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優秀生的傳紙條故事
- 活的教育書:孩子歸愛所有
- 作家麥納麥
- 1139字
- 2025-01-31 11:45:42
優秀生的傳紙條故事
駱欣苗
小沈和小易兩個男孩子都是班級比較成績比較出色的孩子,前者來自于單親家庭,平時跟著奶奶,雙休日時間回到父親家。父親是高級知識分子,母親對于孩子的學業比較操心,但是屬于沒有規劃的,有點急躁。
周五的一次會議,跟蹤聽課的史蕾老師給我發來若干張照片,上面是兩個孩子的小紙條。很明顯,傳遞的時間在英語課期間,而內容則涉及青春期,比較敏感。紙條傳遞成功給孩子帶來無比的興奮,所以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傻呵呵的孩子還把這個內容上傳到自己的QQ空間。開會期間,我一直在考慮,這兩個出色的孩子該有怎樣的后續跟蹤處理才是最合適的。整個開會的時間我的注意力都不夠集中。史蕾老師也告訴了我,小沈的爸爸和班主任老師都知道這件事情了,估計爸爸已經介入處理。但是,作為老師,既然知道了這個事情,我不能袖手旁觀,我斟酌再三,考慮到青春期的孩子面對身體的發育和異性的好奇,用紙條傳遞并不足為奇,只是時間不對,影響了課堂其他同學的學習,而且,史蕾老師說,英語課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我有這兩個孩子的QQ,所以我很淡淡地在空間給兩個孩子留言:自己上課認真學習了嗎?有沒有影響別人的學習?是不是自己該好好反省一下。周二放假回來上課的時候,我又旁敲側擊地點到為止。課堂上,兩個孩子低下了頭,有點回避我的眼神。我有點擔心他們的情緒反映,不過,那天下午,他們遇到我的時候,倒也很自然地打起了招呼。
兩個學習成績不錯的孩子,在已經聽懂的課堂上無所事事。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該如何心平氣和的處理呢?第一、我覺得要知道事情的原因,對癥下藥。孩子本身比較優秀,課堂上已經聽懂了,那么應該怎么辦?這樣的情況下,不能強壓,不能全部都是批評。首先應該指出上課無論如何,傳紙條是不對的,讓孩子自己思考做得不好的地方。第二、青春期的孩子,對于異性已經有懵懂的意識和好感,通過傳紙條了解溝通自己的認識是他們接觸性知識的一個途徑。是否有更好的途徑,還值得商榷。第三、作為教師,是否也有自己應該反思的地方。現在的班級授課是存在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優秀的孩子吃不飽,基礎不扎實的孩子吃不飽,中間的孩子看情況。教師在課堂設計的時候經常會有這樣的痛苦,究竟應該面向怎樣基礎的孩子進行教學。在小組合作的學習組合中,似乎也存在這樣的難題。尤其在現在的公辦中學,優秀率和后三分之合格似乎像兩座大山,壓著教師,分散著我們的精力,而且哪頭都缺不了,糾結啊!
在整個事情的處理中,我始終覺得這個問題不那么簡單,錯誤不是全部都應該由學生承擔。這是個由課堂突發事件轉移到反省課堂教學設計的一個問題,進而是一個如何讓各個層次的學生上課都有所得的思考。反過來,如果我們的課堂上出現基礎不扎實的孩子不愿意聽講、上課睡覺,進而搗亂等情況,我們也應該反思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