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
- 彭子益
- 853字
- 2025-01-21 16:24:08
大承氣湯證治本位的意義
大黃四錢 枳實 芒硝各二錢 厚樸八錢
治陽明病,胃家實,日暮潮熱,六七日不大便,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腹?jié)M痛拒按。脈大而實。
此治陽明腑病,腸胃燥結實證之法也。承氣者,承中氣也。中氣左旋化陽,右旋化陰,陰陽平均,中氣乃治。陰進則陽退,陽盛則陰消。陰陽偏勝則中氣傷而人病。陰陽偏絕,則中氣亡而人死。三陰病,陰盛陽絕。大承氣湯證,陽盛陰絕。當此之時,陰陽平均的中氣,幾乎有陽無陰了。日暮潮熱者,陽明燥金,氣旺于申酉之時。燥金氣旺,每日申酉加熱,如潮來之有定時。此時胃中陽旺,故陽明病必此時熱增也。譫語者,胃中津液消亡,心火不降,燒灼神昏也。手足濈然汗出,六七日不大便者,胃腸燥極也。腹?jié)M痛拒按者,腸胃有燥屎結實也。《傷寒論》云,胃中有燥矢,乃胃中食物,被燥氣煉干云耳。故曰胃家實也。矢,古屎字。
陽明燥金,大腸主氣,胃土從化。金氣以收斂為能,故金燥必結,故燥屎堅硬也。陽明胃腑燥熱之證,亦有瀉稀水放屁,而潮熱譫語,腹?jié)M痛拒按者,此腸中必有燥屎數(shù)枚。所謂熱結旁流,亦大承氣湯證也。凡用下法,總要以手按大腸部位,名曰腹診。
此方大黃、芒硝,攻下燥屎。枳實、厚樸,開通滯氣。陽退陰復,中氣承接,運動復圓,是以病愈。
此方妙處,在大黃、枳實性寒,芒硝、厚樸性熱。寒熱混合,則生圓運動的作用。如不用芒硝、厚樸之熱[1],只用大黃、枳實之寒,直攻而下,一定將人下死。脈實而大,陽熱充滿之象。與三陰臟病,陰盛陽微,是對待的理法。世謂芒硝性寒,錯誤。
但是要用大承氣湯,須先以小承氣湯試探。服小承氣湯后,放屁是有燥屎,可用大承氣湯。若不放屁,是為無燥屎,便不可用。小承氣湯,大黃二錢,枳實一錢,厚樸二錢。
此六氣運動不圓,陽明燥金一氣獨勝之病。病在榮衛(wèi),不速汗解。平日胃陽偏旺之人,病即由表入里,則成此病。病成之初必蒸蒸發(fā)熱,汗出氣盛,而舌胎干黃。數(shù)日之后,乃成此證。不比三陰病成之速也。此病表證未罷,里證續(xù)作。當先解表,然后下里。與三陰表證里證兼現(xiàn),當先溫里,然后解表,是為對待的理法。一氣獨勝,諸氣消滅,圓運動解體,所以人死。
- 近代中西醫(yī)的博弈:中醫(yī)抗菌史
- 精明失養(yǎng)從腦論治:中醫(yī)藥辨治甲狀腺疾病
- 智能中醫(yī)輔助診斷技術與裝備
- 黃元御醫(yī)集(三)傷寒懸解 傷寒説意
- 李克紹
- 健身·享瘦·塑形瑜伽一本全
- 石志超
- 中醫(yī)祁談:熱愛生命的人不孤單
- 經(jīng)典經(jīng)方原方原量臨證錄
- 黃煌經(jīng)方使用手冊(第4版)
- 醫(yī)宗金鑒(上冊)
- 從經(jīng)典到臨床:國醫(yī)大師熊繼柏《內(nèi)經(jīng)》與臨證治驗
- 圖解《湯頭歌訣》(新版)
- 陳達夫中醫(yī)眼科臨床經(jīng)驗:附中醫(yī)眼科六經(jīng)法要
- 王霞芳醫(yī)案醫(yī)論醫(yī)話科普訪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