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激勵藝術
  • 曾仕強
  • 2562字
  • 2025-01-21 16:41:45

前言

激勵猶如無底洞。任憑企業激勵,激勵,再激勵,員工的需要永遠難以滿足,永遠用“缺乏激勵”來做借口,不盡心、不盡力,只保持不會被開除的水準。

不公平是最好的擋箭牌。一切不滿與怠工,都可以用“我認為不公平”來洗刷罪名。激勵不公平,成為理直氣壯的不平之鳴,使激勵的負面效果遽然升高。

物質性的激勵,無論是金錢或獎品,員工認為“不拿白不拿”,而且拿的時候的確有一些感激,不過時間相當短暫,不久就淡忘。然后依然故我,又松懈下來。精神性的激勵,很容易被看成不費之惠,只是嘴巴說說,根本沒有實際的利益。剛開始有新鮮感,也許有用,用久了,當然無效,有時還會引起相當的反感。

受激勵的人,并非不知感激,而是轉瞬就會忘記;未被激勵的人,認為不公平,覺得自己十分委屈,于是懷恨在心,久久不能忘懷。

感激的人很快就忘記,懷恨的人恒久不能平靜。這種組織氣氛,怎么能夠產生激勵的效果?

再說,領導把不是激勵的措施當作激勵,下屬不感激,就加以責怪。下屬心里不感激,還要裝出感激的樣子,結果口是心非,自己都覺得滑稽,生起氣來更是憤憤不得其平。

激勵固然不是施恩,領導激勵下屬,不可心存有恩;激勵也不是義務,領導激勵下屬,下屬如果視同領導應盡的義務,請問會有什么反應?是不是不領情?或者不在乎?會不會要求愈來愈高,因此愈來愈覺得難以滿足?

事實上,激勵幾乎是一種感應。領導以真誠的關心來激勵下屬,下屬如果不能認知,就沒有感應,因而等于沒有激勵;下屬若是能夠認知,便能產生感應,發揮激勵的功效。

員工的認知,是激勵有效的保證。任何措施,只要員工認為是一種激勵,而且愿意接受,他就會加倍努力把工作做好。但是,先決條件仍是員工必須明白,激勵的目的不在士氣高昂,不在大家一團和氣,也不在眾人奮發有為,而在自我調適,把力量朝向團體目標,做好應做的工作。

同時,員工最好建立共識,組織不可盲目激勵。

第一,不宜激勵時不可以激勵。例如,打字員把字打好,原本是分內事,若是加以激勵,就會養成不正常的觀念,認為領薪水可以混日子,有激勵才好好打字。打字員把字打好,本身就是一種激勵,現在給予另外的激勵,反而把原來的喜悅感降低了,誤認為自己是為了被激勵才好好打字,對打字員也是一種不好的措施。

第二,沒有本事的人不可以激勵,因為組織只能夠激勵有本事的人,以形成“有本事就來拿,拿不到怪自己”的風氣。這種風氣本身就帶有相當的激勵作用,可以降低若干激勵的成本。

第三,要明白公平是不可能的,組織只能夠公正地做到合理的不公平,不可能樣樣公平。大家要求樣樣公平,勢必覺得樣樣不公平,因而抱怨、氣憤,抵消了激勵的效果。

激勵不完全是激勵者與被激勵者兩者之間的事,很容易牽涉第三者。一種相當簡單的激勵行為,就激勵者與被激勵者而言,原本彼此共鳴,并無不可。然而,第三者看在眼內,卻完全不是味道,因而心生不滿,趁機散布流言,使更多的人匯集成為灰心失望的一群,造成相當嚴重的反激勵,實在得不償失。

有明有暗,有個人有組織,有物質有精神,有一般也有特殊,由于個人立場不同,看法很難一致。所以,激勵時如何兼顧,應該是不可忽視的課題。

中國人有一種乍聽起來相當奇特的觀點,那就是“公平根本不公平,不公平才是真的公平”。西方人認為“我有,你有,他有”,當然公平;中國人則常常以為“我有,你有,他也有”,這算什么公平?最好是“我有而別人沒有”,這才算公平。請問為什么這樣?答案很簡單,竟然是“我做得比別人多”。

中國人對自己和對別人,大多采取雙重標準。總覺得自己比別人認真,也有更多貢獻,當然應該受到更多的激勵。看到別人和自己一樣,難免有一些泄氣。

現代人喜歡說“能力”,是受到西方英雄主義的影響。中國人最好說“本事”,大家更為心悅誠服。

我們通常不崇拜英雄,卻十分佩服有本事的人。對中國人來說,“有本事就來拿,拿不到不要怨別人”,成為大家共同接受的激勵原則。如果只重視能力而不注重本事,團體倫理喪失,整體士氣低落,也是一種自作自受。組織文化必須以本事代替能力,大家才會重視倫理。各自表現得恰如其分,減少很多無謂的紛爭。

激勵的藝術,仍然是以不變應萬變。雖然近代以來,許多人不斷攻訐、否定、推翻、更改以不變應萬變,但這是真正高明的智慧,我們仍將加以發揚光大。

不變的是激勵的經,萬變的是激勵的權。懂得持經達權的激勵者,就會秉持以不變應萬變的原則,以不變的經來建立共識,當作不能夠隨便加以改變的激勵原則,然后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隨機應變,表現出萬變的激勵方式,以求合理。

激勵方式,有公開的,也有暗中進行的;有集體的,也有個人的;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但是,無論如何,都應該公私分明,不能夠假公濟私。有些人喜歡用公家的錢施個人的恩,表面上看起來很合算,說不定還可以從中牟利;實際上卻禍患無窮,很快就會帶來不良的報應。就誘因而言,一般人可能過分強調金錢的重要性,因而設置許多以金錢鼓勵員工的誘因制度。殊不知金錢固然是古老而可靠的激勵工具,但是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強而有力。對于某些從事生產工作的工人,群體的壓力往往破壞了金錢誘因的力量。所以,我們除了金錢誘因之外,尚須考慮脅迫、操縱等誘因。

權威和操縱的誘因,常常糾纏在一起。中國人未必尊重權威,卻很難不害怕權威。當我們把上級的權威打倒之后,我們會不會轉而害怕非正式的權威或外來的權威呢?上級覺得自己的權威已經不像往昔那么可靠,會不會開始改變態度,依賴下屬或者與下屬建立較為親密的關系,因而使下屬有機可乘,反過來操縱上級呢?

可見,激勵看起來簡單,一句“關心他就好”便可以解決問題,而實際運作起來,實在不容易。我們在觀念和原則方面,有很高的智慧。西方則在實際運作的方法上,建立了許多架構分明的理論。如何運用中國人的智慧來善用西方的激勵理論,使其行之有效,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激勵好比一把刀,有刀刃,也有刀背。用得好,很有助益;用得不好,說不定會傷及自己。本書所描述的雖然力求配合實際的情況,但是最主要的目的,仍在發揮“有本事就來拿”的精神,深深盼望“有本事的人能夠出頭”,建立“合理的不公平”,以促成真平等的理想能夠早日實現。

激勵是否公正?一向是被激勵者最為關心的課題。對中國人而言,不必口頭宣示自己的秉持公正,大家便已經心知肚明,想瞞過大家的眼睛,實在很難。激勵者最好堅持公正心態,再說其他,通常更加有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莱市| 拉萨市| 马鞍山市| 信阳市| 准格尔旗| 密山市| 穆棱市| 安阳市| 高台县| 凌云县| 宁波市| 朝阳区| 阳谷县| 富宁县| 襄汾县| 龙门县| 郴州市| 黔南| 海伦市| 永修县| 陇川县| 茶陵县| 连州市| 精河县| 阿荣旗| 临夏市| 裕民县| 读书| 合山市| 云梦县| 金塔县| 竹山县| 南华县| 广平县| 柳河县| 清涧县| 隆子县| 渑池县| 昌邑市| 偏关县| 集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