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青藏線

從青海入藏有兩條路,一條是109國道西寧到拉薩段,即通常所指的青藏線。另一條是青康線,青康線大致走的是“唐蕃古道”線路,青藏線和青康線在那曲會合。

青藏公路1954年建成通車,習慣上把青藏公路分為前后兩段,前段為西寧至格爾木段,經過日月山、青海湖、橡皮山到達茶卡,然后分南北線到格爾木,北線路程比南線長140千米,途經烏蘭、德令哈、大柴旦、錫鐵山,南線穿越柴達木盆地中部,途經旺尕秀山、脫土山、香日德,長782千米。南線路況好,里程短,所以進藏車輛一般舍北線走南線,但青藏鐵路這一段走的是北線。后段為格爾木到拉薩段,途經納赤臺、西大灘、昆侖山、不凍泉、五道梁、風火山、二道溝、沱沱河、雁石坪、唐古拉山、安多、那曲、當雄、念青唐古拉山、羊八井,長1 160千米。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始試運行。青藏鐵路西寧至拉薩,全長1956千米,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1979年已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青藏鐵路基本與青藏公路并排行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最高點位于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號稱“離天堂最近的鐵路”。

青藏線風光。藍天接近,天地遼闊。

青藏公路里程路線

西寧←51km→湟源←51km→倒淌河←116km→黑馬河←80km→茶卡←131km→都蘭←353km→格爾木←78km→納赤臺←71km→昆侖山口←52km→五道梁←226km→沱沱河大橋←113km→溫泉兵站←52km→唐古拉山口←88km→安多←135km→那曲←165km→當雄←75km→羊八井←80km→拉薩

青藏鐵路里程路線

西寧←177km→哈爾蓋←249km→柯柯←95km→德令哈←309km→格爾木←27km→南山口←153km→不凍泉←90km→五道梁←139km→沱沱河←182km→唐古拉←103km→安多←126km→那曲←158km→當雄←73km→羊八井←84km→拉薩

西寧—拉薩1972千米

蘭州—拉薩2188千米

北京—拉薩3757千米

上海—拉薩4373千米

廣州—拉薩4980千米

重慶—拉薩3641千米

成都—拉薩3360千米

青藏線沿途人文地理

西寧:西寧位于黃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環山,三川匯聚,夏涼秋爽,被譽為“中國夏都”,為避暑勝地。西寧之地,扼青藏高原東部之咽喉,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故有“西海鎖鑰”之稱。西漢霍去病在此建西平亭,北宋末年改鄯州為西寧州,取“西陲安寧”之意。西寧一名沿用至今。西寧市內的清真大寺、塔爾寺,均為知名勝地。

塔爾寺:塔爾寺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廟之一,位于西寧市西南25千米的湟中縣蓮花山中,古稱“佛山”,藏語稱為“貢本賢巴林”,意為十萬佛像彌勒洲寺。塔爾寺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塔爾寺大金瓦殿內的大銀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被譽為“世界第一莊嚴”,漢語塔爾寺即由此塔得名。塔爾寺依山而建,隨地勢起伏,綠墻金頂,富麗堂皇。整個寺院規模宏大,殿宇相連,白塔林立,僧舍房屋9300多間,殿堂52座,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漢藏藝術風格的建筑群。塔爾寺尤以“壁畫、堆繡、酥油花”三項藝術蜚聲海內外。

湟源:湟源位于日月山東麓,湟水河源頭,是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也是藏文化與漢文化的交匯處。湟源扼唐蕃古道險塞,故得“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稱。

日月山:傳說文成公主入藏時,曾在此地拋下日月寶鏡,寶鏡碎為兩瓣,分別化作日、月二山,遂得“日月”之名。藏語稱其“尼瑪達娃”,亦為太陽和月亮之意。日月山上的土層為第三紀的紅色土,所以古代稱為“赤嶺”。日月山是祁連山脈的一個分支,日月山海拔3520米,是中國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分界線,山兩邊氣候植被迥異,東側農田阡陌相連,西側草原茫茫無際,因此歷來有“草原門戶”“西海屏風”之稱。唐時,日月山也是唐蕃的分界線,唐開元年間曾立有界碑。日月山的公路邊,每年7~8月有不少賣蜂蜜的小攤,紙板上歪歪扭扭的大字寫著蜂蜜品種和價格。

青藏鐵路沿線站點海拔高度示意圖。

青海湖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湖泊”,碧波萬頃,湖畔是“羊羔花”盛開的草原。電影《如果·愛》里有這么一句臺詞:“最美麗的愛情也只有青海湖能夠承載。”

倒淌河:倒淌河發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約3300米。因眾河皆東流,唯此河獨向西淌,故名倒淌河。相傳當年文成公主過日月山時,禁不住回頭遙望,視線卻被高高的日月山所阻隔。公主想到再也望不見家鄉的一切,不禁悲痛萬分,公主的淚水匯成了倒淌河,河水也隨著公主向西流去。倒淌河的西北是水天一線的青海湖,西南是碧草連天的大草原。

青海湖: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它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的日月山下,湖面海拔3196米,碧波萬頃,湖畔是“羊羔花”盛開的草原。青海湖面積4400余平方千米,湖水平均深度25米,其湖水清澈碧藍,湖面廣袤如海,因得青海之名。青海湖西北隅的鳥島上,每年4月至7月,匯集了數十萬只候鳥,鳥的種類繁多,如鷗、天鵝、鶴及稀有的黑頸鶴,鳥聲如雷,揚聲數十里,蔚為壯觀。金銀灘牧場遼闊、水草豐美,帳篷點點。遠遠望去,如一匹巨大的花毯,無數的牛羊星星點點,或白或黑地點綴其間,是青海湖畔風景極佳之處。傳唱甚廣的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就是西部歌王王洛賓在此采風而得。7月的青海湖畔,正值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燦爛盛開,那是青海湖最美麗的季節。

都蘭:都蘭,蒙古語意為“溫暖”。都蘭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南端,歷史上曾是吐谷渾王國的都城。都蘭境內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諾木洪文化”遺址、吐谷渾王國遺址和唐吐蕃古墓葬群等文化遺產。

德令哈:“德令哈”是蒙古語,意為“綠色肥沃的草原”,但如今那里早已化作了戈壁灘。德令哈是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境內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形成山、川、盆、湖兼有的地貌特征。1988年,天才詩人海子去西藏途經此地時,曾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德令哈 今夜/這是唯一的 最后的 抒情/這是唯一的 最后的 草原

格爾木:格爾木位于柴達木盆地南緣格爾木河畔,格爾木南臨昆侖山脈,北臨察爾汗鹽湖,海拔2800米,是一座20世紀50年代開始興建的戈壁新城。格爾木北達甘肅敦煌,南通西藏拉薩,西接新疆若羌,東至省會西寧,是西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境內的察爾汗鹽湖是中國第一大鹽湖,西北方向的南八仙、大風山、茫崖一帶,有長近百千米、寬數十千米的雅丹地貌,地形千姿百態,亦是西部的一大奇觀。

察爾汗鹽湖:察爾汗蒙古語意為“大鹽澤”,它是柴達木盆地最低洼和最核心的地帶。察爾汗鹽湖是僅次于美國鹽湖城鹽湖的世界第二大鹽湖,鹽資源總儲量600多億噸,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鹽湖氣候炎熱干燥,日照時間長,水分蒸發量遠遠大于降水量,形成地上無草,湖中無魚,天空無鳥的洪荒景象。鹽池中高濃度的鹵水經過風吹日曬,結晶為千姿百態的“鹽花”,形如珊瑚、寶塔、花朵、象牙、寶石,堪稱奇觀。鹽湖里有一條長32千米的公路和鐵路穿行而過,被稱為“萬丈鹽橋”。“萬丈鹽橋”是由“漂浮”在鹽湖上的20厘米至30厘米厚的鹽蓋及10米至20米深的結晶鹽、晶間鹵水組成的。

錯達日瑪的野牦牛。

玉珠峰:玉珠峰海拔6178米,是昆侖山東段最高峰,距離昆侖山口以東10千米。玉珠峰是登山愛好者初次攀登雪山的最佳山峰,其南坡路線清晰明了,非常適合登山入門者。登山最佳季節為5月至9月。

昆侖山口: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山脈全長2500千米,平均海拔5500米到6000米。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昆侖山有著“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昆侖山口位于昆侖山中段,海拔4767米。昆侖山口標記碑材質為漢白玉,主碑高4.767米,是昆侖山口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為9.6平方米,象征她屹立在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堅實土地之上。昆侖山口東西兩側的玉虛峰、玉珠峰,海拔均超過6000米,終年銀裝素裹,云霧繚繞,形成了聞名遐邇的“昆侖六月雪奇觀”。在昆侖山口,大片高原凍土層終年不化,但凍土層表面的草甸上卻生長著青青牧草。每年7~8月間,草甸上有各色的野花盛開。

可可西里:翻過昆侖山口,就進入了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可西里,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山梁”,也被稱為“美麗的少女”。它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北靠昆侖雪山,南接唐古拉山,是長江的主要源區之一。可可西里地勢高峻,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氣候寒冷,空氣稀薄,常年大風,自然條件惡劣,人類無法長期居住,是中國最大的無人區。然而,人類無法生存的地方,卻成了野生動物的天堂。這里棲息著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藏原羚、雪豹、棕熊等高原珍稀野生動物,藍天下飛翔著金雕、黑頸鶴、大天鵝等鳥類,湖水里游動著裸腹葉須魚等魚類,這些動物均為青藏高原特有物種。從昆侖山口到五道梁,是藏羚羊最大的活動區域和遷徙通道。每年12月藏羚羊在這里交配,到了5月底6月初,成群結隊的臨產藏羚羊從保護區東部向腹地卓乃湖、太陽湖一帶大規模遷徙產仔,數萬只母藏羚羊在湖畔集中分娩。到了8月份,藏羚羊又會通過這里分散到各處。

索南達杰紀念碑:昆侖山口標記碑旁邊,是經幡哈達環繞著的索南達杰紀念碑,碑文記載著這位烈士的生平。1994年1月18日,青海玉樹州治多縣西部工委書記索南達杰帶領4名隊員,在可可西里抓獲了20名盜獵分子,并繳獲了7輛用于盜獵的汽車和1600張藏羚羊皮。當他在押送中行至太陽湖附近時,遭到盜獵分子的襲擊,不幸壯烈犧牲。當搜尋小組找到他時,凍成冰雕的索南達杰仍保持著半跪的射擊姿勢。昆侖山口、太陽湖和布喀大坂都撒有索南達杰的骨灰。電影《可可西里》反映的正是這一段歷史。善良的人們緬懷著他,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也不會忘記他。索南達杰永垂不朽!

五道梁:凡走過青藏線的人,無不對五道梁留下深刻的印象。五道梁是青藏高原氣候過渡分界點,海拔4600多米。這里地高天寒,長冬無夏,天氣多變,夏季飛雪,時有冰雹落下。7月的平均氣溫5.5℃,為全國最低值。受海拔和地勢影響,五道梁空氣不流暢,又因土壤含汞量高,植被少,造成空氣含氧量僅有平原的40%。人們乘汽車進藏,一般首先會在五道梁一帶產生強烈的高原反應。因此,五道梁被稱為青藏線上的“鬼門關”,有“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叫娘”的說法。比它更高的唐古拉山口,反倒不怎么令人畏懼。

沱沱河:沱沱河發源于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冰川尾端海拔近5500米。這一帶有龐大的雪山群,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峰共有20座,群峰上有40條現代冰川和許多冰斗。沱沱河與當曲、楚瑪爾河同為長江的源流,其中沱沱河是長江的正源。沱沱河從姜根迪如冰川發源時,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匯成的小溪流,寬僅3米,深20多厘米,沱沱河由此向東流370千米到當曲后,已成為一條大河,稱通天河;繼續向前,過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的直達門流入四川境內后,又改稱金沙江。

格拉丹東峰:格拉丹東是唐古拉山的最高峰,海拔6621米。據說在300多年前,牧民冬巴·果切帶著家人,趕著牛羊,跋山涉水,從唐古拉南側來到錦瓶似的雪山附近安了家。由此崛起一個富有、強盛的部落安多多瑪部落。后來,冬巴·果切從安多買瑪部落請來一位法力廣大的活佛為這座雪山開光,并將此山命名為“嘎爾·格拉丹東”,意為“哈達質的矛形佛身”。

唐古拉山口:唐古拉,蒙古語意為“雄鷹飛不過的高山”,有民諺云“到了昆侖山,兩眼淚不干;到了唐古拉,伸手把天抓”,可見唐古拉山口生存環境之惡劣。唐古拉山西段為藏北內陸水系與外流水系的分水嶺,東段則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嶺。怒江、瀾滄江和長江都發源自唐古拉山南北兩麓。唐古拉山口是青海、西藏兩省區的分界線,山口矗立著標記海拔5231米的石碑。在唐古拉山口不遠處,坐落著世界上最高的火車站——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車站。翻過唐古拉山口,就進入了西藏境內的安多草原。

安多:安多,藏語意為“末尾或下部的岔口”。安多地處唐古拉山腳下,境內有唐古拉山、長江源頭格拉丹東和怒江源頭錯那湖。

錯那湖:錯那湖位于安多縣境內,海拔4650米,面積400多平方千米,是當地著名圣湖之一。唐古拉山脈南部河溪均匯入錯那湖再流入怒江。錯那湖距離青藏鐵路最近處約20米,錯那湖車站專門設有觀景臺,可一覽高原湖光水色。

羌塘:羌塘,藏語意為“北方曠地”。萬里羌塘地處青藏高原的腹地,四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及岡底斯山脈環抱,包括整個那曲地區及部分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面積近50萬平方千米。羌塘草原是中國五大牧場之一,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到處都是牦牛、羊群和牧民們的帳篷。一首羌塘古歌唱道:“遼闊的羌塘草原啊,在你不熟悉它的時候,它是如此那般的荒涼,當你熟悉了它的時候,它就變成你可愛的家鄉。”

那曲:那曲恰青賽馬節,是一年一度游牧人的盛會。

念青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是雅魯藏布江和怒江兩條大水系的分水嶺,將西藏分為藏北、藏南、藏東南三大地域。

納木錯:面積僅次于青海湖,為我國第二大咸水湖,為藏區三大圣湖之一。每逢羊年的薩嘎達瓦節期間,成千上萬來自藏區各地的僧侶、信徒來此繞湖轉經。

當雄:當雄,藏語意為“選擇出來的好地方”,當雄草原是羌塘草原最肥美的牧場。當雄距拉薩160多千米,有拉薩北大門之稱。境內的羊八井、藏北八塔以及與那曲班戈交界處的納木錯和念青唐古拉山均為值得一觀的勝景。每年藏歷六月舉行的當雄賽馬節,是藏北規模最為盛大的節日之一。

羊八井:羊八井距拉薩90多千米,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下的盆地內。羊八井,藏語意為“寬闊”,因該地平坦寬闊得名,與漢語的“羊”和“井”均無關。羊八井是我國目前已探明的最大的高溫地熱濕蒸汽田,分布有規模宏大的噴泉和間歇噴泉、溫泉、熱泉、沸泉、熱水湖等,是旅游療養的圣地。

拉薩:千里之途,終于足下。顛倒眾生的圣城拉薩展現在你的眼前。放松自己,睜大眼睛,融入進去吧。

羊八井地熱田。遠遠望去,山谷中彌漫著白色霧氣,像是沸騰了一般,不時可見縷縷白色的蒸汽從地底冒出。溫泉水含有大量的硫化氫,對多種慢性病都有療效,不妨去泡一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习水县| 会东县| 固安县| 两当县| 桑日县| 绍兴县| 涟水县| 普格县| 海丰县| 武功县| 棋牌| 临汾市| 襄城县| 唐山市| 东阳市| 阿尔山市| 万盛区| 永胜县| 若尔盖县| 山东| 甘孜县| 金平| 当阳市| 会昌县| 夏邑县| 南漳县| 诏安县| 东兰县| 开原市| 策勒县| 社会| 普兰店市| 宣恩县| 忻城县| 桂阳县| 临沧市| 黄冈市| 邓州市| 苍溪县|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