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袖力:從領導到領袖必修的七種根性
- 余世維
- 4595字
- 2025-01-20 14:56:39
細心如何培養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曾說過:“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就大事業。”那么,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如何培養細心的特性呢?
1 常留意小事情并思考其因果關系
人們常常開玩笑說:一個蘋果掉到牛頓的頭上,他會想到萬有引力;掉到我們的頭上,我們就把它吃掉了。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人口這么多,卻沒有出過諾貝爾獎得主,這中間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們不擅長思考因果關系。
我們的孩子在從小的教育過程中,就沒有養成思考因果關系的習慣。老師所給的答案永遠是標準答案,學校所給的課本永遠是標準教材。在這種教育環境之下,學生們不會問為什么,也不會有思考力和創新力。
教條往往限制了個人的想象力,束縛了思想的發展,而適當的啟發有利于培養良好的思想習慣。
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就大事業。
我國家電業整體的平均利潤是千分之六,也就是說一千塊錢銷售額只賺六塊錢,這個是結果。不管你是不是家電業的,你都可以思考一下原因。
你能想到幾個原因?那些家電企業老板不知道這些原因嗎?國家不知道這些原因嗎?這些原因在中國還要影響多久?這些原因如果一直不能得到處理,中國的家電業最后會成為什么樣子?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去思考。
中國家電業的整體利潤如此之低,我能想到的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個,家電企業沒有創新的核心價值。
第二個,中國家電業的技術沒有不斷超越。
第三個,行業里并沒有很多企業真正在堅持做品牌。
第四個,中國家電業總是在模仿、跟進歐美的模式,沒有自己的自主模式。
第五個,中國家電業經常受到政府的保護。
第六個,中國的家電業和中國的消費者之間沒有形成一種積極的互動關系。
只要想想價格,就知道中國家電業這樣的結果,要負起責任的除了企業本身,還包括我們的國家、社會、消費者,甚至于中國人做事的習慣對此也有影響。不僅家電業需要反思,每個行業都應該反思。
2 找出做不到位的問題并探究其原因所在
一件事情如果做得不好或執行不到位,就要研究它的根本原因,只研究表象是沒有用的。
我們經常說要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大力發展農業。這當然是對的,虛心學習別人先進的東西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我國是農業大國,在農業方面積累了許多知識和經驗,有很多問題不一定非要向外國尋求解決的辦法,好好想想為什么有問題出現,原因是什么。想明白了,很多問題我們自己就可以解決。
比如,韓國規定,出口水果的必須是水果商,這個水果商就是水果的種植者。在中國,種植香蕉、蘋果、楊桃、芒果的是農民,但出口水果的是誰呢?是貿易公司。對比看來,我們就知道中國農民貧窮的原因,他們只負責生產而不負責銷售。
日本規定,農田靠近山坡地的農民對山坡地有優先承購權,如果農民付不起錢買山坡地,那么開發商對農民要做補償。而中國呢?農民在山腳下種田,但是山坡地都是房產商開發的。住在山上別墅里的人,窗子打開,底下是一望無際的稻田,風景宜人;而在山腳下農田里插秧的是農民,在辛苦地工作。
如果問題的根本癥結不能夠解決,即使派很多人到韓國、日本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去考察,又有什么意義呢?細心的人、細心的企業和細心的社會會探討問題的本質所在,還有為什么執行不到位。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3 要有意識地改善慣用的做事方式
有太多人都習慣于只用一種方法,無論生活還是工作。如果一個人在公司工作了五年,用的都是同一種方法,其實相當于他在公司只工作了一年,另外四年都是copy and copy(復制再復制)。
許多人的問題就在于沒有思考是否有更優化的方法或建議。用心的人、用心的企業一定會非常注重細節,不斷尋求改進或優化。
比如,我們的汽車站或者火車站,每一天都有人坐錯車。你可能會說這樣很正常啊,尤其是碰到春運或假期的時候,那么多車,那么多人,車站的工作人員又有限,出點差錯是必然的啊!那你是否想過這是可以改善的,并且不需要增加人手或者額外的成本就可以做好呢?
日本東京火車站,地上、地面、地下三層,十六個進出口每天進出二三百萬人,但是他們極少坐錯車,因為自動售票機出來的車票顏色,與月臺上面圓圈的顏色以及要乘坐的火車的顏色是相同的。所以拿藍色車票的乘客,要在有藍圈的月臺上,等待要乘坐的藍色火車;拿咖啡色車票的乘客,要在有咖啡色圈的月臺上,等待要乘坐的咖啡色火車。每一種顏色的車票代表一種路線,從而保證東京車站一天進出那么多人,卻很少有人坐錯車。
蘇浙匯是上海一家很有名的餐廳。我們家的三個女人——我太太和我的兩個女兒,一到上海必到蘇浙匯去吃飯。其實上海的好餐廳至少有一千家,普通的就更不用說了,但蘇浙匯卻廣受推崇,政界名流和中外明星經常光顧。蘇浙匯之所以能有今天,從它的幾個特色就能看出經營者的用心。
蘇浙匯的菜單每一年都要更換,那兒的總經理要求廚師每一年都要想出十五個新菜。蘇浙匯以江蘇菜與浙江菜的融匯為基礎,各分店還備有風格迥異的地方特色佳肴,酒水還會隨著季節的更替而變換。
蘇浙匯在上海金茂大廈裙樓開設的“天萃庭”,餐廳在二樓,一般餐廳都是讓客人坐在門口等,但他們專門把一樓拿出來給等待吃飯的人,還提供茶和點心。餐廳的大堂、壁畫、壁雕、回廊、噴水池,還有燈光、背景、桌椅,統統經過精心設計,簡單而精致,透露著寧靜和典雅,做出了一種上海文化。
蘇浙匯對員工不斷進行培訓,服務非常周到。比如,一般餐廳在退盤子的時候經常會從客人們的大腿或肩膀上方經過,這時人們常常要躲閃一下,免得菜湯滴到身上,蘇浙匯卻不是如此,那兒的服務員會非常注意去避免這樣的動作。從這個細節就可以看出他們的用心。
4 培養有秩序有條理的做事習慣
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習慣是從生活和工作中慢慢培養出來的。很多人都搬過家,我也是如此。我父母做事非常仔細,我從小受他們的影響,也養成了一個非常良好的習慣:搬完家,一定會把原來的地方打掃干凈。
有一次在上海,搬完家后,我對保姆說要把房間打掃干凈。保姆卻回答:“先生,我們都要走了,還打掃它干嗎?”我跟她說:“阿姨啊,一個人要離開一個地方,就要干干凈凈地離開。新來的人怎么住進來,房東怎么看,那是他們的事情,而我們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再離開,代表一個人的教養和習慣,也代表一個人做事的風格?!?/p>
我有個朋友在日本開洗衣店,剛開業沒多久,有一個日本人把衣服拿來給他洗,他差點以為是洗過的給擺在柜臺上,因為衣服都疊得好好的。其實這是日本人的習慣,他們把衣服送給別人洗的時候,都是疊整齊了裝在袋子里。
5 時常查找被人遺漏的問題或弊端
古語有云“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就是強調要想成就偉大的事業就不要忽視微小之處。然而,環顧四周,大而化之、馬馬虎虎的毛病隨處可見,“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幾乎、將近、大約、應該、可能等,已逐漸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口頭禪。
實際上,就在這些詞匯一再使用的同時,許多重大決策都只停留在文字上,許多重點工作都只落實在表面上,許多宏偉的目標都成了海市蜃樓。
做老板的要記住一個詞:Exception Management(例外管理)。這個詞告訴我們,要去管那些人家不管的事情、看不到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沒有想到的事情、說不出的事情。
做老板不能每天都簽一樣的字,看一樣的報告,批一樣的公文,要經常去做點例外的管理,就是專門去找人家忽視的地方,挑人家看不出來的、常被人們遺漏掉的問題和弊端。
如果老板只坐在辦公室里,工作就無法做好。美國沃爾瑪的總經理有一個習慣,在檢查工作的時候,喜歡站在門口。他說公司到底碰到什么問題,顧客對公司有什么想法,要站在門口才能發現。
萬捷是雅昌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雅昌公司于2003年、2005年,2009—2011連續三年,共六次獲得美國印刷大獎。這是全球印刷界最高榮譽,相當于印刷業的奧斯卡。
我們都有過買書的經歷,有時,書一打開,我們可能會發現,里面有一頁不知誰踩了個腳印。這對我們來講,是個遺憾;對萬捷來講,是個現象。他會開始研究,這腳印是誰踩的?為什么會踩上去?紙擺在哪里?有幾張紙可能會被踩到?通常什么時候踩到?以后如何不再被踩到?光一個腳印,他就研究了很久,從紙張的儲存、搬運到切割、上機,他統統都要進行研究分析。
他說,做印刷品和搞服務是完全一樣的,也要強調質量、周期、交貨、價格,還有售后服務和品質管理。
萬捷搞印刷,會注意很多細節,比如:雅昌不會等到客戶反映有幾本書印得不好才補送,每次直接多送幾本;雅昌不會等別人說膠怎么脫落下來,才研究自己的膠有什么毛??;雅昌不會等人家說彩色套印不清楚,才研究自己的紙和印刷機有什么問題……
很多印刷企業有個很不好的習慣:東西印好了以后,用亂七八糟的報紙包起來,隨便弄個綁帶綁好。而雅昌不是這樣,他們的包裝紙很整潔,綁帶也綁得很均勻,甚至連運輸的卡車底板都擦洗得很干凈,然后再把書碼上去。
由上述細節,你就看得出來它跟一般印刷廠的區別。所以,他們的貨一交出來就很完美,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沒有破損和短缺。能夠做到這么細心,他們怎么可能不得獎呢?
6 善于覺察不足之處并及時“補位”
老板總有做不到的事情、看不到的時候,如果你是一個細心、有潛質的管理人員或下屬,就要做好“補位”,把事情辦妥,為老板解除后顧之憂。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里,曾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館時,總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沒人叫了。
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后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揚公司的品牌,我要見見他?!彼埌⒒毓策M晚餐,后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這是一件誰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個人去做了,而且堅定不移、樂此不疲,把這個細節做到了極致。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華、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長。
前年,我去英國看女兒,住在倫敦一個酒店里。在大堂里,有個小女孩手上拿著一包巧克力,正跑著,突然“啪”地摔了一跤。
全世界的小孩子都一樣,一摔就哭。大堂副理馬上沖過去把她抱起來,說:“Nancy,take a bread.(南茜,拿個面包來)”一個服務員馬上跑到餐廳,拿了個面包過來。
顯然,大堂副理的工作里面沒有這一項,但是第一個沖過去把孩子抱起來的是他,立刻去拿面包的是服務員。事發突然,他們不會想到這件事對酒店有什么影響,只知道這件事要馬上去做,這就是補位。
任何人去酒店消費,酒店還賺不回一個面包的成本嗎?問題是這件事情誰去做。你可以做個小實驗:在你們公司的過道上丟個香蕉皮,然后在旁邊偷偷地觀察,看誰是第一個把香蕉皮撿起來的人。由此你就可以知道大家有沒有補位的觀念。
一個細心的人會隨時注意有什么地方不足,自己悄悄去補位。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你也做,就沒有什么了不起。
老板不在時卻更加賣力工作的人,將會獲得更多獎賞。如果只在別人注意時才有好的表現,你將永遠無法達到成功的巔峰。
最嚴格的表現標準應該是由自己設定的,而不是別人要求的。如果你對自己的期望比老板對你的期望更高,那么你就無需擔心會失去工作。如果你能達到自己設定的最高標準,那么升遷晉級也將指日可待。
思考
在家庭、公司和周邊環境中
①你認為哪些人做事很無所謂,很不注意細節?
②你自己在哪些地方(比較明顯地)表現得不夠細心,也不夠完美?
細心根性培養方法
1.常留意小事情并思考其因果關系
2.找出做不到位的問題并探究其原因所在
3.要有意識地改善慣用的做事方式
4.培養有秩序有條理的做事習慣
5.時常查找被人遺漏的問題或弊端
6.善于覺察不足之處并及時“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