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味茶事
- 林貞標
- 1509字
- 2025-02-13 16:24:12
京華茶事
六月,還是初夏。氣溫就像這個月一樣,是兒童節的月份,好玩、有點鬧,但又很開心。
約了北京的王醫生10日幫我處理牙齒。這是種牙的最后一個工程——把牙裝上,有些激動又充滿期待。所以9日就提前飛北京了。
前幾次飛北京訂的機票,時間都在晚六點,但每次都延誤好幾個小時,有一次還被取消了,所以我感覺自己不適合“北漂”。這次訂的機票是早上八點多鐘的班機,我要看一下是真有命運這回事,還是規律問題。果真,運氣這件事我覺得還是不靠譜,有些事還是可以思考和改變的,這次飛北京的早班機就準得不得了。后來跟空姐聊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北京機場一般到了下午四點鐘以后就很繁忙,而且到了傍晚經常有雷陣雨,所以下午四點鐘以后的北京航班就變得不靠譜了。明白了這個道理,今后我再“北漂”便早起。
9日中午準時到達北京,朋友接上我,找了一家叫“小吊梨湯”的家常京菜小館吃午飯,雖然午飯比較簡單,但這家店的命名卻給了我很多思考和啟發。小吊梨湯,是用雪梨加蜂蜜煲出來的一道水果湯,幾乎所有進店的人都會點一壺,這個店就是用這壺湯命名的。
其實,很多人缺乏的就是這種先把一樣東西做好、做透,再用這樣東西給人帶來實實在在的體驗和美好,順便帶出其他東西的意識。一樣東西做好了,大家都會知道,就像小吊梨湯,是飯店還是餐廳都不用寫上,人們一看便知,這就是底氣。
喝茶亦然。很多人還沒搞明白怎么評判茶的好壞,科學合理的沖泡方法是怎樣的,就匆匆踏上了茶道的旅程,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動作,買了很多泡茶時用不到的東西,以為這就是茶道。
飯后,我們匆匆趕到奇人阿飚的茶室,恰逢徐嵐老師和古瓷專家蘭老師都在京,就一起約了個茶。近兩年,每次來北京都會借用陸飚的茶室約茶會友。但發現今天下午泡茶不在狀態,或是因為徐老師和蘭老師的興奮點不在茶上——他們在吃松子;或是阿飚這里的環境和氣場發生了變化。因這一感覺,后來和阿飚便有了一場關于“真簡”的私人對話,這是后話。這個下午我泡了一泡阿飚這里剩下的2015年的口糧茶——巖茶佛手,大家都說好喝、性價比高。喝茶時,徐老師依舊妙語連珠,連說帶比畫,歡樂無比。我在享受著徐老師這種無我和天真的幸福中迎來了北京的黃昏。因晚飯另有約,我匆匆辭別,草草結束了來北京第一天的茶約。
第二天,約了王醫生十一點鐘處理牙齒,時間充裕。起了個早,在住處——三環邊的胡同小巷中散步,順便吃了個早餐,一籠肉包子十個、一碗紫米蓮子粥、一大碗豆漿,結賬時付了十一元。京城人民真幸福,“高大上”和平民化都能享受到,這個價錢的早餐,即使在汕頭這個四線城市也吃不到。
吃完早餐步行回酒店,看了眼北京的天空,發現藍得非常可愛,心里不禁感謝老天每次來京都沒讓我碰上霧霾。非常開心地約了個車,直奔王醫生處。牙齒處理得非常順利。所以我又開心地應了下午的一場茶約。

下午的茶約是與一位曾有一面之緣的茶友方兄。方兄氣質儒雅,紙扇輕搖。不過我對方兄不甚了解,承蒙方兄不棄,知我來京專程接我去和幾個朋友茶聚。
和方兄來到一個叫“華府會”的地方,是個非常奢華的會所。會所主人也是玩家,在會所掛了很多古琴,據說最貴的有三百萬元。看到這些琴我就想起了剛才會所前面池子里的兩只白鵝,接著又想起了一個成語——焚琴煮鶴,然后我很邪惡地想到了沒鶴我就煮鵝,胡思亂想到這兒我差點笑了出來,但是出于禮貌,我憋了回去。
主人準備泡茶時,會所里突然鼓樂喧天,熱鬧非凡,原來是今天會所有大活動。此時方兄說,此處園中還有一木屋可以喝茶,我們即信步前往。方兄眼光果然獨到,在鬧市中竟然有這般好去處。
北京是個很好玩的地方,隨便找一地兒,找一群人,聊著聊著人就老了,茶泡著泡著就黃昏了,隱約間好像聽到我媽喊我回家吃飯了。
2018年6月12日下午
記于CZ6572航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