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陋室新居

  • 從軍人到軍工人
  • 艸河魚翁
  • 4242字
  • 2025-01-30 15:17:25

我們在旅館一住就是三年,直到1970年,父母工作的楊家坪飲食服務公司開始為暫住旅館的受災職工分配住房。我們一家分到的公房位于揚家坪鶴興路14巷,就在楊家坪照相館的旁邊,離原來被大火燒毀的房子不遠,就在同一條街上。

那是一幢修建于建國前的年久失修的穿逗結構的二層瓦房,木樓梯、木板門、臨街的一面墻上有兩扇窗戶,窗格的邊緣已經破損。屋子椽板發黑,梁柱微微傾斜,沒有天花板,初時下大雨時還漏雨,翻修了好幾次才修好。四周以木板糊上石灰的夾壁墻不隔音,木地板老化破敗,有好多破洞,一踏上來便“吱吱”作響。

房子的背面是一大片木結構的舊瓦房,以平房居多,間或有一兩幢兩層小木樓。站在我們樓上的過道上看出去,二層小樓和低矮的平房相互擠靠在一起,黑黢黢的斜斜屋頂參差錯落,看上去東倒西歪,雜亂無章。過道有寬有窄,十分昏暗,上方支著長短不一的竹竿,平時,用來涼著各式各樣的衣服褲子或床上用品。到了臘月間,竹竿還是涼衣服,但各家各戶的屋門口都拴著一串串的繩子,上面掛曬著青菜、蘿卜葉等。

我們上樓需要穿過兩條狹窄的小巷,再經過十來米的黝黑巷道,爬上搖搖欲墜木樓梯后才有光線,環境非常差,火災隱患很大。

二樓上一共住了3家人,我們是最里面的一間,面積約30多平方米。隔壁的小間只有十余平方,住的是照相館的一個單身職工(家屬在四川農村),他不在住房里做飯,一個人吃食堂。旁邊是這幢房子原來的房東喻孃孃和李伯伯,他們住的是兩間大屋。后來,樓梯口那個只有幾個平方,勉強能夠安下一張床鋪的三角形夾壁房,也被街道安排住了一家人,主人沒有正式工作,是個擺攤修手表為生的個體戶。

幾家人共用走廊上的一個簡易水池,有兩座蜂窩煤灶供我們家和喻孃孃家做飯,非常擁擠。樓下是一家理發店,理發店燒熱水的小鍋爐就在木樓梯下面,灰塵很大。

公共廁所在街道的橫巷里,上廁所要下樓,拐幾個狹窄小巷,到幾十米外的公用廁所,要走好幾分鐘。尤其是冬天的夜晚,小巷黑黝黝的,天氣又冷,而且周邊的住戶居民人數不少,經常排隊,很不方便。

我們家的窗子正對著馬路對面的揚家坪至九渡口的23路公交車起點站,從每天早晨6點左右早班車開始,直到晚上7點晚班車收班,車來車往,乘車的人絡繹不絕,從早到晚人聲喧嘩,十分嘲雜。

雖然居住的環境非常差,但總算有了一個安身之處。父母用了很長的時間修修補補,找來舊木料裝了天花板,修好了窗戶,墻壁上糊了報紙,用木板加做了一幅隔墻,把一間房隔成了小小的兩間,又補好了破損的木地板,總算有了一點家的模樣。

鶴興路位于楊家坪商業中心圈,是一條由陳舊斑駁的兩層至四層小木樓組成的兩百多米長的商業街,始建于1941年,后又經過幾次擴建。寬敞的馬路兩邊分布著形形色色的商業鋪面,有各種風味的飲食店、副食店、理發店、小百貨、文具店、五金店,以飲食店居多,俗稱“好吃街”。街上成天人流涌動,人氣旺盛,是楊家坪的一個熱鬧之處。

我們在旅館臨時居住那幾年,好歹有個旅館的公共浴室解決洗澡問題。搬到新家后,由于舊房子實在太簡陋,沒有條件在家里洗澡。夏天還好一點,燒一鍋熱水,輪流用大木盆在臥室里洗。但冬天溫度低,居室里不保溫,容易感冒,只能到公共浴室去洗澡。

揚家坪當時只有一家國營浴室,位于團結路,是父母工作的飲食服務公司的下屬單位。浴室(俗稱澡堂)的規模很大,前來洗澡的人購票后先要在購票廳的長椅子上坐著排隊,等前面洗完的人離開澡堂后騰出了鋪位,工作人員會高聲叫號“來一位”“再來一位”或“來兩位”等等,人們再依次進入大堂。

大堂里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的木板躺鋪,每個人將脫下衣褲放在安排給自己的床鋪上,披上浴巾進入浴池。浴池分為大水池和淋浴房。

當時洗澡也叫泡澡,程序頗為講究:大家先進入熱氣騰騰的大池,全身泡在熱水里,泡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都可以,沒有規定時間,隨便你泡多久(由于大池里彌漫著濃重的水蒸氣,空氣流通不暢,呆的時間太久容易中暑)。也可以花點錢請專門的服務人員搓背按摸(搓背按摸可以在買票時繳費預約,這樣不用排隊)。等泡夠了后,再到大池旁邊的淋浴房沖一個淋浴,沖完淋浴后圍上大浴巾,再回到大廳自己的躺鋪上休息,或獨自閉目養會神;或請修腳技師剪指甲修腳。遇到旁邊的鋪上正好是熟人的話也會躺著聊聊天吹吹牛,沒有人催促你,你可以徹底放松后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一到周末,前來澡堂洗澡的人很多,往往要排很長的輪子,有時洗一次澡要花3、4個小時不等。只不過花點時間也值得,不僅起到清潔衛生的作用,還能放松自己,算得上是一種享受。好在公共浴室是飲食服務公司開的,單位每月要發給每個職工四張洗澡票,而且憑職工洗澡票可以不排輪子。

由于有這個優惠條件,天氣稍冷一點,我每個月都要用父母給的洗澡票去浴室洗幾次澡。雖然這只是一點小小的福利,但我在排著長隊的人眾目睽睽之下徑直走進澡堂,感覺很不錯。順便說一下,最初我父親帶我洗過幾次澡后,澡堂的服務人員都認識了我。后來,我偶爾也用家長的洗澡票,邀請要好的同學去洗過澡,往往很有優越感。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時的國營單位,大都想方設法利用壟斷經營的體制優勢,巧立名目地善待自己的職工。不同國營單位的各種大小“福利”,大概也算計劃經濟的特色之一吧!

在那個年代,交通網絡尚不及如今這般四通八達,生活條件也相對樸素,人們的收入水平有限,除去日常開銷,幾乎沒有多少閑余資金。在這樣的情況下,外出旅游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然而,走親訪友卻是當時極為盛行的社交方式,人們在彼此的往來中,傳遞著溫暖與關懷,維系著深厚的情誼。

在重慶南桐煤礦工作的大伯,1972年國慶節剛過,趁著到重慶出差的間隙,特地來我家看望我的父母。父母十分高興,精心準備了一頓豐盛的飯菜來招待大伯。席間,大伯得知我已是初中生了,便非常熱情又溫和地詢問我,明年放寒假,愿不愿意去萬盛他家過春節,說幾個堂哥堂姐堂弟和我年齡相仿,肯定能玩到一塊兒。

起初,父母考慮到我年紀尚小,此前也從未出過遠門,加之他們平日里工作繁忙,難以請假抽身陪伴。出于對我的擔憂,他們一開始并不贊同我此次的出行計劃。

大伯聽聞此事,笑著與父親交談起來。他回憶道,老弟(批我父親)13歲便離開家鄉外出學手藝,一路拼搏,最終也算是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大伯還提及,在抗戰初期,他年僅15歲就獨自離家前往煤礦挖煤,憑借著自身的努力,如今已然成為了煤礦的管理干部,組建了幸福美滿的家庭,膝下育有四個子女。大伯著重指出,當下社會安定和諧,交通便捷發達,正是從小鍛煉孩子獨立能力的好時機。

父母聽后,覺得大伯所言確實在理。他們進一步了解了南桐煤礦的具體情況以及前往該地的交通狀況,內心也逐漸認可了此次出行的可行性。隨后,父母又與大伯一起,就旅途中可能涉及的各種細節進行了深入且細致的討論與安排,最終欣然同意了我的出行計劃。

重慶南桐礦區地處渝黔邊界山區的大婁山支脈,礦務局位于萬盛。當時重慶到萬盛,每天只有一班沿途所有站點都要停車的慢車。火車下午五點多鐘從菜園壩發車,要運行六七個小時,于深夜十二點左右到達萬盛火車站。

寒假將至,父親提前給大伯寫了封信,在信中仔細告知了我計劃乘坐的車次以及抵達的時間。

待約定的日子來臨,父母給我準備了一個挎包,裝了幾件換洗衣服和幾包作為禮物的重慶特產,帶上錢和糧票。我們中午就來到了熱鬧的菜園壩火車站。父親去窗口為我買了學生半票,回來后,千叮嚀萬囑咐后,送我上了火車。

其實,與父母的憂心不同,當我登上車的那一刻,內心并無絲毫恐懼。這是我第一次獨自出遠門,前路未知,會邂逅怎樣的人和事,遭遇狀況時又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我并非沒有考慮過,只是在那一瞬間,它們都被我拋諸腦后,心中反倒是涌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興奮之情。這種興奮,源于對自由的感知,自由,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那時還身為少年兒童的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領悟到了自由的珍貴。

深夜,南桐火車站被燈光溫柔地包裹著,通明的燈火驅散了夜的深沉。我隨著一同下車的旅客,緩緩走出站臺。遠遠地,就瞧見大伯和大伯母佇立在寒風中的身影,他們早已在車站口耐心等候。大伯笑著迎上來,接過我手中的行李,大伯母則關切地噓寒問暖。隨后,他們帶我來到火車站外的一家小餐館,點了熱氣騰騰的小面。那一碗面,不僅驅散了旅途的寒意,更暖了我的胃。待我們吃完,抵達大伯家時,時針已悄然指向凌晨一點多。夜更深了,可屋內的溫暖卻讓我絲毫感覺不到困倦。

大伯家的住房是煤礦分配的青磚預制板八層樓房,一幢幢樓房在一個小山丘上依次排列,山腳有一個菜市場,山頂的平地上有一個藍球場。大伯家位于五樓,離火車站很近,從窗戶上可以遠遠看到吐著白煙的蒸氣火車進出車站,步行大約只需要十幾分鐘就到了。

這個寒假的時光過得十分充實。和重慶的居民相比,煤礦所處的環境在物資供應方面似乎有著一定的優勢。在煤礦這里,各類生活物資的供應相對豐富,飲食上經常吃肉,蔬菜及各類副食的儲備也較為充足。恰逢春節期間,煤礦還會貼心地發放豬肉、副食品以及各式各樣的新鮮果蔬,煤礦工人們在飲食方面的保障是比較到位的,吃得頗為不錯。

南桐煤礦面積挺大,各個礦井分布很廣。大伯在南桐煤礦總礦工作,單位就在萬盛。但他經常要坐交通車,下到分散在大山深處的各處礦井處理工作事務。有兩次礦里組織的春節慶祝活動,大伯便帶著我和堂姐堂弟,坐了很久的交通車,到下面的一個礦井去參加,非常熱鬧,很好玩。

平時時,堂弟的同學或鄰居,幾乎每天都要來約堂弟的我,一起打籃球,或一起做游戲,或一起逛街等。春節期間煤礦組織的游園活動和文藝表演,幾乎每一場我們都要參加。晚上,有時是逛夜市,有時是看露天電影。

沒有假期作業的寒假總是過得很快。短短的半個多月的朝夕相處,小伙伴們就混得很熟了。要開學了,不得不分別了,居然還有點依依不舍。我們像個大人一樣,相約暑假再會。

我對那個承諾,終究是上了心。放暑假的時候,我心里一直惦記著,便小心翼翼地向父母提出,還想去大伯家過暑假。我本以為要說服他們得花不少心思,畢竟路途也不算近,沒想到他們竟十分爽快地就答應了。就這樣,我獨自踏上了前往萬盛的火車,抵達時已是深夜,可我憑借著之前的記憶,一路摸索著找到了大伯家。

這一回,我在大伯家待的時間更長,也玩得更加盡興。那些日子,游泳成了每天的日常,我在泳池里盡情嬉戲,享受著夏日的清涼。還去了山林好幾次,拿著汽槍打麻雀,雖說每次都沒什么收獲,可過程卻充滿了樂趣。返程時,依舊是我獨自乘坐火車回重慶,那時的我年少無畏,竟一點兒也不覺得害怕,父母對我也十分放心,大概是覺得我已經長大了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乡市| 且末县| 海宁市| 崇义县| 湛江市| 舟曲县| 合阳县| 大名县| 泰兴市| 德安县| 宜丰县| 横峰县| 长葛市| 苍山县| 临邑县| 仙居县| 瑞金市| 元谋县| 泸水县| 黑龙江省| 云霄县| 枣庄市| 百色市| 上虞市| 泽州县| 永年县| 铜梁县| 通化市| 乌拉特前旗| 西峡县| 伊吾县| 湾仔区| 麟游县| 咸宁市| 蓝田县| 三穗县| 高碑店市| 宁武县| 郧西县| 东丽区| 长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