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根據戰局的發展變化,為確保西線戰場決定大局的柑塘戰役的勝利,第13軍向第39師下達了“阻敵東援”的命令。按照命令,第39師的作戰任務由穿插進攻轉入了防御阻擊。
進攻與防御,兵力使用與火力配置各有側重,這是一門非常講究的軍事藝術。師首長們立即在305高地上召開了師前指作戰會議,計劃集中全師主要兵力、兵器形成縱深梯次配置,堅決阻擊越軍316A師東援,保障攻擊柑塘的我13軍主力側翼安全。會上調兵遣將、調整部署:決定由116團前出奪取代乃,重點扼守代乃無名高地、谷珊西山各要點,就地阻援,爾后由117團接替阻擊任務。
作戰會議的指示精神立即傳達到我軍前沿陣地。第39師通信科根據師首長的作戰意圖,迅速在通信保障的指導思想和組織實施上作出調整,采取了有線電通信和無線電通信并重的方針,要求對主要防御方向的部隊要建立直達線(電)路。并指示師直通信營:防御作戰中,師、團指揮所相距不遠、位置相對較穩定,便于周密組織有線電通信。為此,在調整好無線電通信的基礎上,有線電通信力求成網,并加開載波電路,增大通信容量。同時充分運用無線電接力通信,確保此斷彼通,指揮順暢。
通信營旋即命令我架設連:充分發揮有線電通信在防御戰斗中的作用,采取干線延伸的辦法,首先保障116團攻殲代乃高地之敵的戰斗。爾后待部署調整完畢,各團前指位置大致定下之后,逐步建立師、團指揮系統的直達和迂回線路。
我連隨即展開各項準備工作。相對于進攻作戰階段,防御作戰對有線電通信的要求是要建立起電話網絡系統,器材需求量更多、工作量更大。我將通信科補充來的線料和電池、膠布等耗材立即按各班申領的種類和數量分別發放下去;司務長領取的壓縮干糧和罐頭供大家隨便拿;衛生員也將消耗得很快的消毒凈水片瓶發給了大家。
這一天,也就是2月22日早晨,116團借助拂曉前的微光,開始調整部署,團前指由387高地東北側向369高地進行梯次轉移。師通信科決定至該團的線路保留作為對該團后指線路,并要求116團到達369高地后,即向位于369高地后側300米處的115團建立線路。同時通知115團:待116團與該團建線以后,將師前指至該團的載波電路接至116團。
按照這個方案,我連首先架設了師前指至116團前指2.4公里的線路,于8時40分完成。并組織其它各架線分隊隨配屬的相關團指揮所的轉移進行了有線電線路的跟進架設。連隊留在師后指的保障分隊,按照師整體作戰部署也接受了新的任務,于當天上午架設了從師后指至磚瓦廠5公里的線路。隨后對師后指有線電話線路進行了重新組網。
116團前指到達369高地后,立即開設電話站與師前指溝通了直達線路。該團通信股又派出團通信連架線班,架通了到該團2營位于402高地和團炮觀的線路,作好了進攻準備。
至此,師前指分別與軍前指、115團、116團、117團前指和師炮團建立了直達線路,對3個步兵團均按預案架設了復線并加開了單路載波,師炮團與師炮觀也建立了直達線路;師前指對師后指的電話經軍前指、軍基指接轉;師后指分別開設兩個電話站溝通后方全部線路和師紅河渡場的電話。各步兵團前指與所屬各營(炮兵到連〕、團后指也均建立了有線通信線路。
中午12點,116團開始接敵。13點,師、團炮火準備。師通信科派兩名通信參謀分別守在電話總機和無線電臺旁,掌握處理通信情況,保障及時準確地實施炮火準備。14點,116團2營指揮所向351高地轉移時,該團通信股派出架線班進行了跟進架設。
我跑來跑去忙碌了大半個上午,基本上完成了耗材補充。便趁休息的時間拿出筆來,抽空做了例行的記錄。
各位如今聽我以直樸的筆觸,繪聲繪色地講述幾十年前的戰場故事,也許會產生某種錯覺,認為當年那個十多歲的毛頭小子多么有遠見,了不起。確實是哈,記得2019年10月重慶戰友組織聚會,轉業到重慶任區政府部門領導的戰時的通信營首長見了我,還在一再夸我在戰場上記戰地日記是“有心人”。
這里要解釋一下,其實當時真的是無心之舉。究其原因,大概一半是個人愛好,更主要的還是職責所在。我記得在越南戰場上曾聽說我營無線電連有個文武雙全的干部,居然利用戰斗的間隙寫了一首文采飛揚的詩,回國后發表在成都軍區《戰旗報》上。哦喲,人家那才叫牛逼,比我厲害多了。
而我的戰地日記采用備忘錄模式,筆下一般不用形容詞和副詞等修飾詞,但根據需要使用了專業名詞和技術術語;內容也不描述人物、戰斗或具體任務,只機械地把羅列我每天的經歷作為基本素材。
一切都將過去。我當年在戰爭中草草記下的那些簡單文字,雖然只是戰斗過程中一些瑣碎事情的直白敘事,還不足以稱之為故事,但能夠讓我在很多年以后,還依稀記得戰場上發生過什么;還大致回憶得起自己在其中做過什么;也使我到現在還可以以親歷者的第一人稱視角,與天南地北的男女老少分享這些信息,以幫助如今的人們也通過這些文字又回到當年,身臨其境感受到過去那些波瀾壯闊的舊時光!
我邊記邊翻看記錄,發現早晨就出發到前線架線的一個班未能回來補充耗材。我匆匆吃了兩塊壓縮餅干,背上裝有易損易耗物品、單兵口糧和香煙的帆布背囊,頂著灼熱的陽光,跟隨指導員等幾人來到115團前指的電話站,這里是指揮作戰的師前指與正在前線攻堅作戰的116團的有線電通信樞紐。
電話站緊靠峭壁,是用竹子、樹枝搭了個架子,上面蓋了塊遮太陽的雨布的簡單工作棚,值班電話兵在不停地呼叫用戶、接轉電話。趁指導員與師通信科參謀在電話站那里交流,我找到連隊的維護組,進行了針對性的耗材補充。很快就辦完了正事,我們一群架線兵便在電話站附近的塹壕小憩。
有人折了幾根樹枝來遮太陽,也有人脫下汗水濕透后背的軍衣,光著上身用芭蕉葉扇風。就在我們叼起煙卷吞云吐霧擺龍門陣的時候,115團的團首長帶著幾個隨從,從指揮所出來路過這里。他見我們一堆人忘乎所以地圍在陣地上閑扯,頓時勃然大怒,扯起喉嚨連吼帶罵地叫我們“滾蛋”,謹防“炮彈一鍋端”。
我們一個個被罵得灰頭土臉,扔掉煙屁股一哄而散,紛紛蹲到周圍塹壕里。旁邊步兵連隊的一個司號員直言:不是首長不近人情,是前幾天戰斗大家沒經驗,部隊傷亡有點大,首長脾氣大,你們注意點。
我們雞啄米一樣不停點頭,連說理解理解。
下午15時35分,戰斗最激烈之際,師前指經115團至116團的線路突然出現故障,電話中斷。我連駐守116團的線路維護組來回奔跑,盡力接續。但前通后斷,有線電通信保障出現困難,情況不容樂觀。
16時5分,指導員接到通信科命令,立即指揮我連駐115團的線路維護組向116團重架一條線路。3個戰士立即帶上器材,一陣風似的沖了出去,邊跑邊放線。16時40分線路架通,才恢復了電話聯絡。其間,師前指對116團兩個電臺網路聯絡均順暢,保障了師前指對116團攻占351高地和463高地戰斗的指揮。
一直到攻打代乃東南側無名高地的戰斗結束,電話線再未出現大的故障。我們在太陽落山時才回到305高地。
白天就這樣過去了,傍晚傳來捷報:中午,116團二營向代乃之敵發起攻擊,激戰五小時,先攻占了351高地和463高地。然后一鼓作氣攻下了代乃東南側無名高地的4個山頭,完成了預定攻殲任務,控制了10號公路北側的重要制高點,隨即轉入防御。
越軍“王牌”丟了陣地,豈肯善罷甘休。垂暮時分,惱羞成怒的越316A師148團6營趁我攻占的無名高地立足未穩,曾連續以兩個班到一個排的兵力氣勢洶洶地向我實施反擊。經幾個回合激烈較量均被我擊退后,便灰溜溜地退至距我陣地約200米開外的公路南側和西南側的334高地和241高地構筑工事與我對峙,企圖伺機而動。
眼看明天將會面臨一場更大的惡戰,我連奉命于當夜摸黑架設了305高地至登高寨266高地北側山腳預設的師前指7公里線路。
2月23日凌晨4點半,山間夜影婆娑,空氣清涼濕冷,我117團先頭部隊1營2連到達代乃1號高地,奉命接替116團6連陣地。交接尚未就緒,敵增援部隊趕到。師前指考慮到117團主力尚未到達展開地域,決定116團2營繼續堅守陣地,暫不撤出,共同阻擊敵人。
117團2連與116團6連劃分了防區:由2連防守1號高地東南側突出部山脊方向;由6連防守1號高地西南側、南側及2號高地,兩個連隊沉著應戰,聯手卡斷了10號公路,保障圍攻柑塘的我軍甕中捉鱉。
而急于前往解圍的316A師急火攻心,互不相讓,交戰雙方相持不下,擺開了決戰的陣勢。
清晨5時50分,天剛泛白,越軍3顆信號彈騰空而起。俄頃,猛烈的炮火劈頭蓋臉地砸了下來。越316A師所謂的“決戰決勝團”148團,開始了孤注一擲的瘋狂進攻。116團和117團的兩個連隊聯手防御,并肩作戰,打響了極其慘烈的代乃阻擊戰。
2月23日晨,117團前指抵達登尚后,立即展開開設電話站的行動。7點,該團通信參謀率架線班隨團長跟進架設2條線路到402高地(1條為團長使用,1條為該團1營使用),8點建成通話。8點50分,117團1營指揮所向351高地轉移,該團通信股即派一個架線班隨1營跟進架設,于9時20分架通。9時30分,該團通信樞紐隨團前指轉移到谷珊西側的402高地。
就在代乃我39師官兵與敵316A師進行殊死較量之際,2月23日清晨7點整,一陣狂風暴雨般的炮聲,便響徹了這個多事的早晨。我軍萬炮齊鳴,以摧枯拉朽之勢對柑塘守敵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
305高地上,我們身子緊貼著塹壕,伸長脖子向北方眺望:濃霧籠罩的群山中到處火光閃閃,遠處的火箭炮連續發出“嗚嗚嗚”的駭人嘶嗚,一個接一個的小紅點從霧底鉆出,呼嘯著飛向混濁的天空。一串串的火球流星一般飛竄,滿眼金星;近處山腳公路邊和河灘上的一個個炮兵陣地,騰起了一團團的濃煙,榴彈炮和加農炮傳出雷鳴般的轟隆聲,一顆顆炮彈帶著尖厲的破風聲越過頭頂,排山倒海地傾泄到柑塘的越軍陣地上。空氣在顫抖,大地在燃燒,炸得越寇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正當大家看得出神之際,一個骨格清奇、氣度不凡的師首長,走出師指揮所,來到塹壕那邊的拐彎處站定。大約50開外的他背挺得筆直,雙手舉起望遠鏡向濃煙滾滾的柑塘方向張望了一陣。他目光炯炯有神,面帶微笑依然不怒自威。過了一陣,師首長沿塹壕走過來,滿面春風地對大家豎了豎大拇指。
意志堅定的大人物一出場,自帶超高氣場,老首長大氣爽朗的笑容頓時鼓舞了大家。我們從未見過如此陣仗,也由深深的震撼轉為按捺不住的興奮。據相關文獻記載:我第13軍那天在六公里進攻正面上,集中了七個師屬以上炮兵團,82毫米以上口徑共564門各類火炮,發射炮彈4000余枚,合奏了一曲戰地狂歌,令越軍膽寒我軍陶醉。我們拍手稱快,贊嘆不已:炮兵不簡單哪。
7點25分,炮擊停止。以37師在左翼、38師在右翼,我13軍步兵向柑塘外圍陣地發起了攻擊。7點半,305高地山下公路上的軍用牽引車和運輸車徐徐發動,滾雷般的馬達聲中,一門門大炮在有序轉移。
8點,通信營向我架設連下達指示:師前指將梯次轉移。為爭取時間,命令我連派兩個架線班攜帶10公里被復線,從115團電話站向師前指預定轉移的兩個地點,按經登高寨到早外的路由架設3條線路(其中1條為對軍聯絡線)。以一個架線班攜帶5公里被復線,從387髙地師炮觀向師前指預定轉移位置架設一條炮兵線路,兩個方向4條線路的距離為1.5至3公里不等;另以一個架線班隨延伸115團線路的架設分隊行動。待師指揮所位置定了,就從師前指向402高地的117團前指架設一條線路。
架設連官兵分為幾個部分。領受上述任務的各架設分隊,于9點前冒著槍林彈雨陸續出發,到位后立即展開架設作業。其中,負責從115團電話站向師前指轉移位置架設的兩個班和負責延伸師炮觀線路的架線班,均因地形復雜,途中判定方位有誤,導致線路架錯又撤收重架,延遲了完成任務的時間。至11點5分,原配屬117團的接力站溝通了接力通信。
10點鐘,天空中云開霧散,第39師師前指第一梯隊開始從305高地出發轉移。通信營派出3名守機員攜帶20門總機一部、被復線1公里、單機兩部和聯絡軍前指的15瓦電臺,以及對團聯絡的硅2瓦電臺,組成通信保障分隊隨第一梯隊指揮機關行動。11時45分,師前指第一梯隊到達登高寨,各專業通信兵們立即開設了通信樞紐,溝通了各方向的聯絡。
隨后,師前指第二梯隊開始了接力轉移。架設連組織后續分隊人員進行了有線電通信樞紐撤收。我背上沉甸甸的裝備和背囊,和幾個干部、連部人員與炊事班等后勤人員一起,隨通信營隊伍來到公路上。我們沿著兩旁到處都是空炮彈箱的公路,一路行進到達387高地東南的登高寨。
師前指設在登高寨266高地北側山腳下,由工兵連在一塊大巖石下面挖了個山洞作指揮部掩體,山洞的洞口有多條我們連隊架設的電話線,朝著戰場的不同方向延伸而去。
同時,當天上午,師后勤前指在194高地東北側開設了電話站。23日12點至26日下午4點,師后勤前指電話網分別溝通了對師高炮營、師炮群、師后指、師輕舟渡場、軍前指、251高地、龍金傷員烈士轉運站的有線電通信,并在對師后指的線路上加開了單路載波機。師前指到師后指的有線電通信經軍前指接轉后,再從師后勤前指或軍基指兩個方向轉接達成。
整個戰爭后期至撤軍回國,第39師前指一直設在這里。越北登高寨266高地的那個山洞,成了中越邊境戰爭防御作戰階段第39師的指揮中心和戰術與行動的決策地。一條條攻防命令不分晝夜通過無線電臺和有線電話發往各條戰線的各個陣地,指揮著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和若干專業分隊等一萬多名士兵作戰。
我們架設連作為保障全師有線通信暢通無阻的技術部隊之一,在越南北部戰火紛飛的山頭、河流、叢林以及村寨之間,繼續不停地調整和維護線路,忠實履行了通信兵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