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原始審美意識的發生

講述中國美學,總要有個起點。那么中國美學的起點在哪兒呢?在原始社會。這時候中國美學思想并未產生,但了解這個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原始審美意識是如何產生的,有利于正確把握中國古代社會審美觀念的發展特點。

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的祖先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孕育了早期的審美意識,原始藝術得以產生。這種原始藝術大多是由物質實踐的產物轉化而來,強調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結合。我們現在所說的審美意識,一般沒有也不能具有實際的功利目的,它體現為人的自由的精神需要,精神愉悅或靈魂凈化。也就是說,美是無功利、無利害、沒有實際目的、拒絕物欲的。然而,這審美的“無功利”卻是以“有功利”為歷史前提與心理前提的。在人類漫長的文化歷程中,原始先民在實踐中總是帶有生存目的,包含求生欲望、歡樂或痛苦的自我意識、情感因素等,它是實用的、物欲的。因此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原始藝術的載體(陶器、玉器、巖畫等),往往帶有趨吉避兇的目的性。除此之外,原始藝術注重人與自然的關系,并且具有原始思維的特征,它與神話、圖騰、巫術等密切相關。

所謂神話,諸如后世傳說中的女媧補天、伏羲畫卦、倉頡造字、神農嘗百草、后羿射日以及大禹治水之類,這些都是富有原始思維的神話。由于各種族、民族的人種體質及其所生活的環境各有不同,因此生成各自的“種族記憶”,產生了各種遠古神話,其中包含了誕生、死亡、再生、力量、英雄、巨人等審美“原型”。

所謂圖騰,是從印第安語翻譯而來,是古代原始部落信仰某種自然或有血緣關系的親屬、祖先、保護神等,并將其作為本氏族的徽號或象征,也是原始初民早期的宗教信仰之一。圖騰是一種史前文化的“錯覺”,它將動植物、山岳、河川之類認作氏族的“先父”或“先母”,以便使整個氏族牢固地團結在“圖騰”的旗幟下,去共同面對外部世界與惡劣環境的挑戰。圖騰使一個民族的精神有一個參照可以依附,使人們共同沐浴在這個偶像崇拜的文化氛圍中。中國古籍關于原始圖騰及其文化遺構的記載很多。《詩經·商頌》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說明商部落原以“玄鳥”為圖騰。《山海經》所言“人面蛇身”“人首蛇身”,兩漢時期《淮南子》記載“民人被發文身以象鱗蟲”,還有南宋學者羅愿所謂“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之龍的形象,實際是多種動物圖騰的綜合,證明中國原始圖騰的崇拜對象十分豐富。在中國的廣袤大地,還有以蛙、魚等作為圖騰的。但總的來說,龍與鳳的形象源遠流長,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審美的根源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具有偉大生命力的美的象征。

神話與圖騰中所反映的原始生命意識、“天人合一”觀念、“象”意識等,與原始社會人們長期的穴居生活、生產方式有一定的關聯,是中國審美意識的萌芽。除了女媧、伏羲的傳說,我們從馬家窯文化的舞蹈紋彩陶盆、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出土的龍虎蚌塑(用蚌殼擺塑的龍和虎的形象)、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以及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鳳等古物中,都可以看到神話、圖騰影響下人們的原始思維和審美觀念。

當然,原始文化“原始混沌”,萬物往往并不是分立、分開的,如中國的龍,既是中國文化之最顯著、最重要的“原始意象”,是神話之原型,又是中華民族生殖、崇祖的圖騰崇拜,它同時還與原始巫術文化聯系在一起,表示某種征兆。我們所知道龍虎蚌塑、戰國帛畫《人物御龍圖》中的龍,可能帶有引魂升天或某些巫術色彩。如果說神話與圖騰是偏重于從原始人類的文化心理、觀念來研究原始審美意識的話,那么巫術是以原始人類的文化實踐方式來加以考察的。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原始巫術幾乎滲透、貫穿于原始初民的一切生產與生活領域,它是原始初民的生存狀態與生存策略,也是原始初民與自然力量進行“對話”的主要方式。盛于殷商的甲骨占卜、商周之際的《周易》筮占,以及《左傳》《國語》等典籍關于卜筮的豐富資料記載,都證明原始巫術文化曾在中國盛行,它歷史地醞釀著屬于這個偉大民族的獨特的原始審美意識。中國古代的“史”是由“巫”發展而來的,因此,原始審美意識的發生可能與巫術有著更為密切的歷史、文化聯系。

夏、商、周的審美觀念是在原始審美意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原始社會神權與王權的合一、巫與政的合一,在夏、商、周時期得到繼承并進一步細化,產生了獸形神的崇拜、饕餮的猙獰恐怖,以及音樂與巫風的結合等,還出現了以忠孝為本的倫理觀念、陰陽五行思想、天人關系等,諸子百家有關美學上的許多重要特點,溯其根源,也大多與它相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丘北县| 景宁| 芜湖市| 乌鲁木齐县| 胶南市| 凤凰县| 巴南区| 崇州市| 南川市| 乐陵市| 克什克腾旗| 安泽县| 手机| 罗平县| 长丰县| 石景山区| 平塘县| 闸北区| 尖扎县| 江华| 松江区| 海南省| 凌云县| 公安县| 廊坊市| 治县。| 海晏县| 顺平县| 盐津县| 通道| 阳高县| 喀喇沁旗| 龙南县| 岑巩县| 和顺县| 环江| 民勤县| 五台县| 磐安县| 长海县| 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