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改變一生的旅行(全新修訂版)
- 尼瑪達娃
- 1879字
- 2025-02-19 17:09:30
有關墨脫的香巴拉傳說
據說,當觀世音菩薩為雪域眾生沉淪輪回之苦而感到憂傷時,兩滴淚珠從眼睛里掉了下來。在諸佛加持之下,兩滴眼淚在落地之前化成了兩尊度母。一尊度母現白色,幻化為神山岡仁波齊;一尊度母現綠色,幻化為凈土白瑪崗(今墨脫縣)。前者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脈主峰,意為“雪山之寶”,乃白度母端坐此處化身而成。后者白瑪崗,意為“蓮花圣地”,乃是綠度母仰臥此處,化身而成的一朵蓮花。此蓮花綻開16枚花瓣,16枚花瓣即為16座晶瑩的雪峰。
當雪域眾生把綠度母的化身白瑪崗視為人間天堂的時候,一個關于香巴拉的傳說誕生了。人們紛紛走上尋訪香巴拉的朝圣之途。據說,凡前往香巴拉的人,沿途要經歷無數艱難險阻,穿越人跡罕至的雪山、原始森林、急流險灘、溝壑峽谷,遭受風霜雷電和瘟瘴魔境的侵襲,前后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清代史料中留下了信徒前往墨脫朝圣之盛的記錄。當時,噶廈政府向全藏發出了阻止信徒前往南方秘境白瑪崗朝圣的布告:“近聞民間盛傳,南方宗教圣地白瑪崗有吃不完的糌粑山,喝不完的牛奶湖。川西藏東一帶百姓因之變賣家產、拋家舍業,舉家前往朝圣。許多人死在了路上,許多人一去不回。”

綠度母,是21度母之主尊奮迅度母。綠度母身綠,只有兩眼,左手拿一朵蓮花,左腿單盤,右腿向下舒展,腳踏在一朵蓮花上。據說供奉她可以解脫八種苦難,所以也被稱為“八難度母”。綠度母的心咒是21度母之根本咒,因此在西藏修持綠度母本尊法者很多。

去往墨脫的路上兇險無數。湍急的河流、陡峭的山路層出不窮,仿佛有意在考驗你的毅力。
這個多少年來,讓千千萬萬虔誠的信徒魂牽夢縈甚至不惜性命,千里迢迢前來朝圣的蓮花凈土,究竟是怎樣一個地方呢?
如果你有幸親臨,目睹此地之群山堆砌雪峰皚皚,恰如白色蓮花層層綻放,就會相信傳言不虛。墨脫,藏語意為“花”,境內最高峰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其下是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獨特的地理條件造就了獨特的氣候環境,在短短的40千米范圍內,極地、寒帶、溫帶、亞熱帶、熱帶各帶氣候兼備,為世界所罕見。由于雪山阻隔,墨脫每年有八九個月時間與外界完全隔絕,更兼路途艱險,因此很少有外人進入。墨脫既是一方未遭污染的凈土,也是一個難以涉足的秘境。
前往墨脫的路是艱難的。首先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然后穿過古木參天、陰森恐怖、毒蛇藏身、猛獸出沒的原始森林。途中要攀斷崖、過危橋、涉急流,遭受螞蟥噬血、蚊蟲叮咬之苦,歷經雪崩、滑坡、泥石流之險。4天之內,要徒步跋涉120千米崎嶇陡峭的山路。以壓縮干糧果腹,路邊山洞石窟棲身,一路之上風餐露宿,艱辛異常。
然而,如此一個風格獨具令人神往的地方,難道真的完全躲開了人類好奇的目光和某些人貪婪的天性而安然無恙地遺世獨立著嗎?不然!
大約300多年前,本來世居門隅的幾個門巴族部落,因無法忍受當時藏族統治者的欺凌壓迫,為尋找傳說中的香巴拉,舉族東遷。由于沿途受到堵截追殺,又遭疾病饑餓侵襲,死傷大半。最后,剩下的人逃進了這個道路艱險異常、山高谷深卻又四季花香、物產豐富,雖有猛獸毒蛇但無苛政賦稅的佛之凈土白瑪崗。門巴族人進入白瑪崗后,受到當地土著珞巴族人的排斥,導致雙方刀兵相見,史稱“門珞之戰”。文明程度較高的門巴族最終打敗了尚處在原始階段的珞巴族人,成為白瑪崗的新主人。
100年后,西方的探險家、傳教士和間諜懷著不同的目的,“以死為侶”開始闖入神秘雪域。這些人大部分病死在了途中或神秘地失蹤了。在少數完成指派使命的人當中,以一個叫基塔普的錫金人成果最為豐碩。基塔普本是英國所派遣情報人員的仆人,主人失蹤之后,他獨自流浪于西藏各地,花了4年時間最終完成了由其主人承擔的任務。他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1878年在墨脫縣境內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中發現了一處高約45.7米的江中瀑布(大跌水),其規模可與尼亞加拉瀑布相提并論。
1962年,中印邊境爆發戰爭。人民解放軍為反擊印度侵略軍,首次開進墨脫縣,墨脫縣成為大陸地區解放軍最晚進入的一個縣。
1973年,中科院青藏高原綜合考察隊大峽谷水利資源考察分隊首次進入墨脫,展開科學考察活動。
1998年,中科院雅魯藏布江科學探險考察隊首次徒步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
20世紀90年代以來,昔日的白瑪崗,今日的墨脫縣,開始倍受國內外探險家和旅行者的青睞。幾乎每年都有他們中的一些勇敢者翻越喜馬拉雅山口,來到此地尋找他們自己的香巴拉。
在朝圣者的心目中,墨脫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人間天堂;在探險家的心目中,墨脫是他們魂牽夢縈的雪域圣地。
(有關墨脫更詳細的文字見《不敗的蓮花——墨脫》)


傳說由白度母幻化成的神山岡仁波齊,渾身充滿著莊嚴之氣(上)。在墨脫,連山谷里的霧也看起來如此清澈,仿佛沾染了神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