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邦彥的這一番話,李綱深惡痛絕。
他沖著李邦彥怒目而視,胡須眉毛都在止不住的抖動著,呵叱道:“李邦彥,汝安敢獻此誤國誤民之策?”
“天下的城池哪個能有都城堅固?而且宗廟、社稷、百官、萬民都在這里,怎能舍棄?”
頓了頓,李綱朝著坐在龍椅之上的趙桓行禮道:“道君皇帝把宗社授給陛下,您卻打算棄而去之,這合適嗎?”
趙桓心虛的低著頭,默然不答。
太上皇趙佶都棄城而逃了,何故他不能為之?
就在這時,一個內侍急匆匆的走了進來,向趙桓稟告道:“官家,皇后娘娘已經收拾完畢,準備啟程離開京城了。”
聞言,李綱不禁臉色大變。
趙桓瞪起了眼睛,趕緊起身離座,著急忙慌的說道:“朕不能留守京城了。卿等不要留我,朕要同皇后一起啟程!”
言罷,趙桓就打算離開紫宸殿,朝著外邊走去。
“陛下!”
李綱見此情形,再也顧不得君臣之禮,哭天搶地的跪在了趙桓的腳下,攔住后者的去路。
他一個勁兒的磕著頭,眼淚好似斷了線的風箏一樣,簌簌流落,泣不成聲的說道:“陛下你不以臣卑鄙無能,委以重任。”
“臣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蒙受官家圣恩,甘愿以死相報!”
“今日陛下舍棄宗廟社稷,百官萬民而去,煌煌帝都,必然不保。”
“臣不愿做階下之囚,受那亡國之辱,現在陛下這一去,萬事休矣,臣唯有一頭撞死在紫宸殿上,以身殉國了!”
說著,李綱就緩緩的站起身,抖了抖袖袍,拍一拍雙膝,以一種視死如歸的表情看著趙桓。
李伯紀,真乃忠臣也!
趙桓顫巍巍的瞅了一眼李綱,心中倍感慚愧,臉上更是一陣燥熱,仿佛火燒云一般,渾身上下都不自在了。
倘若他今日把李綱逼死在這紫宸殿上,豈不是成了如商紂王、秦二世、隋煬帝那樣殘暴昏庸的帝王了嗎?
說是要“遺臭萬年”,也不為過。
史筆如鐵,趙桓著實是不想背負殘害忠良的罵名。
即便李綱是自盡的,跟他趙桓也脫不了關系。
“唉,也罷!”
趙桓長嘆了一口氣,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便道:“朕今接受卿的請求留下來。治兵御敵之事,由你全權負責,萬萬不可稍有疏忽。”
“臣,遵旨!”
眼看著趙桓總算是放棄了逃跑的想法,李綱這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儀表,再無輕生之念。
……
翌日,天蒙蒙亮。
郭孝恭還在班房中呼呼大睡,卻忽然被麾下的一個禁兵叫醒。
“何事?”
郭孝恭睡眼惺忪的看著這個禁兵,右手已經不自覺的摸到了刀柄之上。
這是他下意識的反應。
吾夢中好殺人?
郭孝恭倒是沒有這般暴虐、生性多疑,只是長時間的戎馬生活,使他的警惕性極高。
就算是在睡覺的時候,有人靠近,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讓他驚醒過來。
適才郭孝恭差點拔刀出鞘,把眼前的這個禁兵砍死。
那禁兵似乎是覺察到了異樣,臉色慘白,不自覺的吞咽了一口唾沫,回答道:“官家下旨,讓我等禁軍護駕南狩。請將軍做好準備。”
“……”
一聽這話,郭孝恭沉默了。
他不禁暗罵趙桓愚蠢,爛泥扶不上墻!
不用猜,郭孝恭都知道發生了什么。
昨夜,在李綱離開之后,奸臣李邦彥、白時中再次進宮勸諫趙桓盡早離京。
耳根子比較軟,優柔寡斷的趙官家,一定是聽信了李、白二人的讒言,打算棄城而逃了。
攤上這樣的皇帝,為之奈何?
老趙家真是沒一個有出息的!
郭孝恭心中這般腹誹,卻也沒有片刻的遲疑。
既來之,則安之。
現在是大勢所趨,像他這樣的小人物,在沒有損害到自身利益的情況下,隨波逐流也未嘗不可。
等郭孝恭收拾一番,牽著御賜的那一匹河曲名馬“踏雪烏騅”來到午門列隊的時候,只見高聳的宮墻環繞之余,御河之畔,直至午門外邊的廣場上,已經是人頭攢動,黑壓壓的一大片禁軍將士早就整裝待發了。
披堅執銳的禁兵們,都不由得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著。
有的禁兵面露復雜的神色,忐忑、惶恐、悲憤、哀傷等各種各樣的情緒,出現在了他們的臉上。
皇帝的乘輿已然擺設在午門之外。
不必多說,他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宋軍那紅底黑紋的旌旗迎風獵獵,只是旌旗下的禁兵大多哭喪著臉,如喪考批一般。
一大清早的,得知消息的李綱快馬加鞭,趕到了皇宮外邊,來到午門就看見禁衛軍整裝待發,皇帝的乘輿也準備好了。
李綱不禁勃然變色,知道趙桓又改變了主意。
他的身形顫巍巍的,擋在了所有禁軍將士的面前。
“你等究竟愿意留下守衛宗廟社稷,還是愿意隨皇上逃跑?”
李綱聲嘶力竭的一番喊話,讓在場的禁軍兵將都漲紅了臉,齊聲答道:“父母妻子都在這里,愿死守京城!”
作為禁軍,尤其是諸班直的兵將,很多人都是土生土長的開封人,怎能舍棄自己的妻兒老小,舍棄自己的故鄉逃奔南方?
只不過,皇命難違。
除非李綱能說服趙桓留下來堅守京師。
不多時,趙桓已經來到午門,迎面而來的就是黑著臉的李綱。
“愛卿……”
趙桓的臉色有些尷尬,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面對李綱。
見狀,李綱朝著趙桓躬身行禮,并眼含熱淚,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道:“圣上您已答應留下,怎么忽然又要啟程了?”
“六軍父母妻子都在這里,愿以死守城。”
“圣上強迫他們護駕出走,萬一中途四散回都,誰來保衛圣上?”
“況且金兵已經很近,探知乘輿尚未走遠,用健馬快追,怎么抵擋得住?”
趙桓聞聽此言,這才后知后覺的醒悟過來。
“朕……朕不走了。”
李綱深深的看了一眼趙桓,又背過身去,朝著數千名禁軍將士高聲喊道:“圣上主意已定,決心守城,敢有再說離開京師,擾亂人心者,斬!”
禁衛六軍一聽留下堅守,都一齊高呼“萬歲!”
只不過,趙桓想起了自己那先行一步的朱皇后,頓時心驚膽戰起來。
“皇后,快……派人把皇后的乘輿召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