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才氣十寸,少年圣人!(月初求月票)
- 從書法開始,肝成儒道圣人
- 三河豆絲
- 3083字
- 2025-01-31 20:00:00
稍后。
龍場縣西南九里。
小黃莊。
“昨日我便想去尋你。”
撒滿黃土的鄉間小路上,王夫子背負雙手,言語間打趣道:
“只是沒想到,咱們的沈公子,一晝夜間,竟做了這么多事。”
“倒是讓老師見笑了。”
“......”
閑談片刻,兩位儒家修行者已然來到村外。
而映入他們眼簾的,卻是一間香火尤為旺盛,十數個銅爐中皆燃起長香,青煙裊裊,幾乎化成了云羅傘蓋的堂皇廟宇。
九級臺階之后,朱紅色大門上方,檀木牌匾上刻著一行金光燦燦的——
“蕩魔大元帥府!”
“呵。”
王夫子一眼望去,頓時忍俊不禁。
這位生性不羈的半步四品修行者,此刻笑得前仰后合:
“沈言啊,你見過這么大口氣的妖鬼沒有,蕩魔大元帥,呵......蕩魔大元帥府,哈哈哈......”
自家老師樂不可支。
沈言也隨之失笑。
不過,半晌之后。
待王夫子笑意漸斂,少年還是出言提醒道:
“老師,這妖鬼在此地為禍了百余年,不知道吃過多少人,此刻又大張旗鼓,氣焰囂張至極,還望老師多加小心。”
“無妨的。”
龍場書院山長,王華王夫子搖了搖頭:
“你之前,可曾看過龍場縣令盧鈺盧子珍出劍?”
“學生有幸見過一次。”
“在你看來,盧鈺的舌劍之術如何?”
沈言回憶起盧縣令斬殺趙立德趙老爺所化,巫道七品戰力的血肉傀儡仙時,施展出的那柄白金飛劍。
他略一沉吟:
“弟子認為,盧縣令使劍,法度森嚴,攻伐凌厲......”
“呵。”
王夫子卻再度笑出聲來:
“盧子珍懂個什么劍術,無外乎仰仗著舌劍無堅不摧之利,糊弄下你們這些小輩。”
他豎起一根手指,旋即毫不避諱地向自身一點:
“我才是天下有數的使劍行家!”
“家”字出口的瞬間。
一道青光自這位五品大成,曾入四品的儒家修行者口中躍出!
劍如天虹。
即便沈言竭力催動自身才氣,目中清濛濛光彩綻放,也未能捕捉到那一縷青魚般靈動的玄妙劍光。
而就在少年一呼一吸之間——
“蕩魔大元帥府”,這雕梁畫棟的偌大廟宇,居然轟然倒塌!
卻是王夫子以自身舌劍,在剎那間,劍氣噴薄,輕而易舉地,將整座寺廟斬得七零八落。
“這樣的劍術,七品后,我自會教你。”
沈言神馳目眩的同時,王夫子隨意開口。
說著,他又將那柄青色飛劍收回近前,好讓自己這位新收的學生看個清楚:
虛空中,靜靜懸浮在其人身前的,是一柄尺許長,其上銹跡斑駁,看似并不鋒利的青銅劍,與龍場縣盧大人那口庚金之劍相比,造型上更是天差地別。
可就是這樣一柄平平無奇的舌劍,適才在王夫子操縱下,眨眼間便有摧城拔寨之威!
沈言的呼吸稍滯。
隨即,聽著廟宇的廢墟內,傳來那聲驚天動地的咆哮。
王夫子忽地眨了下眼睛,繼而笑容玩味道:
“還有些別的手段,提前讓你看看,也不是壞事。”
就在師生二人交談間。
一道身高過丈,體型魁梧,身穿山紋鎧甲,面目兇神惡煞、青面獠牙的身影,帶著滔天煞氣,挾一股沛莫能御的驚人巨力,向兩位儒家修行者撲來。
這就是小黃莊那頭,被冊封為所謂神靈的妖鬼?
沈言目中清氣匯聚的同時,其人卻面不改色。
而在少年身旁。
王夫子也同樣身形不動,唯有他穿著的那身青袍顫抖兩下。
陡然間。
數道雷霆自九天上墜落!
接連劈在那頭自稱“蕩魔大元帥”的妖鬼身上。
只電光一閃,其人那龐然神軀便驟然焦黑。
等到雷霆次第劈落,這頭妖鬼早已四分五裂,連一聲慘叫都沒能發出,就被漫天而來的雷光閃電,轟成了遍地齏粉!
“為師還是有幾分四品手段的嘛。”
王夫子輕捻胡須。
過了片刻,他才不慌不忙地解釋道:
“儒家四品,格物致知。
“行天理!”
......
大盛朝成皇十六年,四月十六。
龍場縣治下,一頭茍且百年的前朝余孽,被本縣書院山長王華斬殺。
同日。
大隊衙役包圍小黃莊,搜捕與妖鬼曲款暗通、買賣人口之輩。
在十數位來自書院的儒家修行者協助下,總計有四十七名勾結成奸之人認罪伏法,而僥幸逃脫者并無一人。
稍后。
許瑞的遺物被找到。
......
四月十八日下午。
沈家老屋。
沈言手不釋卷,誦讀這一部《春秋左氏傳》中的文公篇。
近幾日需要王夫子處理的事務甚多——
畢竟,作為一位曾入四品,修為極強的儒家修行者,更兼攻殺之力超卓的劍術大宗師,王老師雖被人貶棄到龍場書院,可還是避免不了來自各方的窺伺和忌憚。
此次沉寂許久后的出手,又是直接以儒家四品之能代行天理,招來雷霆......
一時間,王夫子壓力山大。
甚至還連累得張、吳兩位書院堂長在這段日子里,不停四處奔走聯絡。
龍場書院也不得不暫停授課。
反倒是沈言。
因為府試在即,直接被自家老師給放了長假。
根據這位王先生的安排,明日他會和本縣其他童生一起,乘船自黑水河順流而下,前往下游七十里處的修文府。
而在府試考過之后,少年還要在修文府城中多盤桓數日。
之后的安排,等自家老師有空親身過來,再另做打算。
故此。
近兩日。
沈言始終安心在家讀書,準備四月二十日的府試。
而就在他讀到《春秋》中的宣公篇: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少年的眉心識海處,古樸石質璽印猛烈顫抖。
虛空如水沸騰,大片璀璨絕倫的暗金色字體,在他的視線中勾勒出來:
【經學《四書五經》(精通)】
【進度:(0/18000)】
【效用:明徹經義,諳熟諸般圣理;才思泉涌,落筆如有神助。】
堪稱沈言修行根本的經學技能,《四書五經》,終于在這一日,被他肝到精通層次!
稍加體悟。
九部儒家經典,其中蘊含的種種道理,此刻正徐徐在他心中流淌。
這是一種自上而下,清晰無誤的理解和領悟。
此時經學已然達到精通層次的他,再去面對科舉,沈言自信,無論出題人如何刁難,只要題目還在《四書五經》的范疇內,那對他來說,就毫無難度可言!
甚至,少年再回憶書院中,二位堂長講解的內容時——
“張先生在《中庸》上的見解最好,至于《大學》篇,他的解讀就稍微有失偏頗。”
“吳先生只有講《尚書》時,才顯得話多些,原來是他并不長于此道,所以下意識地語無倫次......”
他甚至能做出這樣的結論!
經學精通,效果何其驚人?
非但如此。
在沈言經學技能突破,暗金色面板浮現于少年眼前的同時。
他胸中那粗如線香,長達九寸的清濛濛才氣,竟無風自動,向上延伸出寸許!
雖然這截新生的才氣,若有若無,極為虛淡,甚至僅像是一團朦朧的陰影,可在沈言的感知下,這部分才氣與此前的九寸,并無分別,二者之間,同根同源。
才氣,第十寸!
《四書五經》一旦精通,就會帶來這樣的變化?
沈言的表情微變。
遍閱史書,在自己之前,也只有一個人,能在九品境界,才氣達到十寸。
那個人就是儒家圣人。
據記載:
圣人身長九尺,樣貌奇異,少年時居于沂水畔,讀《春秋》,胸中才氣十寸。
這種驚人至極的異象,可就不是一個天生文曲星能比的了。
須知道。
才氣高人一品的天生文曲星,每隔四五十年,世上總會誕生一二,大盛朝立國百年,便已然有兩位天生文曲星,先后入仕。
可胸中才氣十寸的九品儒家修行者?
那不好意思,兩千年來,唯只一位儒家圣人!
如今卻莫名其妙,多出來個沈言。
這樣的消息,若流傳出去,恐怕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而帶來的后果,少年更是無法估量。
為今之計......
沈言瞇了下眼睛。
近兩日不能讀書,也不能用老師送的暖玉壺喝酒,要將第十寸才氣,保持在這個似有似無、極難察覺的階段。
然后迅速通過府試,成就八品,將才氣線香演化成胸中文廟!
這樣便可保無虞。
畢竟,物以稀為貴。
天生文曲星的身份可以給沈言帶來種種照拂,而一位少年圣人現世,在其尚未成長起來之前,所要面對的,卻大概率是無窮無盡的劫難。
要么身死,要么從此失去自由......
沉吟中,少年合上書卷,悄然嘆了口氣。
......
反復呼吸吐納,直到心情稍平復了些。
沈言推開屋門,緩步來到六里村外。
小陳正和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正一起蹲在槐樹下勾勾畫畫。
見這自家位沈先生徑直朝自己走來,小陳正歡呼一聲,順勢丟掉手中攥著的半截樹枝:
“先生出來了!”
聞言,小孩子們連忙站起,用參差不齊的童聲問候道:
“先生好。”
沈言笑笑,他走到這群孩子們中間,逐一和他們問好。
然后,這位六里村的沈先生,走到那株大槐樹下,他清了清喉嚨:
“今日,我們來上最后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