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道
  • 曾仕強
  • 7字
  • 2025-02-11 16:56:16

第三章
安人之道

導言

很多人關心我們中國的管理,有沒有一套自己的思想體系,實際上我們用一本書就可以回答了,它就是《大學》。從大學之道里面,我們可以引申出安人之道、經權之道和絜矩之道三個向度,建構了適合中國民族性的M理論。但是“道”是要行的,不能當作一種理論來看。所以管理者必須清楚安人之道、經權之道和絜矩之道,然后把它們當作企業里面的共識,大家真正按照這個方式、這個方向來走。這樣我們才能做到易知易行,知行合一。

安人之道是什么?就是“以人為本”。所以如果你真正想把“以人為本”作為信念,而不是口頭禪,那你首先就要安人。

經權之道是什么?“經權”就是“與時俱進”。任何方法與規定,過一段時間就不適用了。因為時過境遷,合理性就要隨之調整。“與時俱進”的意思就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們不進步就退步了。因此真正的“與時俱進”,就是要持經達變,原則不能變,方法一定要隨著時間而變。

什么叫絜矩之道?就是我們今天常講的“和諧社會”。我們這個“和諧社會”是要講給全世界的人聽的,要讓全世界都對我們中國有信心。否則,我們中國今天要想和平崛起,也是相當困難的。

今天我們許多公司,整天都說要做強、做大,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因為如果這樣說,就表明我們接受的觀念就是西方的兩個字,叫作“富強”。你把企業做得很強很大,但員工整天不安,又有什么用?其實有很多知名的企業,員工是很不喜歡待在里面的。但是員工為什么沒有走?就僅僅是因為待在里面掙錢多而已。

富國強兵,這歷來不是中華文化所追求的最高目標。我們求的是安足,心安理得,那才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其實強大和安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我們把企業做強做大,要問安不安?做大時很安你就大,做小時很安你就小,為什么一定要做大呢?因此企業的規模大小根本不是問題。大有大的好處,小有小的優點,各得其安。有人說企業做大才是好的,我不太贊成這種觀點。企業做強就是準備要弱,其實倒閉的都是那些做大而不安的企業。

一個人要知足常樂。不知足,你永遠不會快樂。企業天天求大、求強,就沒有一個人能樂得起來。所以我們企業發展的重點是擺在“安”和“足”上,不會擺在“富”和“強”上的。

但是這樣一來,有的人可能會說,我們是不是看不起有錢的人?因為很多人有這種解釋:“中國人看不得人家賺錢。”其實我認為沒有這個必要。富也可以安,但是有條件的。富了自然安,窮也能安,所以富和不富其實不是主要的因素。一個人能夠隨遇而安,那才是最高境界。

在馬來西亞,有一個做小點心的人,他喜歡做時就多做一點,不愛做時就少做一點,完全自己做主。然后他也不開設店鋪,到時候就拿出去賣,賣完就回家了。我就問他:“你技術這么好,做出的點心大家都喜歡吃,為什么不開個店鋪呢?”他說:“我為誰辛苦、為誰忙?”這一句話就講完了。而且他告訴我:“真正做大以后,我的東西就一定不好吃了,因為我不可能做得又大又好吃。”他很有智慧,也很快樂,只有人家去求他的,他從來不需要去求別人。

我們今天不是這樣。許多人強迫自己工作就是為了做強做大,然后到處去求人,顯得可憐兮兮的。因為求人是最可憐的。“有條件我就做大,可是不需要的時候,我就做小”,這才是許多聰明的中國人的真實想法。

“足”是什么?足就是可伸可縮。中國人的可愛之處,就是能屈能伸。我們該委屈的時候,就委屈,可是會很“足”,因為我們不和別人比,只同自己比。中國人有絕對的自主權,自己愛怎么樣就怎么樣。人的尊嚴就在于自己可以做決定,如果自己不能決定,就是奴隸,就是奴才。

中國人是可大可小,可長可短,可強可弱。所以孔子說:“無可無不可。”并非是毫無原則,與世浮沉,這樣也可以,那樣亦無所謂。管理者無所拘泥,無所固執,凡事“無可無不可”,才能夠因時制宜,以求恰到好處。

我們必須要了解,每一個人的條件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地區的發展環境是不相同的,每個人有不同的背景,沒有必要走上同一條路。各自發展,各走各的路,只要自己覺得心安理得,覺得知足常樂,這不是很愉快嗎?

“安”是人生的根本要求。我國心理學家陳大齊教授生前對于“安”的研究,非常深刻,他指出:“人的一生,自出生至死亡,可謂無時無刻不在尋求安寧。”我們早上相見,互道早安,祝福整日安寧;晚間告別,亦各道晚安,以互祝整夜的安寧。送別親友,祝其一路平安;書信往來,也免不了祝其“康安”或“近安”。

企業倫理的根本要求,也不外乎一個“安”字。現代企業經營的安人之道,主要體現為以下四點:

(一)安顧客。

顧客不安,就是對產品或服務不滿意,企業再怎么做都是沒有用的。中國人喜歡說“顧客如云”,就表示顧客像云一樣飛來飛去,說走就走,說不買就不買,說翻臉就翻臉,是最不固定的。長期的顧客突然就變心了,這都是可能的。顧客安了,你就知道你的產品不錯、服務態度不錯、銷售渠道不錯,還有最近市場也不錯,樣樣都知道了。

(二)安員工。

員工會跑掉,即使他不跑也有人想挖走他。只要你的公司做得好,就有人看中你的員工,要挖走他們。所以員工稍有不安,他就走了,有可能把企業的機密、核心技術,甚至整個管理隊伍都帶走。

(三)安股東。

股東是企業的投資人,他最不放心的就是把錢放在別人口袋里面。股東有不安,就會抽走資金或要求減少出資,企業不得不重新組合,可能面臨員工離開、信用下降、形象受損等一系列打擊。企業就會由此垮掉或被對手吞并。

(四)安社會。

我們要考慮社會大眾對公司的形象安不安,信不信賴。老實講,凡是經常改組董事會的企業,社會大眾就開始懷疑了,認為里面一定有問題,對企業的產品就不信任了。社會反企業的情緒高漲,即是社會大眾不安的跡象,企業唯有善盡社會責任,才得安然長存。

企業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安人”,即是“把握正當的方法來消滅企業內外的不安”。所謂“正當”,系指“為所當為”而非“為所欲為”,也就是本著“企業是為了貢獻于社會而制造商品或提供服務”的宗旨,自覺履行其責任。一方面“安內”,使全體員工與所有股東都獲得其“安”;一方面“攘外”,使社會大眾與顧客皆安寧并樂于支持或愛用,減少外界競爭或各種變遷所產生的壓力。

企業的“安內攘外”,如果采取不正當的手段,或許可以獲得短暫的利益,帶來眼前的安寧,但這是“小安”“暫安”,也是“虛安”,因為不久的將來,一旦真相暴露,立即陷入更大的不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客| 元氏县| 中卫市| 合作市| 桦甸市| 沙田区| 雷山县| 东平县| 社旗县| 和顺县| 阿克陶县| 陕西省| 张家界市| 道孚县| 崇左市| 兴国县| 张家口市| 云梦县| 铁岭县| 阳谷县| 陆良县| 娱乐| 和平区| 泊头市| 四子王旗| 长垣县| 福贡县| 离岛区| 阜新市| 延寿县| 万州区| 太仆寺旗| 慈溪市| 汝南县| 凤城市| 宜兰市| 出国| 揭阳市| 安乡县| 鲁山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