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來的領導是熟人

增加權力的技巧有很多,這些技巧集中地表現在一件事情上,就是給熟人當領導。我們來看看這樣的事實——

新領導:“諸位,我受上級任命,到這里來帶領大家工作,希望各位多多支持!”

下屬甲:“這不是鄰居老王家的二小子嘛。你穿開襠褲的時候我就認識你!”

下屬乙:“我還是你師傅呢,你那一套,對我沒用!”

下屬丙:“各位各位,他以前和我對桌,他那點事你們知道嗎?”

下屬丁:“這位剛來咱們單位的時候,喝多了光著膀子在樓下哭,我還訓過他呢!”

……

給熟人當領導是一件充滿挑戰的事情。你走上前臺,老上級、老師傅、老同事、老伙計全都在臺下。這些人不但資歷深,而且他們知道你的過去,對你的那些可笑的事、無知的事、丟人的事知道得很多。他們不但不會輕易信服你,而且言語之間還有可能一不留神就毀了你的領導形象。這時候該怎么辦?

形象是領導者的生命,沒有形象就沒有威信,沒有威信就沒有影響力。

有一位新領導回原來工作過的地方擔任一把手,到任時,老領導準備專門安排一個十分隆重的就職儀式,并且想把很多地方名流、相關部門領導都請到現場。新領導認為這樣大操大辦違反了自己做事的原則,表示堅決反對。老領導則語重心長地說,我這樣做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你下一步開展工作做一個很好的鋪墊。新領導很不理解:明明是搞了一堆沒有意義的吹吹打打,怎么能說是有利于工作呢?這么講究排場究竟為的是什么?

其實,深思起來,老領導確實是在幫新領導,這里邊是有一番苦心的。你想,新領導在被提拔之前一直在這個單位里,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有一些可笑的事、丟人的事、幼稚的事發生,這些事情,周圍的人都會清楚地記得。而且,那個時候,新領導作為一個小人物,對周圍的人一定也是畢恭畢敬,那些老師傅、老同志、老領導也一定常常對他指指點點,說不定連門口看自行車的老大爺對他也進行過批評教誨、吆五喝六。

在管理上,我們把那些有利于領導者鞏固權威的認知內容(如某些信息或事件)稱為正認知,而把那些不利于領導者鞏固權威的認知內容稱為負認知。顯然,上邊這位新領導回到原來工作過的地方擔任一把手,他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負認知太多,對他的權威性是一種損害。老領導是個貼心人,他是眼看著新領導成長起來的,那些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都裝在他心里。他完全了解新領導面臨的挑戰:如何跨越群眾的認知門檻,改變大家過去已經建立的刻板印象,樹立一個嶄新的、具有足夠權威的新形象,這是擺在新領導面前刻不容緩的問題。

于是,老領導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他語重心長地告誡新領導:形象是領導者的生命,沒有形象就沒有威信,沒有威信就沒有影響力。過去人們對新領導有一個固有的印象,而在這個印象當中有很多元素是不利于權威樹立的。在上任伊始利用初次亮相的關鍵時刻,重新樹立一個嶄新的形象,確實是一項可以建立威信、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礎的重要任務。

聽了這番勸告,新領導真是既佩服又感動,完全被說服了。于是一個像模像樣的就職儀式如期舉行。上級領導、各級權威逐一發言,對新領導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肯定,熱誠贊揚,使在場所有的干部群眾內心都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眼見著這些權威專家和領導們都異口同聲稱贊新領導,大家不由在想:“這么高水平的專家、這么權威的領導都對咱們這位新領導稱贊有加,看來這位仁兄確實已經今非昔比了。”

就這樣,借助一個就職儀式,新領導迅速打開了局面,樹立了個人形象,從而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以上是一個典型的使用權力符號增加權威性的例子。一般來說,下屬的認可度和領導者使用權力符號的程度成反比。低認可度,高符號;高認可度,低符號。

所謂“權力符號”,就是借助一些外顯的、容易被周圍人認知的表面信息,來獲得更多深層次的認同。一般來說,常用的權力符號包括物質符號、行為符號、信息符號、關系符號。物質符號主要包括服裝、隨身物品、汽車、住房等。行為符號主要包括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的模式等。信息符號主要包括專家知識、關鍵信息、特殊訣竅等。關系符號主要包括頭銜、社會地位、特殊的人際關系等。

1.低認可度,高符號

對于認可程度低、掌握負面信息多的下屬,適宜采用高符號策略。因此在給熟人當領導時,應該首先使自己的個人形象有一個明顯改變,如換一身新衣服或者變個發型。言談舉止也要注意,多使用正式的語言,多談工作上的事情,展示自己的專業知識。第一次亮相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標準的儀式,把群眾認可的老領導、老上級請來。在儀式上,首先請他們發言,認可你的能力、肯定你的業績、宣傳你的形象。

這個辦法叫作“抬轎子”,利用大家都信服的人把你抬上去。

領導的形象策略:低認可度,高符號;高認可度,低符號。

所以,對于要不要講排場、要不要前呼后擁的問題,確實不能簡單化處理。講排場表面看是個虛榮心問題,其實深層次里包含著樹立權威性的問題。沒有了權威性,領導如何能開展工作呢!

一個領導到新環境中去開展工作,在亮相之前,需要認真思考一下,這里的干部群眾對自己的認知度、認可度怎么樣。如果大家早已如雷貫耳、人人敬仰,那么最好輕裝簡從、平易近人,既有了威信也有了親切。如果干部群眾的認知度、認可度都很低,甚至是負認知,心存疑慮、心存質疑,還有一些不良信息和不良印象,這時就需要使用高符號的策略。對此,我們的建議是:

·剛亮相的時候要有一個比較大的儀式;

·使用“抬轎子”的方法,請已經建立了權威、大家很認同的人出面進行正面評價,把威望抬起來;

·在建立權威之前,不要隨便和周圍的人發展私人關系;

·使用正式的語言,穿戴正式的服飾;

·使用隨從和下屬,可以搞適度的前呼后擁;

·展示一些自己獨特的信息、專業的修養,并且當眾傳播自己的社會關系和頭銜。

2.警惕新領導“殺熟”

我的一個朋友是個性情中人,有一次很開心地告訴我,說他的一個舊相識、老朋友要成為他的直接上級了。他認為在老朋友的手下工作一定有很多好處,我卻對他的樂觀表示擔憂。

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有理由的。沒過幾天,他就很郁悶地來找我,告訴我他被新領導“殺熟”了。新領導居然全不念舊情,不但對他態度冷淡,而且要求嚴格,甚至當眾批評,讓他臉上十分無光。之前準備好的和新領導敘舊套近乎的那一套根本沒有用武之地,現在心里有的,只是對領導不念舊情的憤懣和對人情淡漠的失望。

任何一個具備職業敏感性的領導,在對待過去老相識的問題上,基本上都會采取謹慎策略。

面對他的消極情緒,我給他講了我的感受。我認為他目前的處境,完全來自于一開始他就對雙方關系進行了完全錯誤的定位。

其實,新上任的領導是很介意面對過去的熟人的,尤其是那些資歷淺、根基并不牢固的領導。他們很擔心過去的一些負面認知會影響到自己的權威和形象。

有兩點可以肯定:一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發生一些幼稚可笑和錯誤的事情;二是過去的老相識對這些事情一定是記憶猶新的,他們極有可能傳播這些信息。這兩點給領導的擔心提供了最切實的理由。所以,任何一個具備職業敏感性的領導,在對待過去老相識的問題上,基本上都會采取謹慎策略。

我的這個朋友對此一無所知,在新領導上任后,他不但主動貼上去,而且沒大沒小、大呼小叫,當眾講領導過去的一些事情,借以展示自己和領導曾經是死黨,不知不覺扮演了一個“絆腳石”的角色,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很多被新領導“殺熟”的人,首先是自己出了問題。他們往往天真地以為一切還是老樣子,過去的事情和情感可以在今天繼續延伸,而實際情況卻是,時間、地位、責任和角色改變了一切。

所以,我給了我的朋友一個建議:當老相識成為新上級的時候,最好是采取適度謹慎和收斂的策略。

第一個方法叫作“照鏡子”:在彼此的交往過程中,自己就像鏡子里的人,基本復制對方的態度,他對你什么樣,你就對他什么樣,他熱你就熱,他冷你也冷,通過模仿和復制,保證自己的言行不招人討厭。

第二個方法是“熱情而不主動”:他談過去,你也談;他不主動談,你也不主動談;他主動來找你,你就十分熱情地招呼,態度非常開放、積極;他不來找你,你也不主動上門,不發起聯絡,淡然處之。還有就是切忌在公開場合沒大沒小,以過去為資本,做出一些過分的舉動。

裴松之在《三國志注》中,提到了西蜀大將馬超的一段逸事,很符合上邊的主題。

超因見備待之厚,與備言,常呼備字,關羽怒,請殺之。備曰:“人窮來歸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殺之,何以示于天下也!”張飛曰:“如是,當示之以禮。”明日大會,請超入,羽、飛并杖刀立直,超顧坐席,不見羽、飛,見其直也,乃大驚,遂一不復呼備字。

實際上,劉備以一個賣草席的小販身份,從同宗兄弟劉璋手里順手牽羊得到了四川地盤,終于當上皇帝,他多少是有些心虛的。上任伊始,他肯定很擔心自己的威信樹立得不牢固,在這種情況下,得不到下屬馬超應有的尊重,他的內心一定會比較郁悶。

張飛的話說到了點子上,要“示之以禮”。也就是說,無論領導多么尊重你、贊賞你,你作為一個下屬應該知道自己是誰,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約束自己的言行,不要做出格的事情,尤其不要當眾做。因為一旦當眾表現過火,就等于給領導拆臺,直接損害了他的權威。領導尊重下屬是應有的胸懷和氣度,下屬保持謹慎是應盡的職責,雙方都應該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偏偏馬超不明白這個道理,舉止隨意、言語怠慢,這當然讓劉備感覺很不舒服。

但是劉備沒有使用懲罰措施,而是繞了一個彎子,通過一個權力符號把馬超搞定了,即借助關羽和張飛對自己的服從來展示自己的權威性。馬超本來不把劉備當回事,結果看到名滿天下的關羽、張飛在劉的面前畢恭畢敬捉刀而立,連坐的位置都沒有,立刻對劉備的權威有了嶄新的認識,從而改變了自己以前的傲慢言行。劉備這樣做無異于讓自己的孩子罰站給其他孩子看,既起到了震懾作用,也沒有留下心靈的創傷,這確實是一種高明的管理技巧。一個賣草席的小販能把管理藝術運用到這個程度,也難怪人家能代替劉璋成為西川之主了。

領導尊重下屬是應有的胸懷和氣度,下屬保持謹慎是應盡的職責。

一般來說,典型的符號包括:

(1)頭銜。頭銜是最難也是最容易得到的權威象征。一方面,要得到一個名副其實的頭銜,通常需要多年的努力;但另一方面,一個沒有付出任何努力的人,給自己貼上一個標簽以獲得人們的尊重也易如反掌。

人們一方面會對一個具有權威頭銜的人一味盲從,另一方面也會對缺乏頭銜的人機械地加以抵制。心理學家以發表學術論文為例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找出若干篇由著名大學的知名作者寫的論文,把作者的名字和工作單位改為不知名的個人和單位,然后再把這些文章重新投給那些以前發表過這些文章的期刊。結果,進入正常評審程序的文章90%都被退了稿。

(2)衣著。社會心理學家證實,要拒絕以權威的衣著包裝起來的人,的確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有一個“比克曼實驗”,就是讓一個男青年在街上向過路人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要求(比如撿起一個被丟棄的紙袋,或者站在公共汽車停車站牌的反面,等等)。這個提出要求的男青年有時穿著普通的衣服,有時則穿著安全人員的制服。結果當他穿著安全人員的制服時,答應他的請求的人要多得多。

心理學家還進行了一個有意思的實驗,安排一個人叫住一位行人,指著站在五十米開外的停車計時器旁的一個人說:“看到那個計時器旁邊的人沒有?他已經停車超時了,但沒有零錢塞到計時器里去。給他一角錢!”說完這個人就轉過街角,不慌不忙地走了。當行人走到計時器旁時,他已經消失在行人的視線之外了。如果他穿著警察制服的話,制服的影響力在他消失之后也依然存在,因為幾乎所有的行人都按他所說的去做了。而當他著便裝時,這樣做的行人不到一半。

在很多情況下,身穿剪裁合身的西服也能提升人的威信。在一個實驗中,研究者讓一個31歲的男人在若干個地方違反交通信號穿過馬路。在一半時間中,他穿著一套筆挺的西服,系著領帶;而在另一半時間中,他穿著T恤衫。研究者們從遠處觀察,統計路邊等著過馬路的人中跟隨他穿過馬路的人數。結果發現,當他穿西裝時,跟在他身后穿過馬路的人數,是他穿T恤衫時的三倍半。

典型權力符號:頭銜、衣著、外部標志、信息。

(3)外部標志。實驗證明,如果一輛舊的經濟型車在紅燈變成綠燈后沒有馬上啟動,后面的司機就會馬上按喇叭,而且大多數按了不止一次;而如果前面停著的是一輛嶄新的豪華車,后面的司機卻愿意等得久一點——50%的司機都恭恭敬敬地在后面等候,碰都沒有碰一下喇叭,直到它終于開動起來。

(4)信息。信息符號分為三類:一是關鍵知識,有關完成組織任務的關鍵知識是一種典型的權力符號,特別是當別人無法掌握這些知識的時候,其符號意義就更加顯著。顯露這種符號就可以幫助領導者樹立和強化自己在下屬心目中的權威印象。二是特殊關系,主要是特殊的人脈資源,比如和上級、一些關鍵人物、一些能對組織發展起關鍵作用的人具有特殊的關系,展示這種關系也可以起到增加威信的作用。三是內幕消息,在一些重大事件發生之前、之后或者發生過程中,提供一些內幕消息,特別是一些別人無法得到的內幕消息,能起到很明顯的強化權力符號的作用。

我們隨機訪問了五十位在國企或外企中做管理工作的干部,他們在企業工作多年之后又繼續攻讀MBA學位,通過了解他們對信息符號的想法,我們得到了一些很典型的例子。

談古論今

某公司的一位部門經理的丈夫是一個大企業的副總,總公司每年都和那家企業有很大的生意往來。所以這位部門經理在公司中的地位和說話的分量明顯比同級別的人要高,大家對她的意見也都很重視。經常會有人私下向她發出邀請,借助一些社交活動,希望了解她先生所在公司的近況。她也會在一些規模小但級別比較高的會議上偶爾透露一些丈夫公司的內幕消息。因此,大家都覺得她是一個有特殊背景、很得領導賞識的權威人物。

參加MBA學習的學員談起自己的教授,喜歡用的詞匯常常是“信息量比較大”、“眼界很開闊”、“有很多消息”、“更了解這個行業”等,與那些不愛使用信息權力符號的教授相比,善于使用這些符號的教授更受學員的肯定。

在商務談判中,有些管理者為了增加自己的說服力,往往會提前準備一些內幕消息,或者聯系一些有特殊關系背景的人,以此作為本方在談判過程中使用的符號,使對手更信服自己。

所有參加訪談的人都認為,有一些關系背景,了解一些關鍵信息,可以使自己在下屬或者上級面前更有發言的底氣。

所有參加訪談的人在公開場合進行多人討論時,對信息符號的評價比在一對一的私下談論時要低得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塞县| 雷州市| 呼伦贝尔市| 五华县| 永新县| 荣昌县| 黔东| 治县。| 壤塘县| 仁寿县| 禄丰县| 灵台县| 三原县| 深水埗区| 双城市| 普兰店市| 张家港市| 山阴县| 视频| 姚安县| 尚义县| 同仁县| 嘉峪关市| 独山县| 苍溪县| 太和县| 获嘉县| 涟水县| 陕西省| 修文县| 萍乡市| 阿图什市| 南雄市| 黎川县| 莎车县| 门源| 新丰县| 格尔木市| 土默特右旗| 绵阳市|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