

“小心!”狄青的蟠龍棍破空而至,擊碎的骨哨里飛出褐色粉末。

尉遲恭掄起狼牙棒砸塌梁柱:“是尸毒!快閉氣!”

陸昭在濃煙中瞥見半截玉玨。

那是三日前雪原決戰時,他故意遺落在敵陣的餌——此刻正握在公孫瓚淌血的掌心,刻著“汝南袁氏”的螭紋在火中清晰可辨。

居庸關的雪在黎明前變成灰色。

尉遲恭持狼牙棒立于軍鼓前,幸存的八百白馬殘部正在接受整編。

“擊鼓十通仍能站穩者入突騎!”

他踹飛某個踉蹌的士卒,“腿軟的滾去輜重營!”

武昭突然按住一名降卒手腕:

“指縫帶墨跡...”

她指尖掠過對方虎口,“李長史,這是你第三位門生了。”

校場東側,李泌正在上演最后的攻心計。

他面前擺著鮮卑骨飾與《孝經》,每個幕僚的選擇都將決定發配烏桓或“饋贈”袁紹。

當第十七個文吏捧起《孝經》時,書頁間突然飄落半片金箔——正是公孫瓚私鑄的“陸”字錢范。

“厚葬伯圭兄。”

陸昭將焦黑的木馬殘骸放入棺槨,“用遼東運來的百年松木。”

“主公,慕容部的使者在哭墳。”

岳飛按劍低語,“他們說...要迎回大單于的祭器。”

陸昭望向北方,居庸關的積雪正在融化。

三日前他種在易水畔的冬麥,此刻應該已破土而出。

清理地窖的士卒發現,三百枚“公孫五銖”竟被擺成北斗七星狀。

李泌蹲下身,嗅到銅臭中混雜著遼東老參的苦味——這是袁氏死士標記藏寶地的慣用手法。

“去請范陽盧氏的長老。”

陸昭將一枚錢幣彈入火盆,“就說找到他們祖墳的鎮墓錢了。”

與此同時,武昭正在查驗陣亡者遺物。

某個白馬義從的護心鏡后,藏著幅褪色的帛畫:

頭戴步搖冠的婦人懷抱嬰兒,背景是燃燒的鮮卑王帳——這正是公孫瓚從未示人的生母畫像。

“埋到雁門關外的野麥田。”她將護心鏡交給親衛,

“等春分時麥苗長到三尺,鮮卑人自會來祭拜。”

七日后清理關樓地窖時,士卒發現了三百枚“公孫五銖”。

這些私鑄錢背面不僅刻著陸字暗紋,更摻著遼東特產的青金石粉——那是袁紹聯絡烏桓的密信標記。

“去雁門。”

陸昭突然將錢幣撒向空中,“用這些買三百頭耕牛。”

武昭在晨曦中展開《屯田圖》,某個角落隱約畫著并蒂牡丹。

當她試圖觸摸時,狄青的戰馬忽然驚嘶——居庸關外,幸存的遼東老兵正在血碑前跪拜。

碑文“漢故破虜將軍公孫公諱瓚之墓”的裂痕里,一株野麥正穿透凍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府谷县| 新平| 南郑县| 临城县| 那坡县| 花莲县| 江西省| 余庆县| 锡林浩特市| 横山县| 五华县| 滦南县| 台湾省| 黔南| 凉山| 大方县| 祁阳县| 广汉市| 临夏市| 白朗县| 兴文县| 民县| 乌兰察布市| 嘉定区| 木兰县| 肇州县| 石屏县| 大丰市| 京山县| 长岛县| 石景山区| 波密县| 濉溪县| 永修县| 南溪县| 大方县| 乡城县| 冀州市| 巴里| 团风县|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