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西藏:改變一生的旅行(全新修訂版)作者名: 尼瑪達娃本章字數: 1075字更新時間: 2025-02-19 17:09:29
藏傳佛教中的香巴拉
關于香巴拉的神話,早在公元3世紀成文的《大藏經》第一卷里就有記載。12世紀的《時輪經》,對香巴拉做了更為詳細的描繪,稱香巴拉是時輪金剛的凈土,只有受過《時輪經》灌頂的人才能到達那里。歷代班禪大師大多是解說時輪教義的大師,又是無量光佛的化身,而無量光佛是香巴拉王國的座主,因此人們傳說班禪到過香巴拉。
香巴拉的概念,來自佛教的凈土信仰。所謂凈土,即大乘佛教認為的彼岸世界。佛教認為藏語稱作“德瓦堅”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最理想的凈土,凈土中的凈土。那么在西藏,人們為何更熱衷于香巴拉而不是德瓦堅呢?這是因為在藏傳佛教里,德瓦堅只有成佛后才能去,而香巴拉卻是人間的凈土,是凡人也能去的地方。
香巴拉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呢?典籍中有這樣的描述:“香巴拉是人類向往的圣地,地形渾圓,雪山環繞,狀如八瓣蓮花,每瓣有河流貫穿其間,中央有大雪山如蓮花之蕊,中央的頂端有國都迦拉波城,中心是柔丹王宮,整個國土恰如一個美輪美奐的曼陀羅。這里的人們不執、不迷、無欲,沒有貧窮困苦,沒有疾病死亡,沒有嫉恨仇殺,也沒有爾虞我詐。這里鮮花常開,湖水常綠,甜蜜的果實總掛在枝頭。這里遍地是黃金,滿山是寶石,人們想活多少年,就可以活多少年。無論國王還是人民,人人都是道行極高的時輪密法修行人,都依照佛法的方法培養慈悲心,開發自性,因而具足智慧。”

有關香巴拉的唐卡?!跋惆屠辈卣Z的含義是“神仙住的地方”,引申為“令人向往的美好地方”。
香巴拉作為藏傳佛教信仰的人間凈土,原本只是一個理想世界的隱喻。許多虔誠的信徒卻相信香巴拉真實存在于雪域高原的某處,有緣的人能夠找到它的入口。
根據經典所提供的僅有的一些線索,一般認為,香巴拉在西藏的西南方,印度北方邦的北部某處,可能是雪山環繞的一處神秘世界,如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齊附近的某個地方。
各種香巴拉的“入境指南”指出:前往香巴拉要穿越荒漠與高山,除了要克服崇山、峻嶺、大河、險灘等障礙,還得以神通求得諸護法神的協助,以懾服沿途的惡魔??v然路途如此險惡,但香巴拉的傳說仍誘惑著無數人走上了尋找香巴拉的旅程。除了那些修行圓滿的成就者,其中不乏普通的信徒。藏傳佛教格魯派認為,宗喀巴大師沒有死,他只是暫時去香巴拉王國居住,總有一天會重返人間。因此在他圓寂的時候,未指示按照選定靈童的方式轉世。
在一個關于尋找香巴拉的故事里,記述了一個年輕人和老修行人之間意味深長的對話。那個年輕人歷盡千難萬險仍未找到香巴拉王國。一天,他來到一位老人修行的山洞前,老人問他欲往何方?他回答道:“尋找香巴拉。”老人對他說:“你不用去遠方,香巴拉就在你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