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7章 《正月十五元宵節——祭奠父親》

《正月十五元宵節——祭奠父親》

三十年代初期,父親出生在農村鄉下一個貧苦的佃農家庭。那是一個被貧窮與饑餓籠罩的世界,家中的土坯房破敗不堪,屋頂的茅草稀稀拉拉,每逢風雨天,屋內便是一片泥濘與潮濕。

父親的童年,是在無盡的勞作中度過的。家里租種著地主家的幾畝薄田,那把銹跡斑斑的鋤頭,是父親最忠實的伙伴。每天清晨,天還未亮透,父親就跟著祖父扛著鋤頭走向田間,沉重的鋤頭在他瘦弱的肩膀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紅印。

七十年代初期,父親憑借著自己在艱苦歲月中磨礪出的一點文化知識,開始擔任當地農村的鄉干部文書。他工作的地方是一間狹小的屋子,一張掉漆的辦公桌,桌上擺放著幾摞文件,還有一支總是蘸墨不均勻的鋼筆。

父親和母親育有七個孩子,家庭的重擔愈發沉重。母親在家操持家務,父親則在外辛勤工作,同時還要兼顧家中的農活。

我是老七,記憶中的家總是充滿了忙碌與溫暖。家中的那口老灶,煙囪里總是冒著裊裊炊煙。母親在灶前忙碌著做飯,而父親總是在忙碌了一天后,還要去田里查看莊稼的情況。

家里的孩子多,生活十分拮據。但父親從未抱怨過,他總是默默地承受著一切。有一年,莊稼遭遇了嚴重的旱災,家里的糧食所剩無幾。父親四處奔走,向村里的富裕人家借糧,他那堅定的眼神和誠懇的態度,打動了不少人。他用借來的糧食,熬成稀粥,讓孩子們先吃,自己卻常常餓著肚子。

父親的風濕病越來越嚴重,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他已經半殘疾了。但他依然拄著拐杖,堅持去上班,去田里幫忙。他的那根拐杖,在地上敲出堅定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他的不屈。

我在煤油燈下努力讀書的時候,父親總是坐在一旁陪著我。那盞煤油燈的燈光昏暗而搖曳,父親的身影在燈光下顯得有些佝僂。他常常對我說:“老七啊,讀書是你走出這窮苦日子的唯一出路,你一定要努力。”

我看著父親那滿是皺紋的臉,那渾濁卻充滿希望的眼睛,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

九十年代初期,我考上了中專,父親高興得像個孩子。他從箱底翻出了自己唯一一件沒有補丁的衣服,穿上它,在村子里到處宣揚這個好消息。

隨著我不斷努力,后來考上了大學,最終留在省城工作。每次我回家看望父親,他總是坐在那張破舊的木凳上,臉上掛著欣慰的笑容。那張木凳已經有些松動,坐上去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但父親舍不得扔掉。

父親年滿八十歲那年,正月十五酉時初刻,他因久病復發,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躺在那張陪伴他多年的硬板床上,床板上的草席已經破舊不堪。

又是一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村子里熱鬧非凡。孩子們提著花燈在街頭巷尾嬉戲,紅紅的燈籠掛滿了村子的每個角落。而我,來到了父親的墳前,腦海里浮現出父親的點點滴滴。那曾經的父愛,如同這元宵的月光,灑在我身上,讓我感到無比的溫暖和懷念。父親雖然已經離我而去,但他的愛永遠留在我心中,如同永不熄滅的火焰,激勵著我們前行。

墳前的雜草已經被我清理干凈,我擺上祭品,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一幅幅畫面浮現在腦海里,我想起父親一生的堅韌,他在艱苦的生活中從未低頭,為了家庭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在那記憶的長河中,父親對子女的愛如同涓涓細流,雖不洶涌澎湃,卻持久而深沉地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小時候,家里孩子眾多,生活條件又差,但父親總是竭盡所能讓我們感受到溫暖。每到冬天,那破舊的茅草屋四處透風,父親就會早早地去山里砍些柴回來。他那瘦弱的身影在寒風中顯得有些單薄,可他背著重重的柴捆,一步一步堅定地往家走。回到家后,他顧不上自己凍得通紅的雙手,就趕忙把火生起來。那跳躍的火苗映照著父親滿是皺紋的臉,他看著圍坐在火邊的我們,眼中滿是慈愛。他會把最小的我抱在懷里,用他粗糙的大手搓著我的小手,一邊搓一邊說:“可不能讓我的小娃凍著嘍。”

父親在擔任鄉干部文書期間,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從未忽略過對子女的教育。那時候,家里沒有多余的錢給我們買文具,父親就會用他那粗糙的雙手,親自給我們制作簡單的本子。他把廢舊的紙張收集起來,裁剪整齊,然后用針線仔細地裝訂成冊。他會在本子的封面上,用他那并不漂亮但十分工整的字寫上我們的名字。他常說:“娃們,雖然咱家里窮,但讀書寫字可不能含糊。”他還會在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坐在煤油燈下,檢查我們的功課。他自己文化水平有限,但他會認真地聽我們背書,看著我們寫字。如果我們寫得好,他就會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給予我們無限的鼓勵。

在吃飯這件事上,父親也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們。家里糧食不夠的時候,他會把僅有的一點白面做成饅頭,分給我們幾個孩子吃,而他自己則默默地吃著粗糧。有一次,我看到父親偷偷地把我們吃剩下的饅頭渣收集起來,放進嘴里,那一刻,我的眼眶濕潤了。我知道,父親把他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了我們身上,他寧愿自己挨餓,也要讓孩子們吃飽。

父親對我們的愛還體現在他對我們品德的教育上。他常說:“做人要誠實,要善良,要懂得感恩。”有一回,哥哥在外面撿到了一個小布包,里面有一些零錢。哥哥滿心歡喜地跑回家,以為可以得到父親的夸獎。可是父親卻一臉嚴肅地問哥哥:“這是從哪里來的?”哥哥如實回答后,父親帶著哥哥挨家挨戶地去詢問,直到找到失主。父親對哥哥說:“不是自己的東西,咱可不能要。”這件事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基本準則。

當我考上中專,要離開農村去城里讀書的時候,父親既高興又擔憂。他高興的是我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擔憂的是我一個人在外面會受委屈。他把家里僅有的一點積蓄拿出來給我,還親手為我縫了一個布包,用來裝我的衣物和書本。他一邊縫一邊叮囑我:“娃啊,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要好好學習,不要和別人比吃穿,要比就比學問。”那細密的針腳里,縫進的都是父親的愛和牽掛。

父親的身體越來越差,可他對我們的愛卻從未減少。即使在他病得很重的時候,他還會關心我們的生活。他會問姐姐家的收成好不好,會叮囑哥哥要注意身體,不要太勞累。他對我們每一個人的關心,就像那元宵佳節的燈火,雖然微弱,卻照亮了我們的心。

“爸,您的堅韌和奉獻,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雖然平凡,但您是我們心中最偉大的人。”我對著墳塋輕聲說道。

風,吹過墳頭的松柏,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是父親的回應。我知道,他的精神會永遠激勵著我,如同這元宵佳節的燈火,永遠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孟州市| 永吉县| 杂多县| 黄平县| 石城县| 合山市| 望谟县| 嘉义市| 武邑县| 普陀区| 固阳县| 子洲县| 托里县| 莫力| 汕头市| 鞍山市| 乌鲁木齐县| 陇西县| 文登市| 库车县| 汝州市| 武山县| 剑河县| 南和县| 镇巴县| 九寨沟县| 万州区| 鄂托克旗| 罗甸县| 荔浦县| 盐城市| 离岛区| 延寿县| 大方县| 梅河口市| 同德县| 双城市| 南城县| 略阳县| 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