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天 小兒食積一二三四

2月21日

◎雞矢藤可以消食化積

今天第1個病人,是小兒納差,說白了就是吃飯沒胃口,平時還老冒虛汗。

老師說,這樣的患兒不能吃水果。家長很吃驚,完全不解,還說經常給小孩吃水果,很關心小孩,怕小孩維生素不夠。

老師說,小孩越吃水果,越冒虛汗,這是人體自解功能,它要排解人體的陰寒之氣。許多家長不知道,四處求醫沒效果,也很苦惱。小孩老是反復生病,卻不知道這病從口入的道理。生冷水果傷了脾陽,脾胃升降失常,立即周身不適。外面容易感冒、發熱,里面則容易便秘、泄瀉、腹痛,默默不欲飲食。

老師這時以雞矢藤為君藥,重用50克,以消食化積。雞矢藤消食化積之力極佳,而且藥性平和。再配上一個藥對,枳殼、桔梗,一升一降,令中焦氣機開通。然后再加上焦三仙與四君子,一邊消食健胃,一邊還補益脾氣。

老師治療小兒食積沒胃口的方子,與尋常的方子最大的不同,便在于重用雞矢藤這味藥,還用枳殼、桔梗這對藥來升降氣機。

與秀梅一起吃飯時,我們說,今天又在老師那里學到了一招治小兒食積的妙法。秀梅好奇地問,是什么啊,說來聽聽?

我們說,小兒食積一二三四,記住這句話,就記住了老師的方子。

什么是一二三四啊?一就是一味消積的雞矢藤;二就是兩味升降氣機的桔梗、枳殼藥對;三就是焦三仙,即山楂、神曲、麥芽;四就是四君子。這樣治療小兒食積的思路就基本理順了。我們還編了首順口溜方歌,歌曰:

一味雞矢藤消積,二藥枳桔調氣機,

三仙消食開胃氣,四君補養脾中虛。

后來,我從老師手中借來《太氏藥譜》這本書,看完后才恍然大悟,老師重用雞矢藤治療各類積滯疾病是大有來頭的。

《太氏藥譜》里提到,有位老中醫非常善于治療小兒積滯,遠近聞名。他的積滯秘方誰也不傳,凡小兒積滯不適,到他那里拿些藥末,吃后便沒事了。這老中醫把他的秘方藏得嚴嚴的,視為“枕中秘”,形容連睡覺時也放在枕頭底下,從不輕傳。后來,太樹人非常真誠地請他喝酒,這老中醫才酒后吐真言,僅一味雞矢藤研末就是。

如此則知,一味雞矢藤就可以解決一半以上小兒食積納差的問題,這是多么寶貴的經驗啊!難怪古人有秘方,絕不肯輕傳,因為那可是吃飯的法寶啊!

而老師好的經驗、心得,卻從不藏私,有問必答,絕無隱瞞。我們才來兩天,便得到了老師多年的臨床經驗,以及讀書多年的寶貴心得。后來我們才知道老師非常贊嘆朱良春老先生知識不保守、經驗不帶走的行醫精神與人生信條,知識秘方不是最重要的,人生信條是關鍵,學醫者最大的障礙和違緣就是吝嗇。

任之堂今天又來了一位新同事,他是浙江溫州的,叫王蔣。晚上,老師請我們四人一起吃飯,我們、秀梅、王蔣覺得非常過意不去,因為古人說,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這就是說,只聽聞學生前來求學,供養老師,卻沒有聽說老師宴請學生的。老師一直有心讓中醫隊伍壯大團結起來,故而不吝財、不吝術。

來北方后,飲食的味道明顯加重了,食物普遍都偏咸偏辣,沒有南方吃得那么清淡。北方這種辛辣厚味,是由于氣候、地理環境造成的,但如果一味過食,很容易傷到心腦血管。

老師經常交代病人,少吃花椒、辣椒,吃清淡些,別吃那么咸,這道理也是從《內經》中來的。為什么呢?《內經》說,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殃。

咸為水,水克火,所以過食咸,則傷心臟、血管,人容易心氣郁悶。辛屬金,金克木,肝木主筋,過食辛辣,筋脈容易抽筋。由于辛味發散為陽,還容易消耗肺氣,使肺氣不能正常通降,這樣人的精神就容易委靡不振。

《內經》又說,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所以,臉色灰暗,印堂發黑,以及容易抽筋、手指甲枯槁不潤的人,都應該清淡飲食,少吃咸的,少吃辛辣的辣椒、花椒。

俗話說,若要身體安,淡食勝靈丹。又說,淡味入腹通筋骨。清淡的飲食能讓經絡通暢,百病減輕。

在老師這里學習,除了學到藥物療法,還有飲食療法,甚至拍打吊痧,以及后來的醫門一奇葩——陰陽九針療法。且看下面的拍打吊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赤峰市| 安徽省| 宁都县| 攀枝花市| 鱼台县| 页游| 英山县| 互助| 乌拉特中旗| 大同市| 柳林县| 明光市| 义马市| 合阳县| 抚宁县| 明溪县| 无为县| 磐安县| 海伦市| 社会| 柯坪县| 宽城| 星座| 时尚| 吴川市| 滨海县| 定南县| 温宿县| 淮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盐城市| 灵台县| 金川县| 南昌县| 中超| 栾川县| 滦南县| 祁东县| 玛多县|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