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帝國逆鱗

  • 大國博弈六百年
  • 虛聲
  • 1586字
  • 2025-01-20 15:43:08

所謂逆鱗,就是不可觸碰之處。對于帝國和統治者來說,其逆鱗無非有三處:一、觸碰意識形態;二、觸碰權力神經;三、觸碰金錢層面的利益。

西班牙帝國為什么會如此在意其天主教信仰?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尋找答案。

首先,西班牙在獨立的過程中一直依靠天主教意識形態對抗伊斯蘭教意識形態,因此可以說天主教信仰就是西班牙的立國之本。而且西班牙剛完成獨立,開國君主之一的費爾南多二世于1516年才去世,西班牙反對伊斯蘭教的斗爭已經持續了幾百年,天主教的意識形態早已滲透西班牙人的每一個細胞,因此西班牙上下都容不得任何與異教有關的東西。

其次,教廷給了西班牙巨大的支持。除了在獨立過程中得到了教廷的支持以外,西班牙的航海事業也得到了來自教廷的巨大支持。西班牙在1492年才完成統一,兩年之后教皇便支持西班牙和葡萄牙簽訂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和葡萄牙瓜分世界。當時西班牙之所以能和葡萄牙“平分世界”,教皇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西班牙對教廷很是感激。

最后,西班牙帝國開展海外探險的旗號就是“傳播上帝福音、打擊異教徒”。在當時的歐洲,所謂上帝福音,就是天主教意識形態。西班牙利用這個旗號在海外大肆搶占殖民地,讓國土范圍擴大到“日不落帝國”的形態,把西班牙的地緣利益最大化,同時大肆搜刮殖民地財富,從中攫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換句話說,天主教的意識形態不僅是西班牙帝國的立國之本,更讓西班牙帝國的政治、經濟、地緣利益實現了最大化。

因此,否定天主教就是觸碰西班牙帝國的逆鱗;誰否定天主教,誰就是西班牙帝國的敵人。為了維護天主教的地位,西班牙帝國一直在和敵人打仗。而打仗打的就是財富。

西班牙帝國的敵人很多,其中,最大的敵人就是奧斯曼帝國。那場可怕的黑死病之后,奧斯曼帝國成了整個基督教世界的噩夢。

奧斯曼帝國在攻陷君士坦丁堡(1453年)之后進入全盛時代,領土橫跨亞、非、歐三大洲。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還不滿足,還想效仿羅馬帝國,把地中海變成帝國內海。在蘇萊曼大帝(1520—1566年在位)時代,奧斯曼帝國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但任憑蘇萊曼大帝如何雄才大略,也無法征服歐洲,因為經過大航海的錘煉,葡萄牙帝國和西班牙帝國已然崛起。面對兩個新興的海洋霸主,奧斯曼帝國日漸力不從心。

而與蘇萊曼爭鋒的西班牙國王,正是查理五世。既然奧斯曼帝國要稱霸地中海,就不可避免地和西班牙帝國發生碰撞。在希臘羅德島(1521年)、在突尼斯(1535年)、在阿爾及利亞(1541年)……幾方打得天昏地暗。雙方如此這般在地中海周邊拉鋸幾十年,互有勝敗,兩邊都打得筋疲力盡、財政虧空,但誰也不能停止。兩個看似強大的帝國,就這樣不停地流著血,消耗著資源。而這些錢都要從“錢袋子”里掏——確切地說,都要從荷蘭“抽血”。

西班牙帝國的敵人并非只有奧斯曼帝國,他們還要在歐洲內部同法蘭西帝國爭奪歐洲大陸的霸權。而對于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帝國來說,由于教廷在意大利,因此其必須爭奪意大利的主導權。

從1521年到1544年,查理五世連續針對法國發動了四次“意大利戰爭”。戰火從意大利的北部蔓延到中部,并蔓延到法國境內,迫使法國皇帝弗朗索瓦一世簽訂了屈辱條約,并承認了查理五世在意大利的霸權。

教皇也非常配合,于1530年2月24日在圣佩特羅尼奧教堂為查理五世加冕,承認他為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滿足了查理五世的虛榮心。

從大歷史的角度看,西班牙制霸意大利并不是什么好事。查理五世縱兵洗劫了達·芬奇的家鄉佛羅倫薩,在加強天主教意識形態的同時,逐漸熄滅了意大利的文藝復興之火。而后,布魯諾被燒死在了羅馬鮮花廣場,便與此有關。

意大利的戰爭雖然提高了查理五世的個人聲望,但收益不大。更為關鍵的是,法國并沒有徹底屈服于西班牙,兩國的戰爭還在繼續。而這些在戰爭中所耗費的錢財,也需要從西班牙帝國的“錢袋子”里掏——也就是從荷蘭處“抽血”。

奧斯曼帝國也好,法蘭西帝國也罷,其實都遠不是西班牙帝國最致命的敵人。西班牙帝國真正的敵人在帝國內部——荷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商洛市| 河南省| 阿克| 元氏县| 襄汾县| 建阳市| 潜山县| 都江堰市| 潍坊市| 阳高县| 从化市| 子长县| 驻马店市| 台北市| 清流县| 申扎县| 邢台市| 建湖县| 邛崃市| 台湾省| 水富县| 浪卡子县| 花莲县| 江口县| 富蕴县| 柯坪县| 浦江县| 泰顺县| 霍山县| 阜阳市| 甘德县| 双桥区| 晴隆县| 阜新市| 当雄县| 诸暨市| 镇远县| 吉林市| 湖口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