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看看你有何本事
- 手握三國志,劉辯亂漢登帝位
- 愛吃火鍋老頭魚
- 2207字
- 2025-01-19 10:13:44
八月的夜晚,已帶著幾分秋風的涼意,天空中烏云密布,一絲星光也透不出來。
劉辯手握著寶劍,在一群螢火蟲的微弱光亮下,沿著大道向曾經燈火輝煌的洛陽城走去。
四周一片漆黑,只能聽到蟲鳴和鳥啼聲。
劉辯的思緒又飄到了那本他如今視為珍寶的《三國志》上。
此刻的景象,與書中描述的自己的處境竟是如此相似。
蟲鳴鳥啼,就像那士族百官們的嘈雜聲;古木虬結的樹根,宛如世家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網;風吹樹枝的沙沙聲,正如書中記載的紛亂局勢。
段珪的作亂,只不過是一陣輕風,真正席卷一切的風雨,還隱藏在背后。
劉辯用劍做拐杖,支撐著自己,胡思亂想地走著。
然而,無論他走向哪個方向,都是熟悉的黑暗,他仿佛失明了一般。
“那里有人!”突然,一聲暴喝打破了劉辯的思緒。
他四處張望,只見周圍樹林中亮起無數(shù)火把,一面大旗上寫著漢字,隨風飄擺。
一人騎馬飛馳而來,近了看,此人頂盔摜甲,腰懸長劍。那人看清了劉辯,連忙下馬,快步走到劉辯面前,倒身便拜:“臣河南中部掾閔貢,特來救駕!”
“卿不辭艱險,救朕于兵戎之下,何罪之有?平身吧。”劉辯說道。
“謝陛下。”閔貢站起身來,隨即讓身后的小校讓出一匹馬來,欲要攙扶劉辯上馬。
沒想到劉辯袍袖一甩,自己抓住馬鞍,縱身翻了上去。
閔貢偷眼觀瞧,只見劉辯渾身是血,耳目猩紅。
雖然還是一副嬌生慣養(yǎng)的面孔,但整個人的氣勢卻與以往大有不同。
他不敢多言,率兵驅馬跟在劉辯身后。
劉辯邊走邊問:“洛陽城中,只有卿家救駕乎?”
“回避下,城中自九卿以下,俱出城找尋陛下蹤跡。”閔貢回答道。
“因何獨見卿邪?”劉辯又問。
“臣驅兵而至,天公眷顧,得遇陛下。”閔貢說道。
二人正行之時,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火光攢動,一隊人馬長驅而來。劉辯持劍在手,冷眼觀瞧。
閔貢趕忙上前道:“陛下,此乃洛陽城中官員。”
眾官員來到劉辯面前,紛紛跪拜:“陛下萬安,臣來遲有罪。”
劉辯低頭看去,發(fā)現(xiàn)下面跪拜的人中,除了九卿百官,還有一些當年因十常侍進言而被除官的人,比如前尚書盧植、前太尉崔烈等。
他面帶微笑道:“在外多有不便,諸卿免禮吧。”
百官起身站在兩側,但劉辯的心里卻沒有半點兒放松。
因為他還沒有見到那個人,那個左右自己命運、徹底斷送整個王朝的人。
此時,崔烈上前道:“陛下,何不見陳留王乎?”
劉辯手藏在袍袖內,順著自己的腰間狠狠的擰了自己一下,緊接著兩眼含淚。
“逆賊段珪劫朕與陳留王走小平津,及至,賊起惡毒之心,欲殺朕等。
朕與陳留王仗劍拼殺,方得逃脫。然賊逆窮追,陳留王為保朕逃脫,與賊……玉石俱焚矣!”
原本劉辯只是想裝裝樣子,但說著說著,又想起曾經與劉協(xié)一起長大的那些日子。
想起了那個成天追在自己身后喊王兄的笑聲,想起了一起依偎在母親懷中爭搶糖果的口角,不由得悲從中來,到最后嚎啕大哭了起來。
周圍公卿大臣也紛紛跟著擦眼淚。崔烈兩眼微紅的拱手道:
“陛下節(jié)哀,陳留王忠勇無雙,陛下當尋回尸身,以敬其靈。”
“然。”劉辯擦了擦眼淚,“命河南中部掾閔貢率部沿路找尋陳留王尸身,送回京城安葬。”
閔貢拱手:“遵命。”崔烈又上前拱手道:“陛下一夜勞頓,臣備下馬車一具,可供陛下歇息。臣愿為陛下牽馬引路。”
這一夜,劉辯確實也累了。更重要的是,根據(jù)《三國志》的記載,回京的路上就會遇到從并州帶著人馬趕來的董卓。
劉辯也需要一個較為隱秘的場所,為這場會面做好準備。于是,劉辯點頭道:“卿家公忠體國,有心了。”
劉辯進了馬車,搖搖晃晃地繼續(xù)向洛陽進發(fā)。
他在車中暗暗盤算,按照書中記載,董卓帶領的是千余步騎,而現(xiàn)在閔貢也帶來了數(shù)百護衛(wèi),還有諸家公卿陪同。
理論上董卓不會像書中記載一般用強,但董卓素來勇猛,更兼西涼兵彪悍,區(qū)區(qū)閔貢只怕難以應付。
需要有一個人來代替閔貢,這個人一定要忠于自己,而且身經百戰(zhàn)。
思索片刻,劉辯的心中有了答案。他傳話道:“來人,請子干公上車一敘。”話傳下去,盧植應聲上車。
沒等跪拜,劉辯便拉住了盧植的手:“盧公,非常之時不必拘泥非常之禮。”
“臣惶恐,不知陛下呼臣前來所為何事?”盧植問道。
“盧公,今洛陽城亂,逆賊逞兇,社稷危急,朕心難安。
回京之路,千難萬險,公卿安危,懸于一線。
朕素聞盧公乃當世名將,望盧公不辭辛苦,率閔貢所部,護衛(wèi)鑾駕,以防不測。”劉辯說道。
盧植老眼含淚,叩拜道:“陛下大恩,臣不辱使命。”
“傳詔,擢盧植復尚書職,率閔貢所部,護衛(wèi)鑾駕回京。”劉辯說道。
盧植謝恩出門后,劉辯心中已經有了想法。書中記載董卓是見自己怯懦,于是萌生了廢立之心。
所以自己一見到董卓,就必須展現(xiàn)出自己的氣勢。
然而董卓乃是豪強出身,久在西涼,必然一身匪氣。
萬一自己言語有失,董卓暴起,雖然有盧植率軍護衛(wèi),但盧植畢竟文人出身,善于謀略。
而董卓見駕近在咫尺,因此還需要專門有人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此人必須忠心于自己,又勇武不凡。誰能擔此重任呢?
劉辯翻開懷中的《三國志》,一頁頁地查看。
突然,他把書一合,笑道:“就是你了!”“傳詔,召典軍校尉曹操見駕。”劉辯說道。
曹操趨步走進車駕,施禮道:“臣典軍校尉曹操,拜見陛下。”
劉辯點了點頭,依然是那一套逆賊逞兇的說辭。
只是最后說道:“此時人心浮動,難免有不臣之人。朕素聞卿公忠體國,想卿護衛(wèi)左右,以策萬全,如何?”
曹操倒頭便拜:
“臣萬死不辭!”劉辯將自己的佩劍摘下來遞給曹操:“卿家勇武,天下之福。
今命卿家佩朕之劍,凡有近朕三步者,卿自斬之!”
“遵命!”曹操雙手捧著寶劍,滿面肅殺地退出馬車。
劉辯伸手挑開一側的車簾,天欲拂曉,他的心跳也加快了起來。
朕倒要看看這董卓有何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