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精怪懸賞
書名: 從書法開始,肝成儒道圣人作者名: 三河豆絲本章字?jǐn)?shù): 3030字更新時間: 2025-01-26 19:59:00
三月下旬。
風(fēng)和日麗,草長鶯飛。
大半個月的時間轉(zhuǎn)瞬即逝。
正所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此時距四月不遠(yuǎn),龍場縣雖沒有寺院古剎,可城外桃源山上,卻開了漫山遍野的桃花。
正午時分。
龍場縣衙內(nèi)。
沈言沉吟片刻,強(qiáng)壓住口干舌燥帶來的些許躁意,望向人聲嘈雜、亂七八糟的縣衙公堂:
“王二,李茅,你二人經(jīng)人指證,合謀偷盜錢財(cái),證據(jù)確鑿,可還有什么話說?”
“公子,冤枉啊!”
“沈公子,小的一介良民......”
“那也好。”
沈言略微皺眉,稍后,這位龍場縣新晉的年輕師爺招呼一聲:
“趙捕頭,勞煩帶這兩個人下去,分開審問。
“先招供的,刑期減免;后招的,罪加三等;若是他們兩人都咬死不講,那就一起勞役三載。”
“是!”
趙捕頭當(dāng)即應(yīng)聲。
沈言點(diǎn)了點(diǎn)頭,趁著這片刻閑暇,少年將手邊的一卷《孟子》拿起,忙里偷閑,讀了幾頁。
胸中才氣,再增少許。
不多時,龍場縣三班衙役中,資歷最老的趙捕頭徑自折返。
其人滿臉喜氣洋洋的表情:
“沈公子,兩個蝥賊,全招了。”
沈言聞之,只是微微頷首——再簡單不過的“囚徒困境”,用來對付兩個連字都不識的小毛賊,也還不是手到擒來?
不遠(yuǎn)處,身體已然大為好轉(zhuǎn)的劉老縣丞捻須而笑:
“沈公子才思敏捷,倒還真讓老朽欽佩。”
“劉老過譽(yù)了。”
“呵。”
老縣丞卻是微微一笑,將幾張薄紙遞了過來:
“再把這四份草稿整理成文,今日就沒別的事情了,沈公子怎么看?”
從老人目光中看出來些許飽含善意的調(diào)笑,沈言深吸了一口氣,隨即吐出一個字來:
“好。”
說起來,本縣的盧縣令,是個不理庶務(wù)的。
除了少許幾件大事,對這位盧大人而言,平日里的瑣碎案情,還有那些無關(guān)痛癢的公文往來,自是能免則免,絕不能打擾到他吟詩讀書、陶冶性情。
沈言以師爺?shù)拿x,進(jìn)入縣衙做事,雖只半月,卻實(shí)打?qū)嵉刈屖鼊?wù)纏身、焦頭爛額的劉老縣丞松了口氣。
而對少年自身來說:
【技藝:策論(小成)】
【進(jìn)度:(116/500)】
【效用:條理清晰,結(jié)構(gòu)分明,針砭時弊,文章言之有物。】
也算有所收獲!
這段時間里,龍場縣的大小公文,在盧縣令授意下,全部交給了沈言撰寫。
上百篇有關(guān)時事、政務(wù)、朝局、地方的文章,逐一寫過來,在自身面板能力加持下,要稱如今的他一聲“策論高手”,也并不為過。
一切皆是,為了準(zhǔn)備月余之后的府試!
須臾間,四封簡明扼要的公文寫完。
沈言向老縣丞拱拱手,算是了結(jié)了這半日的辛苦。
......
出了縣衙,還沒走出幾步。
少年偏轉(zhuǎn)過頭,望向路邊那株樹冠蔚然,不知道生長了幾百年的古樹:
“風(fēng)姑娘,你要找的那件秘寶,還沒有線索嗎?”
“誒,這都能被你發(fā)現(xiàn)。”
枝葉的縫隙間,露出風(fēng)鈴笙那雙圓圓的眼睛:
“所以說你們讀書人啊,眼睛就是賊......”
說著,這姑娘在樹梢上盤膝而坐,無奈地?fù)u了搖頭:
“怎么都找不到,每次稍有一點(diǎn)感應(yīng),位置就變了。”
“會不會是活的?”
沈言思索道:
“比如某種罕見的山中精怪?”
“有可能哎......”
紅衣少女眸光放亮,雙手猛地一拍:
“本姑娘要進(jìn)山一趟,書生,多謝你啦!”
看著少女轉(zhuǎn)眼間消散在風(fēng)里的背影,沈言一時失笑。
片刻后。
走進(jìn)一家酒肆,少年把一小串銅錢,在柜臺上順勢排列開:
“店家,炒一個青菜,再切二兩熟豬肉,一鍋飯,不要酒。”
那一部二十五卷,《楊文貞公文選集》的尾款,已然有人上門付清。
再加上盧縣令預(yù)付給他,當(dāng)師爺?shù)倪@一份薪酬。
沈言此刻的積蓄,其實(shí)已然超過二十兩白銀。
日常開銷上,倒也沒必要再過于拮據(jù)。
這頓飯吃得很急。
畢竟,午后還要去書院進(jìn)學(xué),最近肝《四書五經(jīng)》上的進(jìn)度,總歸是慢了幾分......
就在他這樣想著的時候——
“喲,王夫子今個又來了!”
酒肆掌柜忽的開口,卻是引來一陣頗為歡快的哄笑聲。
在眾人戲謔的注視下,有位穿長衫,胡子泛灰,面色青白,似乎酩酊大醉的中年書生,踉踉蹌蹌地走進(jìn)來:
“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說著,其人在柜臺上,排出九文大錢。
“王夫子,你真的識字嗎?”
喝酒用飯的人中,有的故意高聲喊道。
那位王夫子卻不回答,而是笑嘻嘻,端著一碗酒,還有那碟茴香豆,走到少年近前:
“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我考你一考......”
沈言端詳了片刻,輕嘆口氣,隨即抱了下拳:
“請先生指教吧。”
......
與此同時。
龍場書院內(nèi)。
身形高大,圓領(lǐng)青袍的高明揚(yáng)一箭射出,震得十余步外的箭靶連連搖晃。
“我這一箭射得不錯!”
其人自鳴得意地贊許一聲。
而就在他身側(cè),另有一名書院弟子張弓欲射,可才將弓弦拉到一半,箭矢就輕飄飄地了出去。
這位弟子當(dāng)即面色泛紅,無奈地擦去汗水:
“也不知為什么,山長忽然傳令我等練習(xí)‘六藝’,還偏要從這個射箭開始。”
“因?yàn)樯蛐稚瞄L射箭,在縣中揚(yáng)名了吧。”
有人輕笑附和:
“本縣縣令親口稱贊,說他文武雙全,有古君子之風(fēng)。”
“就是不免苦了我等,也要跟著勞心勞力......”
“君亮兄怎么看?”
卻是黃澈在一箭命中標(biāo)靶的同時,淡然開口。
高明揚(yáng)沉思了片刻:
“我倒是覺得,練習(xí)下也并非壞事。
“子澄兄,你可否記得,本朝太祖年間,讀書人赴京參加科舉時,還需要六藝皆備、六藝皆考。”
“確實(shí)如此。”
“等到太宗在位,便改成了六藝擇一而考。”
高明揚(yáng)面露坦然,侃侃而談道:
“而后百年,就又演變成只考校書法。
“近年來,更是連書法都直接并入殿試,不再單設(shè)考場。
“此舉固然方便了我等讀書人,可從為國選材,為國取士的角度來看,于國家長遠(yuǎn),卻未必有益......”
“君亮兄,噤聲。”
“唉。”
高明揚(yáng)擺擺手:
“此地只有你我同硯,言語間即便輕佻些,又能有什么關(guān)系?”
“終究小心為上。”
黃澈徐徐搖頭。
隨即,這位來自景陽縣的年輕俊彥環(huán)顧四周:
“說起來,沈兄今日怎么未曾露面?
“大家都在這里熱火朝天地練習(xí)射藝,他這個‘罪魁禍?zhǔn)住趺催€不現(xiàn)身?”
“沈兄公務(wù)繁忙吧。”
有人竊笑數(shù)聲:
“子澄兄不知道,沈兄這段日子,出入縣衙,斷了不少案子,他這個沈公子,不知哪天,就得被人改叫沈大人......”
話音未落。
連通后院與書院講堂的那道門里,忽的有人朗聲長笑:
“與其在這里編排我,還不如多看幾本書,寫幾篇文章!”
笑聲里。
沈言淡然自若,走到人群正中。
“不曾想,還真把沈兄給喊出來了。”
適才那位學(xué)子一時失笑,隨即,其人半開玩笑地行了個禮:
“沈大人今日到此,可是有什么公務(wù)?”
沈言笑笑,卻是順著他的話頭:
“說來也巧,我這里還真有件事情,要告知諸位。”
少年面色面色不變,而語氣稍顯肅然:
“將軍山上的虎妖,連日來已然釀成禍患。
“今日早晨,我和盧縣令、劉老縣丞商議,連同其他氣候未成的山中精怪一起,總共發(fā)了三份懸賞出來。”
“懸賞?”
“不錯。”
“沈兄詳細(xì)說說。”
沈言點(diǎn)了下頭:
“第一個是將軍山進(jìn)山道上討封的黃皮子。
“說白了,就是黃鼠狼成精作怪,盤踞在深山路上,專以討封術(shù)害人。
“將黃皮子的尸體帶來的,賞銀五十兩,且記住,據(jù)僥幸不死的采藥人描述,以那黃皮子以頭上長著的三綹白毛為準(zhǔn)。”
“還有呢?”
看了那位躍躍欲試的同窗學(xué)子一眼,少年將語調(diào)放緩:
“至于第二頭精怪,人首蛇。
“據(jù)傳會在山路之上,呼喚來往行人的姓名。被喊到名字的人,若是回應(yīng),夜半時分,就會被這蛇找上門去,一口咬下腦袋。
“人首蛇身,倒也好認(rèn)。尸體帶來,賞銀三十兩。”
“此怪實(shí)力如何,沈兄可否告知?”
“兩頭山中精怪而已,皆不入品,只是行蹤詭異,諸位若是有心,想來不難對付。”
沈言輕微地?fù)u了下頭:
“最后便是將軍山上盤踞的虎妖。”
他一字一頓地說:
“賞銀四百兩!”
稍待片刻,等庭院中驟然而起的喧嘩聲漸漸平息下來,少年才笑了一笑:
“那虎妖盤踞在山中,年深日久,近日又開始頻頻吃人,疑似已成入品妖鬼。
“不過,本縣縣令自會組織人手,進(jìn)山探查,我亦接了一份巡林的差事,這段時日,大家若是有修為在身,在山道上碰碰運(yùn)氣倒也無妨。
“只要不入深山,應(yīng)是不會有太大危險(x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