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人御法:法家領導智慧(全二冊)
- 曲龍
- 3293字
- 2025-02-21 17:44:51
守君主之道,則國強身安
企業老板與企業的命運直接相連。企業老板如果沒有自己的經營之道,不能善用自己的權力,結果要么就是企業的存在不會長久,要么就是老板的位置坐得不會長久。老板善用自己的權力,不僅是“權謀”之道,善于帶領企業勾畫企業的商業夢想,更是“權勢”之道,勇于帶領企業實現企業的商業理想。
企業老板如果放棄了經營管理的制度化,就相當于放棄了駕御馬車的韁繩。這樣的“無為而治”,手下員工再努力再能干,也會跑錯方向,好的員工也無法發揮自己的作用,企業的經營管理,也會失去正常的治理軌道。就算是“人才濟濟”,也可能是各自為戰,各自努力,卻不在一個方向上。
本章節選用的是《韓非子·守道》,借用文中論述君主如何善用君權,來論證企業老板的管理原則。企業老板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根”。老板掌握的“法”,不只是企業經營的“辦法”,還有企業運營的“方法”,以及教化員工的“教法”,獎勵懲罰的“管法”。
《韓非子·守道》:要想馬兒跑在正確的道路上,就要一手握鞭,一手持草
原文:圣王之立法也,其賞足以勸善,其威足以勝暴,其備足以必完法。治世之臣,功多者位尊,力極者賞厚,情盡者名立。善之生如春,惡之死如秋,故民勸極力而樂盡情,此之謂上下相得。上下相得,故能使用力者自極于權衡,而務至于任鄙;戰士出死,而愿為賁、育;守道者皆懷金石之心,以死子胥之節。用力者為任鄙,戰如賁、育,中為金石,則君人者高枕而守己完矣。
字面翻譯:圣王建立的法制,它的賞賜足夠用來鼓勵善行,它的威嚴足夠用來制服暴亂,它的措施足夠用來保證法制的堅決貫徹。管治這世上的臣子,功勞多的地位尊貴,盡力做事的賞賜優厚,竭盡忠誠的名聲顯立。好事物就像春天的萬物生長,壞事物就像秋天的枯萎凋謝,所以民眾相互勉勵而盡忠報國,這就叫君主和臣民相互得宜。君主和臣民相互得宜,能使出力的人自覺地服從法度竭盡全力,力求能像大力士任鄙那樣;戰士們拼死作戰,情愿像勇士孟賁、夏育那樣;維護法制的人都懷有金石般的忠貞之心,用死亡來仿效伍子胥的忠義氣節。出力的人都像任鄙,戰士們都像孟賁、夏育,維護法制的人都心如金石,做君主的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確保國家政權的原則也就完備了。
商人商語:企業家在企業運營管理中的首要作用,就是建立企業的規章制度,推出明確的賞罰措施,以此形成敬業愛崗的企業文化,來調動企業全體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這樣,企業員工就會自動自發地進行自我管理,不需要企業家事無巨細,企業的組織與運營也就有了秩序。
原文:古之善守者,以其所重禁其所輕,以其所難止其所易,故君子與小人俱正,盜跖與曾、史俱廉。何以知之?夫貪盜不赴溪而掇金,赴溪而掇金則身不全。賁、育不量敵,則無勇名;盜跖不計可,則利不成。明主之守禁也,賁、育見侵于其所不能勝,盜跖見害于其所不能取,故能禁賁、育之所不能犯,守盜跖之所不能取,則暴者守愿,邪者反正。大勇愿,巨盜貞,則天下公平,而齊民之情正矣。
字面翻譯:古代善于守道的君主,用很重的刑罰來禁止輕微的罪行,用人們不敢違反的法令制止人們容易犯下的罪行,這樣君子和小人都會安分守法,盜跖和曾參、史魚都會一樣廉潔。為什么知道會這樣呢?貪婪的盜賊不去深澗撿拾金子,去了身體就難以保全。孟賁、夏育不估計敵人的情況,就得不到勇武的名聲;盜跖不考慮行動的可行性,就不能獲取財利。明君掌握禁令,孟賁、夏育之所以被制裁是因為在不該取勝的地方取勝,盜跖之所以被懲罰是因為偷取不該偷的東西,所以能禁止住孟賁、夏育不能觸犯的行為,防止盜跖竊取不該竊取的東西,那么暴躁的人就會保守謹慎,奸邪的人就會改邪歸正。暴躁的人變得謹慎了,大盜賊變得正派了,天下就會公正太平,治理民眾的狀況也就歸于正道了。
商人商語:善于管理的企業家,非常強調員工行為細節的標準化,并會進行限制和處罰;在員工難做的事情上,會進行獎賞和鼓勵,激發其熱情。不管員工的品行如何,以這樣嚴謹細致的行為標準來規范他,員工就都會是好的員工。企業員工的細節行為都標準化管理好了,企業經營的整體行為標準也就會形成。
原文:人主離法失人,則危于伯夷不妄取,而不免于田成、盜跖之禍。何也?今天下無一伯夷,而奸人不絕世,故立法度量。度量信,則伯夷不失是,而盜跖不得非。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托天下于堯之法,則貞士不失分,奸人不僥幸。寄千金于羿之矢,則伯夷不得亡,而盜跖不敢取。堯明于不失奸,故天下無邪;羿巧于不失發,故千金不亡。邪人不壽而盜跖止。如此,故圖不載宰予,不舉六卿;書不著子胥,不明夫差。孫、吳之略廢,盜跖之心伏。人主甘服于玉堂之中,而無瞋目切齒傾取之患;人臣垂拱于金城之內,而無扼腕聚唇嗟唶之禍。
字面翻譯:君主背離法治就會失去民眾信任,即使遇上像伯夷那樣清廉的人也都會有危險,更免不了田成、盜跖這類人的禍亂。為什么?如今天下沒有一個像伯夷這樣的人,奸人在社會上不斷出現,所以要確立法治制定法律。按照法律標準辦事,伯夷就不會改變他好的行為,盜跖也就不能為非作歹了。即使是賢人也不能奪取不賢的人的生命,強者不能侵犯弱者,人多的不能欺負人少的。把天下寄托在堯的法制下,正直的人就不會失去他的本分,奸邪的人就不能獲得非分的好處。把千金放在羿的箭矢上發射出去,那么伯夷就不會弄丟它,盜跖也不敢獲取。堯的圣明在于不放過壞人,所以天下沒有奸邪;羿的技巧在于箭不虛發,所以千金不會丟失。奸邪之人不長命,而盜跖之人不再偷盜。這樣一來,圖書里就不會記載宰予,也不會提到六卿;文獻里不會著錄伍子胥,不會說明夫差的是是非非。孫武、吳起的謀略就會被廢棄,盜跖的賊心也會被收服。君主在華美的宮殿里過著甘食美衣的生活,再不會結下怒目切齒的仇恨,遭到篡權顛覆的災難;臣下在壯麗的都城中垂衣拱手履行著政事,再不會結下扼腕抿嘴的仇恨,引來悲哀嘆息的災禍。
商人商語:從法家的觀念來看,員工的職業操守取決于企業管理的方向選擇的是“人治”還是“法治”,取決于規章制度的制定是否涵蓋了所有員工的行為。員工“賢德奸佞”的分別,都可以在實實在在的規章制度下消亡,如此,企業家和企業管理層,就可以守制度而自行事。
原文:服虎而不以柙,禁奸而不以法,塞偽而不以符,此賁、育之所患,堯、舜之所難也。故設柙,非所以備鼠也,所以使怯弱能服虎也;立法,非所以避曾、史也,所以使庸主能止盜跖也;為符,非所以豫尾生也,所以使眾人不相謾也。不恃比干之死節,不幸亂臣之無詐也;恃怯之所能服,握庸主之所易守。當今之世,為人主忠計,為天下結德者,利莫長于此。故君人者無亡國之圖,而忠臣無失身之畫。明于尊位必賞,故能使人盡力于權衡,死節于官職。通賁、育之情,不以死易生;惑于盜跖之貪,不以財易身;則守國之道畢備矣。
字面翻譯:制服老虎卻不用籠子,禁止奸邪卻不靠法律,杜絕詐偽卻不用符契,這是孟賁、夏育類的勇士都感到憂慮的,堯、舜類的賢圣都感到困難的。所以設下籠子,不是用來防備老鼠,而是為了使怯懦的人也能制服老虎;立下法令,不是用來防備曾參、史魚這樣的孝廉之士,而是為了使庸君也能制止盜跖這樣的盜賊;制作符契,不是用來防備尾生這樣的守信之人,而是為了使大家不再互相欺詐。統治者不能只依靠比干那樣的人靠誓死進諫效忠,也不要幻想亂臣不做欺詐行為;要依靠能使怯懦的人制服老虎的籠子,把握庸君也容易保住君位的法制。當下這個時代,為國君忠心謀劃,為天下造福,好處沒有什么比制定并施行法制更長遠的了。施行法制,君主不會有亡國的憂慮,忠臣不會有殺身之禍。公開明令做好本職工作的一定賞賜,能使人們盡心盡力執行法制,誓死忠于職守。要讓民眾通曉孟賁、夏育的正直,不因不怕死而輕視生命;即使被盜跖的貪婪迷惑,民眾也不會為了財物輕易送命。這樣,君主守護國家的方法就算完備無缺了。
商人商語:守,不是動詞的“守住”,而是名詞的“職守”。守道,不是守住國家之道,而是君主的職守。企業家的守道是什么?不是像個守財奴一樣套住企業,而是能以企業老板的權責,確定企業的經營理念,設計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營銷策略,制定企業的運營管理和規章制度,用企業文化教化員工的行為價值,并施行嚴格的績效考核,公開獎勵懲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