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人御法:法家領導智慧(全二冊)
- 曲龍
- 1070字
- 2025-02-21 17:44:50
不懂法家思想,就不懂中國經濟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雖有波折卻一路騰飛的中國經濟,曾數次被西方經濟學家們集體看衰,后來他們又驚呼看不懂。經濟學家看不懂中國經濟,其實是看不懂中國經濟模式中的法家經濟思想。
那么,什么是法家的經濟思想?簡單地說,就是由政府主導的經濟模式。這種經濟思想首先在春秋時期的齊國獲得成功,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接著商鞅變法又在秦國獲得成功,秦國也成了五霸之一,并在一百多年后統一天下;“文景之治”后的漢武帝,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開始推出一系列強硬的國營化經濟政策,涉及產業、流通、金融、稅收等多個領域,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具有頂層設計意味的整體配套體制改革,具體的操盤人為桑弘羊”。(吳曉波《歷代經濟改革得失》)漢武帝改革的得失,可見于中國經濟史上最著名的財經會議紀要《鹽鐵論》。不過,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也沒能避免失敗,他在晚年頒布的《罪己詔》中也反思了自己的失?。?span id="h3t4mk4" class="quotation">“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方略補邊狀,與計對。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改革失敗了,但法家的經濟思想并未因此而泯滅,正如蘇軾所言:“自漢以來,學者恥言商鞅、桑弘羊,而世主獨甘心焉,皆陽諱其名而陰用其實?!?/p>
20世紀60年代,韓國、新加坡經濟快速發展,有明顯的政府力量的扶持;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從起步開始就有政府力量的扶持。1979年和1988年兩次經濟調整,為我國經濟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持續騰飛奠定了厚實的基礎。近年來,美國將自己國家的經濟問題歸結為中國經濟的威脅,并借此挑剔中國政府對中國經濟的保護,同時強化美國政府對美國本土經濟的支持。政府力量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發展中,一直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而放眼國際可以看到,實際上,哪個經濟強國的國家政府不是如此作為呢?區別不在于大小,只在于或明或暗而已。
關于這一點,我們中國的一些近代學者早有預見。常燕生在《法家思想的復興與中國的起死回生之道》一文的結尾得出結論說:“中國的起死回生之道就是法家思想的復興,就是一個新法家思想的出現,對于這個結論,我可以毫不猶疑地向全國民胞保證?!?/span>1973年8月,毛澤東寫下這樣的評語:“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那么,法家的經濟思想就只是政府主導嗎?當然不會如此簡單。我將其思想概括為三點:以生存為基礎的實用主義、強國弱民的國家經濟政策、限制性地開放獲取目的性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