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8章 郭桓案

洪武十八年(1385年),郭桓案爆發。據史書記載,戶部侍郎郭桓等人利用職務之便,不僅私吞太平府和鎮江府等地的賦稅,還私吞浙西的秋糧,貪污的糧食數量超過了兩千萬石。這個數字相當恐怖,幾乎等同于明朝一年田稅的八成以上。朱元璋得知這一結果后勃然大怒,立刻命錦衣衛徹查,這一查可了不得,六部的大多數官員都成了郭桓的同黨。

從表面上看,這一結果是符合邏輯的,因為郭桓貪污的金額巨大,約為大明一年的總收入。這么大一筆贓款,要說只是以郭桓為首的小集團所為,實在是難以服眾。郭桓雖然不是小蒼蠅,但也絕不是什么大老虎,他根本不可能有如此驚天手筆。

在我看來,“郭桓案”其實可以算是“空印案”的延續,雖然起因不同,但性質是一樣的。朱元璋的眼里揉不得沙子。

在講到“郭桓案”的涉案金額時,史料給出的數字并不是多少兩白銀或黃金,而是用糧食來計算的,這就是具有“朱元璋特色的納稅制度”——不需要你交錢,而是直接交糧食。朱元璋之所以要這樣做,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官員的貪污成本。他們不可能把大量的糧食堆積在自己家中,因為他們畢竟不是商人。如果將糧食轉換為銀兩則增加了一步手續,這就會為他們的貪腐行徑增加難度,同時也增加了一個可能存在的漏洞,將來政府在偵破相關案件時就會相對容易些。

可最終結果卻出乎朱元璋的預料,他道高一尺,官員們還真能魔高一丈。有了如此苛刻的條件,郭桓居然還敢頂風作案。下面的官僚集團已經強大到了什么地步,朱元璋閉著眼睛都能想象得到。他越想越害怕。

郭桓是怎么貪的?是依托于稅務系統貪的。稅務系統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如果連這一塊都沒辦法保證廉潔,大明真的會有光明未來嗎?很多人認為,當貪腐大行其道時,往往是一個王朝沒落的標志。實際上,腐敗無時無刻都存在,只不過當王朝處于強盛期時,可以把腐敗管控在一定范圍內,而到了王朝末期,統治者已經無法進行強力管控了。接下來自然就是“墻倒眾人推”,大家看你已經無力管控,這個政權也該黃了,于是抓緊時間在改朝換代前撈一票大的。

至于朱元璋,他強力打擊貪腐的這種行為,如果事不關己,那么放在明面上講,大家自然都是拍手稱快:“那群貪官污吏,就是全部殺光也不會有冤死鬼,萬歲爺干得漂亮!”可如果他們在辦事的時候想繼續插隊,卻又發現自己認識的“本事人”也因為被朱元璋打擊而無法繼續幫忙時,自然又會在嘴里嘮叨個不停:“萬歲爺那么大的牌面,干嗎老跟我們這些小老百姓過不去呢……”

對于這里面的彎彎繞,換作其他皇二代或皇N代,他們可能不甚了解,但朱元璋則不然,因為老朱就曾是底層民眾的一分子,他非常清楚士紳集團和官僚集團是怎么勾結的,也非常清楚要干掉這些既得利益者有多困難。但朱元璋就是這樣剛強的漢子,他處理“空印案”時不信邪,準備處理“郭桓案”時同樣不會信邪:不就是利益集團嗎?來來來,咱們好好過幾招!

朱元璋是打天下的一代皇帝,又是從腥風血雨中闖過來的,他只用了一個照面,就把既得利益集團給打趴下了。老朱并沒有去追查誰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而是用了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全部殺光!

在“郭桓案”之前,發生過“胡惟庸案”和“空印案”,大家對朱元璋的嗜殺已經有了大致了解,但此次殺戮卻顯然有些過火,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據統計,除了三四萬官員被殺,還有許多士紳受到牽連,史書稱之為“核贓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也就是說整個大明的中產階級幾乎都因“郭桓案”而家破人亡。

這個結果再次證明了一點:朱元璋大肆殺戮絕不是一時頭腦發熱,他的目標就是針對士紳集團。在打天下時,士紳集團對朱元璋有大用,因為老朱需要他們來幫忙維持各地區的統治秩序,但此時的大明立足已穩,士紳集團的存在就變成了弊大于利。再加上他們幾乎都是元廷的既得利益者,積累的身家也頗為豐富,老朱迫切地需要找一個借口把他們抄家滅門,然后用他們的家產充實國庫。

很多人懷疑兩千多萬石這個數字的真實性,其實大可不必。“郭桓案”的涉案金額到底是多少,那得看朱元璋打算從士紳集團那里搶多少,以及他實際搶到了多少,這肯定是一筆糊涂賬,我們永遠也算不出具體數字,所以只能以史書給的數字為參考。在辦理“郭桓案”時,魏國公徐達恰好在這個時候病逝,于是就有一種觀點認為:徐達不是病逝,而是被朱元璋整死的,因為徐達在“郭桓案”中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

為了增加可信度,還有人繪聲繪色地編了一個故事:徐達年紀大了,背上長了一個毒瘡,這個病是不能吃任何發物的,否則會有性命之憂。朱元璋在處理“郭桓案”時,得知了徐達的種種不法行為,當時就想直接把徐達收監,但后來念及多年的交情,于是決定賜一只蒸鵝給徐達,蒸鵝是發物,徐達吃完就死了。

背上長一個毒瘡的病叫背疽,這個病的確會致命,像曹休、孟浩然、李克用和宗澤等名人都因此病而亡,可我認為徐達吃蒸鵝病發而亡的記載不可信,他應該是正常病逝。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蒸鵝絕沒有使背疽惡化的可能,這是通過現代大量臨床醫學實驗得出的結論。如果徐達真是吃了朱元璋賞賜的蒸鵝而亡,那只能說明朱元璋在蒸鵝里下了毒,可如果朱元璋真要下毒,又干嗎要弄什么蒸鵝呢?錦衣衛有一萬種方法讓徐達悄無聲息地死去。

從權力博弈的角度來看,徐達被朱元璋整死的可能性更低到幾乎不可能發生。“郭桓案”肯定不是憑空出現的,更不可能是某一年突然出現的,它必然有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這個時間少說三五年,多則十數年。郭桓或許是該案件的終點,但卻未必是該案件的起點,換言之,這是一個系列案件。

在郭桓之前,便已經有官僚集團聯合淮泗功臣集團侵吞國有資產的行徑,并借此培養出一個相當規模的復合型利益集團。經過層層傳遞,郭桓從該利益集團中的一分子,逐漸成長為重要角色,后又在大佬退居二線之后順利接過權杖,成為該利益集團在江南的臺面人物。盡管這個利益集團的內部關系是羅圈套羅圈,但朱元璋玩了個“一力降十會”,不管你多復雜的關系,我直接抬起石頭用力往下砸就是了。

也虧得朱元璋是開國皇帝,他有足夠的資本玩這種狠招,如果換一個皇帝,恐怕根本不敢考慮這種方法,因為這是標準的沒事找事,更是典型的自尋死路啊!除了開國皇帝,其他皇帝并不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存在,而只是眾多利益的交匯點。當國家的大多數利益集團點頭認可,這個人能夠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時,他才能成為皇帝。如果新君不被大多數利益集團認可,他本人卻想著強行上位該怎么辦呢?大家可以看看那些被廢、被殺或突然死亡的皇帝,歷史總是似曾相識的。

在朱元璋通過“空印案”收拾官僚集團時,為他打天下的功臣有一個算一個全部安然無恙;在朱元璋通過“郭桓案”收拾士紳集團時,為他打天下的功臣依舊安然無恙。所以朱元璋通過“郭桓案”收拾了徐達,這怎么可能呢?朱元璋在處理這兩個案子時,那范圍劃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怎么可能把徐達卷進來呢?徐達被卷進來了,淮泗功臣集團的那一大票文臣武將為什么全都沒事呢?他們就眼睜睜地看著徐達被朱元璋整死?這于情于理都說不通啊。

即使是開國皇帝,在他打天下和坐天下的過程中,同樣也需要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他才有可能諸事順遂,只不過由于他威望太高,所以利益集團的容忍度也相對要高一些,允許他在一定范圍內擴大打擊面。只有支持他打天下的槍桿子認可,只有這批人代表軍隊支持他,朱元璋的皇位才能穩如泰山。徐達是槍桿子的代表人物,朱元璋是有多想不開,才會用這種不著調的方法去收拾他呢?

在“藍玉案”之前,我們根本看不到朱元璋大規模收拾軍隊將領的記錄,更看不到朱元璋處死重要將領的記錄,怎么徐達就這么特殊呢?顯然不可能。哪怕是朱元璋在處理“胡惟庸案”時,也沒有軍隊重要將領涉案啊。

徐達之死只是朱元璋收拾官僚集團和士紳集團中的一個巧合,老朱此時的攻略重點并不在軍隊,而是要想辦法澄清吏治和充實國庫。至于這些人被殺之后由誰來頂替,其實朱元璋心里早就有了預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赤峰市| 阳曲县| 清涧县| 屏山县| 凌源市| 大关县| 静安区| 团风县| 花莲市| 新蔡县| 宁城县| 乌海市| 镶黄旗| 金寨县| 桃源县| 丹棱县| 贵德县| 壶关县| 英超| 巩留县| 平山县| 东乡| 城步| 施秉县| 古浪县| 遂溪县| 宜都市| 莱阳市| 寻乌县| 盐源县| 洛宁县| 临朐县| 祥云县| 通城县| 新竹市| 黄梅县| 镇原县| 清河县| 方正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