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1-2 小中考

地理生物中考的陰影,如黑云壓向初二教室。課桌堆成書山,其中地理圖冊頁角卷邊,生物筆記密布熒光標記。李正的弱點浮出水面:他能在選擇題里游刃有余,卻對“長句表述題”心生畏懼——那些需要精準組織語言的空行,仿佛布滿尖刺的窄橋。

“北美氣候分布對農業的影響……”他反復謄寫參考答案,又煩躁地劃掉。母親端著綠豆湯進屋時,見他正用紅筆在草稿紙上戳出窟窿:“別鉆牛角尖!按老師教的模板套!”可他偏執地搖頭。正義感賦予他的,恰是對“標準答案”的天然質疑:為什么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宜多汁牧草生長”必須用這七個字?若他寫“草場豐茂”,便不值2分嗎?

考試日終臨(2021年6月19日15:00)。臨水四中的考場風扇嗡鳴,空氣黏稠似膠。當地理試卷翻到第二頁,李正呼吸驟停:整整五道長句表述題!每題2分!而模擬考從未超過兩道。其中一題赫然寫著:“分析濐溪區作為老工業區衰落的原因”——故鄉的名字燙在紙上。

筆尖懸停,汗滴洇濕答題卡。他想起搬家時瞥見的濐溪舊廠房:煙囪斷裂如骨,野草蔓生。躍進西路的路面裂縫里,積著黑綠色的工業廢水。“產業轉型滯后……技術人才流失……”參考答案的冰冷術語在腦中翻滾,最終化作僵硬的方塊字。交卷鈴響時,他盯著自己寫的“傳統產能過剩”,總覺得像在背叛那片銹色的土地。

標準答案公布那夜,李正蜷在江陽區新家的書桌前。屏幕冷光映亮他顫抖的指尖:地理一道選擇題失誤,生物全對。而長句表述——他逐字比對后,確認自己有三處表述“不夠規范”,被紅筆狠狠圈出。

等待成績的七月漫長如年。同學群瘋傳“閱卷壓分”的謠言,李正則反復夢見答題卡被狂風吹散,自己跪在滿地紙頁中徒勞拼湊。直到查分系統彈窗跳出:地理47,生物47,總分94(滿分100)。他虛脫般跌坐椅上,手心里全是冷汗——94分,四中年級排名中游。驚險過關的慶幸背后,是對“長句瓶頸”的清醒認知。

暑假蟬鳴聒噪,但書桌未空。初三七門學科的課本已堆疊如險峰:

語文:文言實詞卡片散落窗臺,素材本里貼著“感動中國”人物剪報;

數學:反比例函數圖像如藤蔓纏住他,輔助線該在何處落下?

英語:完形填空的選項是四片相似的沼澤,一失足便陷落;

物理:電路圖在他筆下短路起火,浮力公式托不住沉船模型;

化學:元素周期表突兀闖入視野,燒杯與方程式尚是陌路;

歷史:冷戰鐵幕與改革開放的時空裂縫,等他用年表去縫合……

某日刷短視頻時,他偶然撞見一位升學導師剖析臨水考情:“市直學校重素質教育,縣中靠題海戰術——差距在資源,更在視野。”評論里家長哀嘆:“寒門難出貴子。”李正倏地關掉手機。桌上《中考化學真題匯編》封面折射出刺目的光。他想起自己生物丟掉的6分,想起那個雨中的老城區,想起父親含混的解釋……所有困惑如纏結的線頭,但此刻他只能拾起剪刀,直直剪向最近的繩結。

初三的號角已吹響。七門學科化作七道重門,門后是更龐大、更喧囂的世界。而李正不知道,一場將顛覆他“用知識捍衛正義”信條的暴風雨,正在未來某處暗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山县| 吉林市| 阜宁县| 兰州市| 赫章县| 庆安县| 咸宁市| 离岛区| 巢湖市| 揭西县| 天津市| 垦利县| 类乌齐县| 正蓝旗| 津南区| 宁城县| 永嘉县| 灵宝市| 仪陇县| 库车县| 内丘县| 南涧| 彩票| 图们市| 灌云县| 和龙市| 德令哈市| 江川县| 大竹县| 财经| 南溪县| 黔江区| 石狮市| 灵丘县| 枣强县| 清水县| 郴州市| 黄山市| 桃园县| 从化市|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