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秦國到處出兵

北方的燕齊之爭落下帷幕,秦昭襄王卻不愿意停下自己的腳步。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秦國派大良造白起帶著軍隊進攻楚國,成功攻占郢都,然后放火燒了夷陵。夷陵正是楚國歷代先王的陵墓所在地。被流放的屈原聽說后,悲憤地跳進了汨羅江。楚頃襄王倉皇出逃,將都城遷到了陳地。

楚頃襄王很郁悶,秦昭襄王卻很開心,他把白起剛剛攻占的郢都一帶設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

白起并沒有因為被封君而止步不前,到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他逐步平定了巫、黔中地區,秦昭襄王在此設置了黔中郡。

楚國被秦國打得灰頭土臉,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天天提心吊膽地盯著秦軍,生怕白起一聲令下,秦軍又沖過來。雖然楚國國土面積比較大,戰略縱深很深,可老是被秦軍趕著四處遷都,終究是一件丟人的事。

楚頃襄王也想過反抗,但是自身實力不夠,又拿白起等人沒有什么辦法,只能背地里大罵秦國,覺得自己簡直太倒霉了。

當然,讓楚國可以稍感“安慰”的是,這段時間不只楚國一家倒霉,魏國也很倒霉。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魏昭王去世,他的兒子魏安釐王繼位。

白起覺得魏國此時剛剛換屆,權力重新洗牌,政局肯定不怎么穩固。如果這時帶兵打過去,拿下一兩座城池,估計成本要比平時低很多。而且,這時楚國各地的兵力已經完成集結,再和楚國斗下去,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

秦國在這方面的思路一直比較清晰。以秦國現在的實力,很難在短時間內滅掉其他國家,一不小心還有可能削弱自己的實力,燕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秦國現在的目標很簡單,就是不斷地蠶食周邊國家,逐步增強自己的實力。

于是,秦昭襄王三十一年(前276),白起調整了戰略部署,把進攻的矛頭轉向了魏國,果然輕松拿下了兩城。

這時的楚國卻沒有把握住機會。楚頃襄王召集東部軍隊,得到十萬多人,本來是要跟白起決一死戰的,沒想到白起去攻打魏國了。楚國松了一口氣。楚頃襄王沒有選擇偷襲白起,而是向西攻取了長江以南的十五座城池。

對于這個戰績,楚頃襄王應該是比較滿意的,但他高興得實在是太早了,居然忘記了對楚國威脅最大的是秦國。秦國打完楚國又馬上去打魏國,同時結怨兩國,正是這兩國團結協作、同仇敵愾地跟秦國死磕到底的時候。楚國缺乏長遠的眼光,只能看到眼前的一點兒小利,不僅沒有去聯合魏國,而且在客觀上也為秦國免去了極大的威脅。這就是短視的后果。

秦國躲過了楚國和魏國的聯合威脅后,在秦昭襄王三十二年(前275),秦相穰侯魏冉率兵伐魏。魏國趕忙向韓國求救,韓國立刻派暴鳶帶兵救魏。可惜,暴鳶沒能擋住秦軍的暴擊,魏冉大破韓軍,殺死四萬人。暴鳶害怕被治罪,逃往開封。

魏國只好獻出八座城池求和。魏冉收下這八座城池之后,沒有撤兵,反而繼續攻打魏國。碰上這樣的敵人,魏國只能自認倒霉,派芒卯出來應戰。魏冉大軍長驅直入,把芒卯打得抱頭狂逃,秦軍進逼到北宅地區。魏國只好再次割地求和,這次割讓的是溫邑。這一次,秦國終于退兵了。

魏國通過無情的現實意識到,如果不跟別的國家聯合起來,重走合縱路線,那么自己就會成為第一個被秦國滅亡的大國。

于是,在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前274),魏國與齊國達成了聯盟,一起對抗秦國。秦國知道這個消息后,派魏冉出兵魏國加以試探。結果秦軍攻陷魏國四城,斬首四萬,取得大勝。

被秦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魏國并沒有反思合縱的策略是否有問題,而是急匆匆地想把被秦國占領土地的損失彌補回來。于是,魏國聯合趙國一起進軍韓國華陽。韓國實力一直不強,知道光憑自己是打不過趙魏聯軍的。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韓國轉向秦國求救。可惜,韓國的如意算盤最終落空,秦國一口回絕了韓國的請求。

韓國高層都慌了手腳,要是秦國不出兵,他們估計就徹底完蛋了。沒辦法,韓國相國只好請抱病在身的陳筮出使秦國。陳筮接受了任命,一到秦國就來拜見魏冉。魏冉冷笑著說:“韓國情況很危急了吧?所以派您來了。”沒想到陳筮卻說:“不著急。”

魏冉生氣地問他:“為什么?”

陳筮回答道:“韓國要是真被逼急了,肯定會轉投別的國家。現在韓國形勢還不算太糟,所以派我來秦國求救。”

魏冉一聽,心里大罵陳筮果然老奸巨猾,居然用這種方法來要挾秦國。但是如果韓國真的投靠了別的國家,對秦國來說可是大大的不利,于是魏冉趕忙答應出兵韓國。

魏冉跟白起、胡陽帶著軍隊狂奔救韓,用八天時間到達了華陽。秦軍在華陽城下大破魏軍,趕走芒卯,俘虜三員魏將,斬首十三萬。

隨后,白起又向趙軍發起了攻擊。趙國大將賈偃能力明顯不如白起。趙軍沒過多久就抵抗不住了,很多士兵慌不擇路跳到黃河里,最后被淹死的趙軍達兩萬多人。

魏國看到趙國也被秦國狠狠收拾了,一時茫然無措起來。這時,段干子站了出來,向魏安釐王提議把南陽割給秦國求和。但是蘇代不同意段干子的意見,他對魏安釐王說:“段干子想要當相國,秦國想得到魏國的土地。如果您信任段干子,就等于放手讓他跟秦國勾結,讓想奪地的秦國控制相印。讓想要相印的段干子來控制魏國土地,結果就是魏國會喪失掉最后一寸土地。獻地去向秦國求和,好比抱著干柴去救火,干柴沒有燒完,火是不會滅的。”

蘇代最后這句話相信大家都很耳熟,原文是:“夫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這句話在宋代蘇洵的《六國論》中也出現過,而且由這句話還引出了一個成語——抱薪救火。

魏安釐王雖然覺得蘇代的話很有道理,可又沒有別的辦法對付秦國,只得長嘆一聲,說:“話雖如此,可是事已至此,無法改變了。”

蘇代繼續勸說:“下棋時大家之所以重視‘梟子’,是因為這個棋子方便時可以吃子,不便時可以停止。現在大王使用智謀,為什么還不如下棋用‘梟子’一樣靈活呢?”

魏安釐王最后也沒有聽從蘇代的勸告,還是把南陽割讓給了秦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大荔县| 华蓥市| 安阳市| 兴业县| 西安市| 五寨县| 含山县| 监利县| 普宁市| 石渠县| 城口县| 大方县| 陆丰市| 正安县| 淮滨县| 临桂县| 古田县| 南京市| 黑龙江省| 夏津县| 桦川县| 曲沃县| 潞西市| 珠海市| 龙井市| 航空| 峨眉山市| 蓬安县| 阿瓦提县| 什邡市| 陵川县| 同德县| 桃源县| 上虞市| 平乐县| 仁寿县| 马边| 和顺县| 株洲市|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