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初為官雷厲風行
年輕氣盛顯露鋒芒

背景介紹

曹操出生于官宦世家,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漢靈帝時官至太尉,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漢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

公元174年,曹操被推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官。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曹操到職后,申明禁令、嚴肅法紀。于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隨之遷為濟南相。在濟南相任內,曹操治事如初,大力整飭,貪官污吏紛紛逃竄。

當時天下紛亂,各路軍閥公開反叛朝廷,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了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家世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

有的人要從基層做起,有的人一開始就在高層工作。曹操因為是官宦后代,所以認識很多官場的人,從小對官場也很熟悉,這種人多半年輕氣盛。有時候我們覺得這個人有魄力,那個人沒魄力,其實都是環境造成的。如果一個人是從基層做起的,一般不會年輕氣盛。年輕氣盛有好處,也一定有壞處,因為太冒險,容易得罪人。

中國人常常鼓勵別人有意見就要說,其實這是一個很危險的陷阱,因為一旦你把意見說出來,就會得罪很多人。曹操年輕的時候敢作敢為,一方面他得罪了很多人,使很多人怕他,對他敬而遠之;另一方面他的確也改變了社會風氣,他執法非常嚴格,曾經制造了一種有顏色的棍子專打貪官污吏。用現在的觀點來看,這是動用私刑。任何人犯了罪,都應該交給司法機關審判,不能自己想怎么處罰就怎么處罰,可是當時的人卻覺得這樣做很了不起。

長官通常都不太喜歡聽真話,因為忠言逆耳。

曹操說話也經常冒犯自己的長官。長官通常都不太喜歡聽真話,因為忠言逆耳。如果每個人都天生耳順,就根本不需要任何修煉了。但實際上,耳順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古人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耳順就是好話、壞話都能聽得懂,聽得進去,六十歲以前很難做到這一點。

遇到耳不順的領導要格外小心,不要想到什么就說什么。

我有很多企業界的朋友當了總經理,我問他們公司的干部:“你們覺得老板怎么樣?”他們說:“老板很好,不過常常把壞人看成好人,把好人看成壞人。”我覺得這個毛病就很大,這就是耳不順,不能分辨好人壞人。遇到這樣的領導大家要格外小心,不要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人的嘴巴可以控制,想不說話就不說話;眼睛也可以控制,想不看就不看;耳朵是無法控制的,耳朵沒辦法過濾對錯,沒辦法過濾好壞話。喜歡聽的話得聽,不喜歡聽的話也得聽。

要先適應環境,才能知道怎么改變環境。

曹操對長官總是不服氣,這種人非常危險。大部分這樣的人是很難闖出一番事業的。年紀輕輕敢說敢做的人,前途幾乎都很坎坷。

我勸年輕朋友們走三步:第一步,先了解環境。第二步,適應環境。適應環境以后再去改善環境,這樣會很受歡迎。但是很多人都死在這一關,一適應環境就同流合污了。第三步,改變環境。適應環境以后,才知道怎么改變環境,很多人對環境不適應,也就沒辦法改變環境了。先了解,后適應,最后改變,這樣目標就會慢慢實現。

如果老板開始注意你了,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

看到曹操的表現,董卓也想重用曹操。一個有才能的人是老板非常重視的。老板重視的人,要么是給老板留下了好印象,要么是給老板留下了壞印象。如果老板開始注意你了,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

曹操很得董卓信任,但后來他卻要殺董卓。只要他有了這個動機,其他的老板就都會怕他了。其他老板會想:這個人以前曾經想殺他的老板,到我這來,會不會又想殺我?所以,一個年輕氣盛的人很可能會把自己逼得找不到老板。找不到老板了,只能自己當老板,所以很多人也是無路可走才當老板的。

不要輕易背叛你的老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新津县| 灵丘县| 天峨县| 南部县| 西华县| 黎平县| 饶河县| 左权县| 纳雍县| 三都| 肇庆市| 襄城县| 黎平县| 海原县| 奉化市| 龙口市| 巴青县| 什邡市| 岳池县| 扎鲁特旗| 泰宁县| 平舆县| 都昌县| 仙游县| 龙州县| 林州市| 获嘉县| 阿尔山市| 安乡县| 平果县| 井冈山市| 沭阳县| 石屏县| 神木县| 遂宁市| 平潭县| 汉中市| 黄石市| 汤原县| 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