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一把小刻刀
書名: 活的教育書:孩子歸愛所有作者名: 作家麥納麥本章字數: 1559字更新時間: 2025-02-04 17:25:46
一把小刻刀
史蕾
去年暑假,接到的任務是教新初一。雖然是任課老師,但是多年的習慣,我決定要先去家訪。因為要先了解自己所要執教的對象,才能有的放矢。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叩開了他家的門。他奶奶開的門,進門后,我看見一個男孩子,1米7不到一點的個子,斯文的臉,戴著一幅眼睛,神情顯得很緊張。奶奶說,聽說老師要來家訪,他很緊張,老早就說要給老師涼好茶。我的第一印象,這孩子膽小,但是很善良。他把已經完成的部分作業拿出來看,在我已經家訪了的學生中,他的作業是還是比較清楚的,作文也寫得不錯。也許是初中的新老師首次上門的緣故,他始終顯得拘謹。交談中,了解到他的爸爸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現在每周末他會去他媽媽那里。這樣的情況似乎跟我自己的家庭有些相像,于是心里不禁對他多了一種親切、同情和關心。
陰差陽錯,開學沒有教他們,而是到了初三,但是他成為了我帶的文學社成員之一。或許這就是緣分吧。于是,除了在社內關心他之外,我的目光在社外也對他多了一份關注。因為他所在的班級,我有近一半的人已經家訪過,所以對這個班級也是多了一份感情。
有一次,課間時,我走過他們的教室。眼睛一瞥,看見大多數同學都在那里嬉笑,其中有幾個身影低頭在寫作業。他也低著頭,但不像是寫作業。我很好奇,于是悄悄走過去。一瞧,他拿著一把小刻刀,刻著一個粉筆頭。我拿起他的刻刀,說:“這刻刀怎么能隨便帶來,還刻粉筆?”邊上的同學笑了起來:“老師,他已經帶了三天了。”他又是很緊張地說:“那個老師,老師,我隨便玩玩。”
真的是隨便玩玩嗎?我敏感地覺察到,課間時分,這樣的玩耍不是這個年齡孩子的特點。也許,他心里有著難言之隱。我跟他說:“放學再到我這里取吧。我先拿走玩玩。”
他靜靜地坐在我前面,緩緩地說著他的事情。
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分開了,他一直跟著爸爸,平時基本和爺爺奶奶住,周末會到媽媽這里。爺爺是小學數學老師,教育他很嚴謹。所以他小學時一直成績很好。爸爸基本上每天下班回家吃飯,會跟他聊天。他對他爸爸很佩服,覺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能知道他在學校犯的錯。媽媽開明的時候,他愿意過去;媽媽很嘮叨,疑神疑鬼時,他就很煩。
他還告訴我同學平時也確實說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這一刻,我突然有一陣心疼。這孩子,從小生活環境復雜,還能夠保持善良的心地,優秀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我遞過一個油桃給他,告訴他如果愿意,可以每天來跟我說說話,需要我保密的地方,一定保密。你在我面前越放輕松,我越高興。刻刀你拿回去,不要用這種方式回避現實,真有興趣,來教我刻。
牽手浙大,捐書云南。活動在我們學校開展,需要小記者采訪。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讓他邁出主動和人交流的第一步。于是前晚在QQ里約上他,告訴他采訪怎么做。他事先擬好了題,我幫他進修了修改。但交流快結束時,他問:“老師,采訪時,你會在嗎?”我想或許是第一次,他有些害怕,就說:“放心,我會陪著你的。你只管去做,真砸了有我在。”他于是放了心。
第二天,他像模像樣地拿了采訪本和筆做起了小記者。也許是有了事先的準備,也許是看見我一直坐在附近,他完成地很順利。他采訪了浙大的兩位同學,自己班上的同學還有學生處主任。當夜,寫出了一篇比較像樣的報道。
可是,我不能總是陪著他的。他總是要獨立面對這些人和事的。于是有一這一次的經驗,我在后面的兩次活動中沒有陪伴他。一次讓他自己去采訪,一次還讓他把任務分配給同學們做,然后匯總。
一學期下來,他有三四篇報道像模像樣地掛在了校園網上。
當然,刻刀,是沒有再拿出來過。
如果沒有家訪的設想,就不會走進他家;如果沒有事先的了解,就不會多一份關注;如果沒有傾聽的耐心,就不會有他心語的傾訴;如果沒有幫助的方法,就不會有他的采訪;如果沒有事后的反思,就沒有他的進步。思考,實踐,反思,永遠是我們進步的方式,師生皆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