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黯然離場和被迫變招

朱元璋先后收服朱升和劉伯溫,在寧越府和處州建立起了較為牢固的統治基礎,這個階段的工作應該說是卓有成效的。但朱元璋根本來不及休息,反而立刻又要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

朱元璋之所以會這樣急迫,是因為他西邊的趙普勝部出了大事:1359年九月,陳友諒設計暗殺了趙普勝,并積極接受他的軍政遺產。

天完政權是徐壽輝和彭瑩玉共同建立的,按照現在的說法,天完政權的股份主要把持在這兩人的手上。但彭瑩玉于1353年就義,他手中的軍政遺產就被分給了自己的各位弟子。

在元末有一幫名字里面帶“普”字的亂世梟雄,比如楊普雄、丁普郎、項普略、歐普祥、陳普文、趙普勝和鄒普勝等,他們都是彭瑩玉的弟子,屬于輩分最高的“普字輩”,也是分得彭瑩玉遺產最多的一群人。

而徐壽輝這一系的主要領導人數沒有“普字輩”那么多,但都是個頂個兒的大咖。比如天完政權曾經的丞相倪文俊,比如割據巴蜀二十余年的明玉珍,再比如號稱“朱元璋一生之敵”的陳友諒。

在隨后的發展歷程中,徐壽輝由于魄力不足,根本無力壓制“普字輩”,所以丞相倪文俊便希望把徐壽輝趕下臺,然后帶著明玉珍等人收拾“普字輩”。

在內訌過程中,倪文俊不敵徐壽輝,逃到了親信陳友諒的地盤,最終卻被陳友諒所殺,而陳友諒則接收了倪文俊的余部,開始擁有與徐壽輝、明玉珍鼎足而立的資格。

外有“普字輩”壓頂,內有陳友諒、徐壽輝蠢蠢欲動,明玉珍率先選擇后退,他明確表示:自己愿意為天完開疆拓土,往西邊的重慶發展,不摻和內部的這些破事兒。

明玉珍退讓之后,陳友諒立刻重復著倪文俊的行動,那就是和天完政權的皇帝徐壽輝爭權奪利。徐壽輝為人老成保守,并不是陳友諒的對手,他手下的那點兒勢力也逐步被陳友諒蠶食。

應該說,到了1358年,拋開遠遁巴蜀的明玉珍不談,陳友諒已經成為天完政權徐壽輝一系勢力最大的人,徐壽輝在很大程度上都要看陳友諒的眼色行事。在這種背景下,陳友諒自然要將目光轉向彭瑩玉一系的“普字輩”,只有除掉他們,陳友諒才算是真正掌控了天完政權。

陳友諒收拾“普字輩”的過程順利嗎?并不順利。陳友諒和趙普勝過招的事我在前文說過。他命令趙普勝打池州,就是想挑起趙普勝和朱元璋的矛盾。但朱元璋和趙普勝都是理智的人,所以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罷兵,空留陳友諒在原地跳腳。

眼見收拾不了趙普勝,于是陳友諒開始向西南轉移進入江西。江西西部是歐普祥的地盤,陳友諒拿下元廷駐守的數座城池之后,打算向歐普祥下手。

“普字輩”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趙普勝看到陳友諒放過自己,轉頭去找歐普祥的麻煩,那是大大舒了一口氣。在趙普勝看來,你陳友諒和其他“普字輩”的人打生打死都無所謂,別來找自己的麻煩就行。

趙普勝是舒了一口氣,朱元璋可就不開心了。要是陳友諒滅掉了歐普祥,再次率軍東進怎么辦?趙普勝肯定擋不住陳友諒,到時候肯定又要拉著自己當靠山,狐假虎威地嚇唬陳友諒。

可按照朱元璋的戰略設想,最完美的劇本應該是這樣的:趙普勝和歐普祥等天完政權的“普字輩”大佬合力拖住陳友諒時,自己抓緊時間,聯合方國珍趕快把張士誠給滅了,然后再玩個“假途滅虢”的把戲,想辦法把方國珍也給滅了。到那時,陳友諒和“普字輩”大佬之間要么處于膠著狀態,要么一方被滅一方險勝,自己則可以從容地收拾殘局。

如果上述兩種情況都未發生,那么長江以南的局勢就變成明玉珍占據上游,陳友諒和“普字輩”大佬共享中游,朱元璋獨占下游,這也比朱元璋現在這樣左右受夾攻要好得多。

朱元璋為什么不愿意先與陳友諒交鋒呢?原因很簡單,陳友諒處于中游,中游打下游是順流而下,天然就占據優勢。而朱元璋如果沒能吃掉方國珍所部,他手下的戰船數量也不足,恐難以與陳友諒爭鋒。

在這個戰略設想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普字輩”大佬,他們必須死死拖住陳友諒,為自己爭取時間。可眼看歐普祥就要挺不住了,趙普勝卻在一旁嘻嘻哈哈地看熱鬧,這怎么能行呢?

于是朱元璋決定攻打池州,逼著趙普勝把大本營西移回安慶,并營造出一股隨時會攻打安慶的氣氛。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逼迫趙普勝向陳友諒求援,如果陳友諒率兵來救,歐普祥那邊的壓力就會小很多,自己只要把陳友諒拖在安慶一帶,歐普祥就有機會在江西給陳友諒搗亂。如果陳友諒見死不救,那至少拿回了池州,“普字輩”大佬也可以在內部攻訐陳友諒,自己可以有較為充足的時間發展,瞅準時機先收拾張士誠。

收復池州的戰役進行得非常順利,趙普勝被朱元璋的軍隊打得抱頭鼠竄,最終只得收拾殘兵敗將逃回安慶。趙普勝躲在城中,一方面向朱元璋求和,另一方面趕忙聯系皇帝徐壽輝和平章陳友諒:我要被朱元璋滅掉了,你們快來救我!

收復池州之后,朱元璋回到寧越府,一方面在長興、江陰和常州等地與張士誠展開較量,另一方面則開始部署攻打處州的事宜,這才有了后來收服劉伯溫的一系列事件。

預料中的追兵沒有來到,趙普勝慢慢也回過味來,看來朱元璋并不想動我,只是覺得我在池州礙眼,想把我打發到江西和陳友諒團聚罷了。趙普勝也不傻,陳友諒在江西收拾歐普祥,自己沒必要湊那個熱鬧,既然已經被困在安慶動彈不得,那就暫且如此吧!等陳友諒收拾完歐普祥之后,朱元璋就會記起我的好了,到時候再讓他恭恭敬敬地把我請回池州去,否則我絕不幫他。

定下心來的趙普勝立刻又派人向西邊的徐壽輝和陳友諒送信,大意是說安慶目前固若金湯,朱元璋不敢來犯,等我休養一段時間之后,再點齊兵馬把池州奪回來,你們忙你們的,我這兒暫時不用管了。

趙普勝和朱元璋打得起勁兒,陳友諒在一旁看得分明:朱元璋這招叫“驅虎吞狼”,希望我們天完內部先斗起來,方便他姓朱的向東發展。你別想好事了!無論趙普勝還是朱元璋,他們對陳友諒都足夠重視,但他們顯然低估了陳友諒的下限,更低估了陳友諒的決斷力。

想當初,朱元璋和張士誠之間打得熱火朝天,元廷介入之后,朱元璋立刻停手,哪怕是趙普勝突襲池州,朱元璋也沒敢還手。為什么?因為朱元璋擔心輕舉妄動會招致夾擊。事后雖然證明朱元璋有些多慮,但我們必須得說,想要奪取天下,既要有放手一搏的勇氣,更要有小心謹慎的心態。

如果按照朱元璋的標準來推斷,在江西形勢不明時,陳友諒肯定是不敢擅自離開的,因為陳友諒周圍也有徐壽輝、歐普祥和趙普勝三大政敵。如果因為陳友諒的突然離開,導致江西形勢發生逆轉,那陳友諒的未來恐怕就有些不妙了。到那個時候,被陳友諒看作傀儡的徐壽輝有可能聯合兵敗的趙普勝一起配合歐普祥,三方合力將陳友諒夾在中間。

可陳友諒看準了他們不會聯合,或者說看準了他們的動作會慢一拍,而朱元璋又在圍攻處州,所以他當機立斷,歐普祥這邊先不管了,趙普勝現在正處于低谷期,先把這人給解決掉,朱元璋沒工夫來救他。

就這樣,陳友諒擺出一桌鴻門宴,輕松干掉了趙普勝。趙普勝一死,周邊勢力都開始緊張了,尤其是朱元璋。老朱心里是千悔萬悔。真沒想到陳友諒膽子這么大,居然敢放下江西,帶兵從江州(今江西九江)連夜趕往安慶收拾趙普勝,而且不是活捉或軟禁,是直接擊殺,他就不怕天完內部產生嘩變嗎?歐普祥也是廢物,這個時間差難道就不知道利用起來嗎?徐壽輝更是沒用,你就眼睜睜看著自己內部傾軋嗎?

事已至此,說再多也沒用了,唯一的好消息是陳友諒雖然行險,卻依然不敢在安慶久留。這里畢竟是趙普勝長期經營的根據地,所以在解決掉趙普勝之后,陳友諒立刻返回了江州,朱元璋也不用擔心西線受到攻擊,所以還是安心圍攻處州。

盡管如此,朱元璋的心情還是非常沉重。趙普勝已死,沒有他居中潤滑,自己和陳友諒的地盤直接相鄰,大戰已不可避免,但己方軍隊人數和水師戰船均不如陳友諒,東邊還有張士誠虎視眈眈,方國珍不過是墻頭草,根本就靠不住,一旦輕啟戰端,禍福難料。

不管事情有多難,總要想辦法去面對。朱元璋先是派人聯系方國珍,要給他升官。方國珍也不傻,你朱元璋眼看就要被陳友諒收拾了,我干嗎現在接受你的官職啊。于是他對朱元璋的使者說自己身體不好,眼看活不了多久,實在沒辦法接受吳國公的美意,請替我謝謝他。

方國珍的拒絕并未出乎朱元璋的預料,他本來也是抱著“有棗沒棗打一竿子”的想法碰運氣,現在方國珍靠不上,張士誠態度曖昧,那就暫時別管他們了,安心考慮陳友諒的事吧。

陳友諒有高超的決斷力,朱元璋能與之爭鋒,在這方面的才干自然也毫不遜色。當朱元璋決定憑借一己之力與陳友諒抗衡時,就已經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準備。

首先,朱元璋命徐達、常遇春固守池州一線,防備陳友諒的突襲;其次,朱元璋命湯和、吳良和耿炳文固守常州江陰一線,防備張士誠的突襲;第三,朱元璋命夏煜加強與方國珍的聯系,盡最大可能拖住他,不能幫忙也別添亂;最后,朱元璋親率大軍坐鎮應天府,等待決戰日的來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泽县| 武义县| 塔河县| 崇仁县| 剑河县| 兰州市| 本溪市| 延津县| 酉阳| 泰州市| 治县。| 华宁县| 丹寨县| 赤水市| 甘孜县| 马山县| 陆丰市| 唐河县| 宿松县| 政和县| 永新县| 苏尼特左旗| SHOW| 台东县| 五寨县| 怀来县| 曲沃县| 余干县| 香河县| 白水县| 原阳县| 满洲里市| 高雄市| 望都县| 深圳市| 新乡市| 阿拉善盟| 通道| 沈丘县| 瑞昌市|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