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商:投資、決策與財富增長的9大思維
- (美)伊利亞·斯特雷布拉耶夫 (美)亞歷克斯·鄧
- 2227字
- 2025-02-07 17:54:57
大膽出擊
是什么讓風險投資人能夠如此游刃有余地應對失敗,他們為什么不會過分擔心投資打了水漂?你的智能手機就能夠幫助你回答這個問題。打開你的手機,你使用的是哪一款打車軟件?如果你住在美國,你可能會使用優步或者來福車。如果你來自其他地區,那你的答案可能會變成滴滴、歐拉或者凱瑞姆。在我們舉辦的高管研討會上,我們要求他們說出所在地區第三大最受歡迎的網約車應用程序,結果沒有人能給出答案。當我們詢問其他類別的應用程序時,結果也是如此。在每一個由風投支持的新垂直領域,都會誕生一個明顯的贏家,第二名參與者則緊隨其后,然后你就再也找不到其他競爭者了。這并不是因為缺乏競爭。在最開始的時候,得到風險投資支持的網約車初創公司可能不下數十家。但到了最后,絕大部分都會出局,只有一兩家能夠完成本壘打。在風投的世界里,你要么成為第一,要么只能成為其他。
無論哪行哪業,顛覆性創新和新的商業模式最終都會將成功者與失敗者區分開。這一定論不僅僅適用于科技行業。星巴克擁有美國約40%的咖啡店,第三名的店鋪數量只有星巴克的5%。[3]風投公司一直承受著“不是第一就是其他”這一原則的壓力,而這一原則也在影響越來越多的行業,包括你所在的行業。
雖然面對的是一個贏家通吃(或近乎通吃)的無情競爭環境,但風險投資人卻從容地研究出了一套適應這種環境并在其中取得成功的機制。在硅谷,最好的初創公司比同一領域所有其他公司加起來還要成功,第二好的初創公司則比剩余其他公司加起來更成功。由于排名第四的初創公司可能根本無法生存,因此排名第三的公司的處境可能比其余所有初創公司加起來還要好得多。不信的話,你再看看自己的智能手機應用。
或者可以想一下棒球比賽,本壘打和三振出局的概念就是來自棒球。棒球迷期待他們最喜歡的球員打出本壘打,但歷史上最偉大的本壘打手,如亞歷克斯·羅德里格斯和雷吉·杰克遜,卻都因三振出局而臭名昭著。自1920年棒球時代開始以來,三振出局與本壘打的比率一直穩定在6.4左右。有意思的是,職業棒球運動員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認識到三振出局的重要性。幾十年前,埃里克·戴維斯被認為是棒球界最有才華的球員之一,但他初進入大聯盟時卻遭遇了不少非難,皆因他的三振出局率高達24%,而專家們認為這個數字太高了。但在2019賽季,當皮特·阿隆索打破大都會新秀本壘打紀錄時,他的三振出局率為26%,比當年的戴維斯還高,但如今已經沒有人在乎這個事情。[4]三振出局和本壘打本來就存在著關聯性。
風投采用的就是本壘打模式。他們大多數時候都預計自己會失敗,但一旦成功,他們就會大獲全勝。風險投資人想出了一系列獨特的技巧來應對失敗、干擾和不確定性,如今這些技巧對我們每個人而言也變得越來越有用。在一個變化莫測的風投世界中,你根本無法預判輸贏。但你確實知道,只有少數人會成為最后的贏家,其余的人則會淪為輸家,有時甚至是一敗涂地。
為了真正了解風險投資行業所面對的成功與失敗比率,我們可以隨機選擇由風投支持的20家典型的初創公司,并對其進行分析。這20家公司中的大多數都會失敗,所有相關的投資都將化為烏有。這種硬著陸往往會讓投資者血本無歸,因為初創企業所擁有的有形資產往往接近于零。變賣辦公桌椅可收不回多少錢。這些倒閉的公司偶爾也會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比如專利,但更常見的情況是,一旦投資失利,投入的資金也大概率會全部付諸東流。
在這20家初創公司中,有一些可能會表現不錯——縱使它們還達不到能登上《華爾街日報》頭版的程度。平均而言,每20筆投資中,會有3~4筆交易能夠收回最初的投資,而且興許還能帶來些許額外收益。例如,蘋果以大約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Shazam(一款音樂識別應用)。[5]這筆交易給Shazam的支持者帶來了不錯的回報,但也確實算不上驚艷,因為在收購之前,這些投資者已累計向Shazam注入了1.5億美元。
在每20家初創公司中,通常只有一家能夠演繹出爆炸性的成功故事,為風險投資人帶來10倍甚至100倍的回報(見圖2)。一次100倍的成功足以讓人忘卻之前所有的失敗。風投們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這些本壘打。這就是為什么對風投來說本壘打很重要,三振出局卻無關緊要。
要想理解“不是第一就是其他”這一原則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最好的辦法是觀察一下那些最為成功的早期風投基金,即在所有此類基金中排名前10%的基金。如果我們從這些基金的投資組合中剔除它們最成功的投資,那么許多原本表現優于90%同行的基金,會突然變成一只僅跑贏中位數的平庸產品。如果我們現在更進一步,再把其投資組合中第二成功的初創公司剔除掉,一些原本表現優異的風險投資基金,就會淪為賠錢的垃圾。[6]

圖2 100倍“本壘打”對風險投資組合業績的影響
要想學會風投式思維,你首先需要認識到,風險投資的成功并不像你想的那樣,純粹是靠運氣。優秀的風險投資人總是會不斷地從成功走向成功。顛覆性創新關乎各種異常值,即各種超額收益和不對稱回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被各種平均值包圍,諸如平均回報、平均表現、平均收視率之類。但各種創新理念打破了這種模式。優步、WhatsApp(網絡信使)或Spotify(聲田)起初并不存在,但沒過幾年,它們就成了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風投會系統地識別這些突破性的想法,而忽略各種失敗的嘗試。他們關注的是各種創意的投資組合,而不是單個賭注。企業也應該這樣做。在一個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失敗的世界里,一家企業應當如何行動才能確保其長期的成功?“三振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本壘打”,這就是風險投資奉行的首要原則。當然風險投資人和其他人一樣,也有夜不能寐的時候。但他們的噩夢和我們的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