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排座位也體現公正
書名: 活的教育書:孩子歸愛所有作者名: 作家麥納麥本章字數: 1251字更新時間: 2025-01-31 11:44:56
排座位也體現公正
王燕燕
“座位”在班級里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班級里的座位就和買房子的樓層一樣,人人都希望分到好位子,而實際上能如愿的只有少數同學。因為坐后排易使人產生孤獨感。尤其是在機房,電腦屏幕的阻擋使得后面幾排仿佛是與課堂無關的世界。
通常第三、第四排是教室里的黃金地段,這兩排座位,享有旺盛的人氣,比如上課因為和老師的目光接觸頻繁,容易集中注意力,上課效率高,一般家長或學生本人要求調動座位時都希望調到中間排,另外,這兩排的前后左右都有同學,使人感覺置身人群中,比較有安全感,其次,從視線的角度來看,坐在這兩排的同學,可以擁有更廣的視角,既不會有第一排的黑板反光問題,也不會有最后排看不清楚聽不明白的問題。
但是僧多粥少,一個班三十多個位同學,只有十六位同學能坐中間,總有人要坐前后排的。所以,開學第一天,我請大家按高矮排好隊,由我指定從前到后,從矮到高,分配好了位置。開始幾天是風平浪靜,但不久,有同學因為視力問題要求調換座位,也有同學因為聽力不好要求調換座位,還有同學因為與同學合不來要求調換座位,理由層出不窮,人人都希望調到中間去,于是,好一陣忙亂,但始終無法令所有人滿意,于是只好以這樣的理由應付:“總要有人坐在這里的啊”,“你就堅持一下吧”,“你是班干部,應該做出犧牲”。一段時間后根據成績、學習的互補、課堂表現等又重新調整了一次座位,也算暫時安撫了同學的情緒。
但我知道,座位的不公正問題其實還遠沒有解決。其實,從有教室開始,這個問題就已經存在,只是,以前的孩子普遍自我意識不強,也會為別人考慮,座位不好,吃點虧,也不會放在心上。而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自我意識都很強,在班級里自然是人人都想坐好位子,當然為師的教育學生要謙讓要寬容是應該的,但即使學生不提出這個問題,老師難道不應該敏感一點自己意識到這其中的不公嗎?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體現在哪里?不就應該處處體現嗎?對學生要公正、公平,不也應該體現在每一處嗎?或許有人會說,有些問題沒辦法做到絕對公平,并以此作為自己無法做到公平的借口。但我想,在座位問題上,我一定能想出解決的辦法。終于,在一次無意中看學生的座位表時,一個可以說是幾十年如一日的規律,引起了我的思考,學生的座位總是一周進行一次左右的調動,這可能是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雷打不動的規定,既然左右可以調動,為什么前后不能調動呢,這個想法令我頓時豁然開朗,但是又不能從第一到最后排輪換調,我考慮了一下,既然第三、第四排人人想坐,那就讓每個人都享有這個機會。于是,第二學期開始,我所教班級的座位是這樣調動的,除了左右的調換之外,還有第一排到第三排,第四排到第六排的滾動調換,我終于解決了一個最難,其實也是最簡單的問題。
如果,班里每一位同學都體會到他享有和其他同學一樣的權利,受到一樣的關注,那么,他會感到這個集體的公正,同學們會因此獲得安全感,并由此受到激勵。這也許就是三次調座位對同學最為深刻的影響吧。座位不是大事情,但是排座位也能體現出老師對學生的關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