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風云突變

1978年11月,計劃中的軍三級機關演習并未如期進行,原定的11月20日出發拉練也取消了。明顯的變化是開會和學習的時間多了,師政治部還下發了一些關于越南情況介紹的小冊子,連隊指導員和營部教導員越來越頻繁地給部隊上時事政治課,晚點名時經常學習《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的社論和文章,師政治部還在師大禮堂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形勢報告會。

變化來得是那樣的突然,大家盡管還不明就里,心里卻有所預感。因為我們雖然只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的那個匹夫,但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我們軍人的職責就是執行命令并保衛祖國。

12月8日,成都軍區接到命令:所屬第13軍奉命南下加強云南方向對越自衛還擊戰作戰力量。軍令如山。我13軍立即從平時轉入戰時,匆忙的備戰工作隨即全面展開。

12月10日,我13軍奉命擴編。當時,第13軍只有第37師是齊裝滿員的甲種師。至12月18日,第38師和39師經過緊急擴編,由乙種缺編師擴編為甲種師。第39師共擴編一個營,三十六個連隊,增編一個連隊,先后補充新兵4681名。補充各種車輛135臺,摩托車2部,裝卸機1臺,各種火炮135門。

12月19日,通信營開會宣布了組織調整方案:按照上級的命令,通信連被一分為二。以原有通信連架設排為基礎,加上部分四川南溪剛剛到達的第一批新兵,新組建了架設連(也稱三連,原無線電連為二連),屬于獨立通信營的編制。通信連(也稱一連)剩余人員裝備加上補充的部分南溪新兵仍稱通信連。

架設連組建初期以配備的干部和原架設排共30余人為班底,加上剛到部隊的20余名南溪新兵一共只有50余人。全連編制3個排和一個炊事班。連隊的干部中,除了連部的連長、指導員、副連長和副指導員原來就是干部外,三個排長都是由班長新提拔的干部,司務長也是由炊事班長新提的。班長基本上是1977年和1978年入伍的兵,組建時沒有副班長,后來到了云南才陸續指定了副班長。

我被任命為新組建的架設連的軍械員兼文書,并被選為連隊革命軍人委員會副主任和團支部宣傳委員。軍械員兼文書是“一人雙崗”的角色,其中軍械員主要負責連隊的武器裝備和物資器材的管理和維護,保障連隊作戰和訓練的裝備器材供應和損壞裝備器材的送修或更換;文書的職責則是負責平常的收發和保管文件材料、上報情況、統計實力和人員檔案的管理等文秘事務。這個崗位需要具備起碼的軍械維護保養技藝等十八般武藝,以及一定的文字寫作和活動策劃能力,必須頭腦靈活、反應迅速,要求蠻高的,是連長指導員的助手。

我到部隊的時間不長但確實是盡了力的,我的目標是盡快融入部隊這個戰斗集體,使自身的素質得到提高。沒有想到資歷尚淺的我,會在入伍不到10個月的時間里就被委以重任。想起讀書時父母常常告誡我“凡事用心去做,付出必有回報”的話,看來是千真萬確的。這使我得到一個啟示:只要用心去做,一切皆有可能。

新成立的單位工作千頭萬緒,在連長、指導員的領導下,我立即著手熟悉工作內容和業務流程,在新的崗位上邊學邊干,全副身心投入到連隊的組建工作。

可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軍械員兼文書談何容易。部隊即將開拔,時間十分緊迫,工作非常緊張,等著我去干的事已經窮于應付、而需要學的東西也特別多,學習就成為我的第一要務。

我自我調適、樂觀面對。為了不耽誤工作,我就犧牲休息時間,白天完成裝備器材的接收與發放,各種文字資料、統計數據、表格的編制和上報,老兵的調檔和新兵的檔案建立、訓練計劃的編制和學習計劃的安排,營房的調整、各排之間的協調、上級指示的上傳下達、協助指導員做好連隊的事務工作和文件管理等各項例行工作。白天干不完就晚上接著干,等大家熄燈休息了,就學習充電,一本《內務條令》邊學邊記,常常廢寢忘食。幾乎天天都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

好在累是累了一點,但很快就進入了角色,工作干得有模有樣,得到了大家的好評。那段時間的鍛煉,磨煉了我的心性,使我的工作能力、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提高很大,心理素質也經受了考驗。

忙忙碌碌的我,抽空寫了一封簡短的家書,一五一十的向父母匯報了我在部隊的成長,但只字未提部隊目前的動向,只是說我們將外出拉練。倒不是想刻意保什么密,只因我是一個兵,此次為國征戰生死難料,這是責任也是現實。有些時候人們難以忍受絕對的真實,我不能讓父母為我擔心,所以,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

新的裝備器材源源不斷地運來,我作為軍械員,要根據部隊規定的基數領用。所謂基數,是根據裝備的技術性能、部隊的攜運能力和一般消耗規律所規定的單項裝備一個基數物資的數(重)量,我領回后將器材物資以班為單位造冊下發。但領回的彈藥則暫時保管在連隊庫房,統一運到前線,到作戰行動開始時,我才能根據上級的指示按基本攜載量補充到指戰員手中。

后勤部下發了純棉布軍罩衣和軍帽,更換了戰士們平時穿戴的“滌卡”(滌錦棉混紡卡其布)制作的軍裝和軍帽。當時,我軍裝備的65式系列制式軍服,使用三元(滌、錦、棉)混紡布面料,俗稱“的確良”軍服,輕便、耐用、美觀,但化學合成纖維面料不耐受高溫燃燒,據說不利于戰場上對傷員的救治。

那段時間,運來的各種器材和物資堆積如山,我管理的軍械室一時堆放不下。于是,連隊在我居住的文書室兼資料室旁邊,臨時增加了一間儲藏室。每到一批裝備器材,我接收后先檢查登記,然后及時按規定補充到各排各班,解決了物資周轉的庫存問題。

我按連隊干部的安排,編寫訓練計劃下發各排,并編發針對新兵的強化訓練科目和考核要求。那時各個班排的人員尚未配齊,訓練以排為單位進行,訓練科目的設置以基礎技術為主,順便檢驗新到裝備器材的質量和性能。

整個軍營都動員起來,各個單位都在高速運轉,工作之余大家有時也不免議論紛紛。聽說已經派出軍事干部和參謀人員到中越邊境勘察地形,也有傳聞說準備執行正面強攻與迂回穿插的作戰方案。總之,各種小道消息在營區傳播,氣氛顯得緊張而又神秘。

連隊干部每天晚上都要開碰頭會,傳達上級文件和新的指示,分析情況,掌握部隊,及時針對不同的思想反映,布置思想政治工作。我要參加會議做記錄,還要按領導要求每天下各班、排收集信息,了解動態,把戰士們在訓練中遇到的困難和工作中的建議匯總起來,整理成簡報報給連隊干部。

在組織調整和物質補充的同時,臨戰思想動員工作也同步展開。連隊隔三差五組織學習和講課,開展我軍光榮傳統、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和形勢教育:講中國人民解放軍從誕生之日起,面對任何敵人,從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講中國軍人的兩不怕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講中國軍人的戰斗作風:“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講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捍衛國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嚴。

我們還了解到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第13軍自1950年入滇后駐扎云南長達19年。早在上世紀50年代的抗法援越時期,第13軍就協助越共組建了最初的北越軍隊,越共正規軍建軍初期的許多基層干部都越境到我13軍受過訓。越軍頭號主力步兵308師、351工炮師第34團均由其一手訓練和裝備。

12月下旬一天晚飯后,第39師在師部大禮堂組織直屬部隊觀看了一部片長達3個多小時軍事教學電影《叢林戰——熱帶山岳叢林軍事行動特點》,首長介紹說,這部影片就是十幾年前第39師在八一電影制片廠配合下,在云南西雙版納拍攝的。

我當文書后,與連隊干部接觸多了,一次擺龍門陣時老連長親口給我說,他會講越南話。

“此話當真?”起先我不信,心想:老領導八成是在晚生面前吹牛顯擺,就跟他開玩笑“我也會說阿拉伯語”,還調侃地說了一串阿拉伯數字以作“證明”。

“你聽好啦,”老連長哈哈一笑,也不解釋,就嘰哩哇啦說出了長長一串常用越語。我也聽不懂。這是我第一次曉得連長有這個本事,頓時刷新了我對這個性格粗獷的赳赳武夫的認識,難免汗顏不已:哇塞,越南話都會說,太有才了。

老連長得意地告訴我,他曾作為我軍越語翻譯隨高炮部隊被派到過越南戰場,我39師高炮連曾創造一天擊落3架美機的輝煌戰績。他還講了一件當年的往事:有一天深夜,高炮連的一個士兵,蹲在陣地旁邊的樹林里解大手時抽了一支煙,煙頭的微弱火光居然被天上的美國偵查機發現了。最多幾十分鐘后,我師高炮陣地就遭到美軍B52飛機的瘋狂轟炸,損失很大。我愣了半晌,嘖嘖稱奇: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從此對老連長這個上過戰場的抗美援越老兵心悅誠服。

此次中越兵戎相見,我軍主動出擊,第13軍義不容辭,這是典型的師傅教訓徒弟。廣大指戰員深受我軍老前輩用戰斗和勝利書寫的傳奇故事的教育和鼓舞,大家蕩氣回腸,信心倍增,發誓非要把不知天高地厚的越軍打個頭破血流、揍得鼻青臉腫不可。

部隊整編后迎來了開拔前唯一一個難得的星期天休息日。眼看離出發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忙里偷閑,相約十幾個從永川一起入伍的老鄉,請假來到NJ市城郊的三元塔,交流思想,互通信息。

三元塔座落在內江城南四公里處矗立沱江右岸的三元山上,始建于唐代,青磚砌成,塔身為八面體,共十層,通高56.4米。大概平時少有游人光顧,顯得幾分衰敗。我們順著沱江邊的綠蔭小道路爬到山頂,沿塔內140級臺階盤旋而上,從亮窗放眼望去,蜿蜒流淌的沱江對岸,高寺塔挺拔屹立,遙相呼應。近處,工廠成片的廠房輪廓清晰,高大的煙囪分外顯眼。遠處,內江城內那一片高低錯落的建筑物盡收眼底。

我們收回目光,看到山腳下的內江號志口火車站停滿了各類車輛,堆積著各種物資,我們將從那里踏上征途。大家心中涌上了前所未有的留念之情,特別是我們即將面臨一場生死未卜的戰爭,這種情緒就越加強烈。

我們把從街上店鋪買來的豆腐干、怪味胡豆、魚皮花生、蜜餞和一瓶江津老白干拿出來,大家點上香煙,圍坐在塔前的草地上飲酒閑談。

哪怕是最堅強的男人,也不可能沒有兒女情長,何況我們這些入伍還不到一年,只有十幾歲的娃娃兵。大家心情非常復雜,除了好奇和緊張之外,也有一絲隱隱約約的擔憂:我們這支軍隊,十幾年沒有打大仗了。就拿我來說,架設連是一個新組建連隊,剛剛入伍的新兵要比老兵還多,我作為新任軍械員兼文書,才當兵幾個月就算老兵了。如今戰爭機器開動,部隊即將開赴戰場打仗,面臨的困難之大可想而知。

樸實的我們再怎么幼稚,也非常清楚戰爭意味著什么。但在言談中聽不到裝腔作勢的空洞說教或豪言壯語,也沒有誰祈求上天的照應或好運眷顧。我們都知道,軍隊是一個制度化的龐大組織,每一個軍人必須各司其職,才能確保這個結構嚴密的整體運轉自如。大家的想法比較單純:上了戰場要做的事情很多,沒有時間瞻前顧后,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

出征前,第39師在師部大禮堂召開了莊重簡潔的動員大會,傳達了中央領導的有關重要指示和成都、昆明軍區的戰備動員命令,全體官兵加深了對這次戰備行動的重大意義的理解。師首長還慷慨激昂發表了演講,揭露了越南當局猖狂反華,大搞侵略擴張的地區霸權主義丑惡面目,大家大致了解了此次備戰的作戰對象和行動方向。

當天下午,通信營也組織了開進動員會,師通信科的新任科長也親臨會場作了動員。會后,師醫院的軍醫護士來對全營官兵驗了血型。大家按要求把自己的姓名、血型、部隊代號等填寫在領章的背面,縫在軍裝的衣領上。我們心里明白,出征的時刻快到了。

連隊的各項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按照輕裝上陣的要求,每個人將自己的物品打包,寫上家庭地址,存放在連隊指定的地方。部隊的裝備器材,進行了裝車,對人事安排也作了通盤考慮。大部隊開進后,內江的連隊營房需要2人留守,連隊開會討論確定了人選,其中一個班長留下來臨時負責,另有一個河南鄭州兵,是與我同時入伍的。誰知留守名單公布后,那個同志們眼中有點調皮的城市兵,卻找到連部要求參戰。連隊領導見他態度堅決,最后同意了他的參戰要求,另換了一個飼養員留守。這件事讓我百端感慨,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什么叫“盡忠報國”,老兄是一面鏡子,盡顯男兒志氣,折射軍人忠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砀山县| 苍山县| 永宁县| 修文县| 兖州市| 西藏| 信阳市| 和田县| 大石桥市| 嘉荫县| 安化县| 大方县| 连山| 外汇| 定襄县| 盖州市| 科技| 南投县| 东乌珠穆沁旗| 郑州市| 沂源县| 德庆县| 嘉鱼县| 寿光市| 玉门市| 玉林市| 辉县市| 清水河县| 揭阳市| 沁水县| 台北县| 茶陵县| 汝阳县| 温宿县| 浑源县| 水城县| 大洼县| 绥滨县| 开平市| 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