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經權為致安的途徑
持經達權的目的,如果不是為了求安,就會導致不安的后果,反而有害無利。權宜應變是為了求安,所以“經權”的運用,是導致安人的途徑。
如果要變,一定要越變越安,你才可以變;一變就不安,你千萬不要變。但我們現在都是變到大家不安。為什么很多人不喜歡改變?原因就是他的既得利益會受損,他就會抗拒。有些人最不喜歡的就是薪資結構調整,按照舊辦法,你比別人的工資多,按照新辦法,你比別人工資少,你會心安理得嗎?所以,我們常常講中國人很不喜歡變動,稍微有點創新大家就開始抗拒,主要是考慮既得利益。我們將來一定要想清楚,如何變才不會使員工的既得利益受損,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權宜應變是為了求安,要不然變它干什么?越變越安,大家都歡迎。變了以后如果有人不安,不安的人就開始反擊你,就開始破壞,千方百計地不讓你有效果出現,這是人之常情。
一切管理措施,都需要權變,非變不可。但是變的結果,大多是愈變愈糟。變來變去,只有20%的結果可能是好的,另外80%可能很壞。這是西方人至今沒有摸索出來的道理。我們中國人常講:“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為什么呢?就是因為我們天天在變,但變了之后80%的結果是不好的。我們的創新有80%是失敗的,新上市的產品有80%是賣不出去的,獲得利益的只是那20%的部分,所以為什么創新的風險性很高,道理就在這里。
變的結果,有80%是不好的,只有20%是好的。我們非變不可,卻越變越糟,因此大家一定要高度警覺,必須謹慎應變,不可亂變。變,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們現在把變講得太輕松了,最后搞得一塌糊涂。
我們中國人是不太講變的,因為我們變怕了。《易經》這本書原本就叫《變經》。現在我們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都說求新、求變,創新是唯一的道路,變革是硬道理,但一定要謹慎,要記住:不可不變,也不可亂變。因為不變是死路一條,亂變會死得更慘。
“經權”指有原則地應變,也就是不可亂變的意思。趨吉避兇,即在力求愈變愈好,把經權當作致安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