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當空,東風四起,金城街道人滿為患,安門口守將個個抬頭挺胸,城墻上的黑色軍旗裂裂炸響。
街道深處,一批黑色戰馬被一個身形魁拔,面色堅毅,身披黑甲的將軍牽了出來。
景帝在城墻上看著這一幕,這一別恐將永別,十幾萬人呀,多少家庭將失去頂梁柱,若回不來集朝將元氣大傷啊。
滿朝文武盡竭站在城門兩邊,王望安上前,拿出一條紅繩,系在車啟的鎧甲上,“將軍,這一戰傾盡全國之力,不管輸贏望將軍可以打出十年太平”。
車啟沒有表情,沒有語言,王望安都能做到這個位置大局是可以看得清的,無需過多解釋。
慕容忠國,也拿出一根紅繩系到了長槍處。
“將軍勿怪,兵部以傾出所有,愿將軍一帆風順,旗開得勝,大勝而歸”。
車啟緩緩點頭,他也算武將,自然懂得都懂,場面話而已。
有兩人帶頭,其他文武大臣,都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紅繩,井然有序的綁到了車啟鎧甲上戰馬上。
見這些官員都已經綁完,百姓也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紅繩,綁到了將士們的戰甲上。
風吹蕭蕭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
肅穆黑甲,雪亮黑槍,平安紅繩,隨著一陣風吹過,紅繩在每個人的身上飛舞,畫面震撼感無言以及。
集朝民俗,男人要出遠門,或者出兵打仗,家人都會為其綁上紅繩,以祝福平安歸來。
景帝看著下方一片黑色帶紅是那么的壯烈,那么的肅穆。
“阿木賜黃繩”阿木從后邊端著一個盤子,緩緩走了出來,景帝大袖一揮,所有人下城墻。
景帝大步走到車啟面前為其整裝,接過阿木盤中的黃繩系到了車啟頭盔上,這個位置只有自己家中父親和皇帝才可以系。
黃繩代表皇家,是對掛帥之人以及下面士兵的一種鼓勵。
“山高路遠,車將軍定要揚我國威”。
車啟退后三步緩緩跪下“臣,車啟定不負陛下之命”。
景帝將其扶起“時間不早了,將軍快快上馬即刻出征吧”。
車啟點了點頭,將馬牽出一些距離,翻身上馬,對著周圍百姓和文武百官大聲道:
“集朝男兒血性,我今日出征,不管付出何代價都要將草原蠻人格擋在邊關之外,為我集朝百姓打一個天下太平”。
說完在馬上行了一禮,韁繩翻扯,馬頭急轉對身邊傳令兵喊道“元帥令,全軍出征”。
傳令兵得到命令,手拿令旗,調轉馬頭,朝著長長的隊伍后方一路大喊“元帥令全軍出征!”。
車啟沒有回頭馬鞭揮下,前頭部隊瞬間開動。
景帝又回到了城墻上,袖中雙手緊握,看著消失在地平線的部隊,重重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
“集朝和朕未來都在這一仗身上,定不可大敗呀”。
部隊行進出城三十里,車啟將所有大小將領全部召集在身邊。
副將,安國杰,原都城八位總將,此人只有一個特點,服從命令。
景帝就怕內部混亂,所以將安國杰封為副將。
其他的一些都尉,都是年輕之輩,一是為了戰功,二是為了經驗,為后面培養將才。
見所有人到齊車啟沉聲下令:
“安國杰,帶領三萬騎兵直奔天蒙中關,陳儒以及其他五位步兵都尉緊隨其后,本將帶領一萬騎兵先去定北關領另外兵馬”。
“我跟安副將離去以后,你們皆要聽從陳儒命令,敢有違抗者可皆斬”。
“是否明白”車啟看著其他五位都尉。
“我等遵命”其他五位都尉齊齊應聲
陳儒,二十四,歲獵戶出身,此人天生神力,有勇有謀,后經王望安引薦,再加上自己努力,年紀輕輕就勝任八衛,其中一衛總將。
步騎混編的壞處就是行進速度太慢,邊關估計草原騎兵已經開始叩邊了,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將部隊集結到邊境住,再做打算。
“安副將記住,多派斥候,沿途要是有神色可疑之人,皆可誅殺”。
“遵命”安國杰抱拳。
話落車啟帶領著一萬人揚長而去。
“元帥,將六萬人交給那個小子行不行?”親衛統領撓頭詢問。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這么多人,只有他可擔此任,畢竟王丞相的眼光應該不會太低,此人不驕不躁,確實也有些本事,好生培養,將來也是一位不俗的將才”。
“元帥,那個安國杰靠譜嗎?我怎么看他有點呆啊”。
“閉嘴,此人性格沉穩,最主要的是他有一顆忠心這是陛下身邊的人要是個呆子會被封為副將?”車啟沒好氣這說道。
“行了,別貧嘴派出一隊斥候,配上兩匹馬先去定北關報信,讓其提前準備時間倉促啊!”。
“遵命”劉云抱拳調轉碼頭下去吩咐。
陳儒見元帥和將軍離去,也開始安排了起來“邊關情況緊急,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等到了邊關我們可以在休息”。
“傳令,所有人急行軍,每日歇息兩個時辰,爭取五日到達邊關,若有違命者,斬首示眾”。
命令很快傳了下去陳儒對身邊的五位都尉說道:
“此次出征是我們建功立業的好時機,我們定當一致對外,有意見保持,大戰即起所有意見都要為其讓道”。
“我希望各位可以約束好自己本部人馬,起到帶頭作用”。
“每天休息兩個時辰,下面的士兵肯定會有意見,還請各位詳細說明其中利害關系”。
“各位的付出我陳儒會銘記于心,戰后我會向元帥一一稟明”。
“各位執行命令吧”。
其他五位都尉面面相覷雖然他們和陳儒是同級,元帥命令他們也是不敢違背,眾人齊齊抱拳。
“遵命”。
看著跑開的幾人,陳儒一時也陷入了沉默,他沒有上過戰場,不知道騎兵和騎兵的戰斗步兵有什么用?
也不知道將軍是性格沉穩,還是對這一戰不看好陳儒總覺得這一仗有點吃力,對方也就六七萬人,己方將近出兵十四萬人。
總感覺己方好像不太行,但元帥有意提拔自己,再加上自己就差一場軍功,才能有自己威望,想到這陳儒掏出了一本兵書在馬上細細的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