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靠自己生活,靈魂都是安寧的
- 為自己讀書
- 明珠絮語
- 1431字
- 2025-02-08 18:00:33
在某論壇里,有一則“神帖”。
樓主說自己一直在啃老,可是最近家里發生了變故,沒有錢繼續生活下去,他又不想出去工作,“打工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只好考慮在朋友家借住,蹭吃蹭喝,求大家給自己建議。
帖子連續發了三四年,內容都差不多,樓主除了啃老,就是家里蹲,唯一的愛好是畫漫畫,水平也不怎么樣,還不思改進。
快30歲的人了,他沒有任何收入,也沒有進修過什么技能,整天做白日夢,幻想得到別人的幫助。甚至,到朋友家借住的火車票費用,還要朋友給報銷。
有意思的是,這幾年在帖子下面留言的網友,有的考研成功,有的換了好工作,有的結婚生子成家立業,只有樓主巋然不動。這位樓主,儼然成了一個反面典型:人們看到他,想到自己再怎么也應該比他努力,便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去了。
我的一位朋友,家境殷實。他的孩子,當然也算是個小小的富二代,每月的零花錢超過了很多人的月家庭收入。孩子在大學里的專業是化工合成,常常拿著幾本磚頭厚的化學手冊來研究。發朋友圈的時間,也是凌晨居多,朋友圈的內容,不是看文獻,就是在實驗室里等做測試,顯然比其他同學更為努力。
據說,有一次為了趕論文,他和組里的同學熬了兩天兩夜沒休息,其他同學見到他的時候,他整個人都有些脫相。化工累,工作苦、掉頭發、難出成果,早就盡人皆知。有一次我問他,你完全可以學一個簡單的專業,然后隨便做點理財投資,生活還不是輕松愉快?
他說,自己就是喜歡科學研究,從小興趣就在這個方面。家里的錢,畢竟是父輩賺來的,而自己努力做出來的東西,才算自己的成就??!
每到假期,許多大學生都在自己想辦法賺錢,出門打工、攝影約片、做家教等。其實,很多人都出身于小康家庭,家里并不缺這點錢。去工作,就意味著每天回到家,滿手滿身的油漬汗味,或滿心的疲憊。但顯然他們能夠收獲到另外的東西。
幾個要好的朋友家庭聚會,其中一家的孩子來得晚了些,是在超市兼職打工,剛剛下班趕過來的。她不斷吐槽在貨架旁站了一天,仿佛回到了軍訓的時候,腰酸背痛,可收入卻低得可憐。然而,靠自己努力得來的收入,和向家里要來的錢,是完全不同的。
“用自己的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感覺特別自豪。”她說。
看過一期涂磊主持的節目,大致是這樣的:
一位叫馬驍的女孩,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和母親在一起生活。母親是在KTV上班,一個月才掙5000多元。但母親為了馬驍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在中學時把她送進了貴族學校。可她不但不理解母親的苦衷,還處處和同學攀比,學習成績當然也不理想。后來,馬驍又想學藝術,母親雖然不同意,最終也還是依了她,花很多錢讓她去學習。在講述這些故事的時候,在場的嘉賓都不住搖頭。
當時,馬驍勉強上了一所師范院校,畢業后去廊坊一所學校當老師,月工資不高。這時候,她飽嘗了生活的艱辛,在工作中也受了很多委屈,明白了這么多年來母親的不容易。
馬驍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她在工作中特別努力,年紀輕輕就被任命為學校下屬分校的副校長。她現在雖然掙的錢仍然不多,但已經學會了節儉,知道給母親買禮物,變成了一個自食其力、努力向上的青年,變成了一個孝順懂事的女兒。這樣的轉變,得到了現場主持人和嘉賓的一致贊許。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說:“靠自己生活,靈魂都是安寧的。”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父母總有老去的時候,朋友總有離開的時候,環境總有改變的時候,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
無論環境如何、有沒有依靠,個人的奮斗都是要排在第一位的。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靠自己的雙手過上想要的生活,才能活得踏實,活得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