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先思考,后做事
- 活的教育書:孩子歸愛所有
- 作家麥納麥
- 2377字
- 2025-01-31 11:35:27
先思考,后做事
莊千杰
2012年11月的平陽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我發(fā)現(xiàn)了這個孩子:孫欣恒。當時就讀于順溪中心學校五年級,他個子修長、體型勻稱,大小腿比例合理,動作輕盈,是理想的中長跑苗子。運動會之后,通過跟該校的體育老師了解到該學生父母離異,單親的環(huán)境長大,母親改嫁后已有2個小孩,父親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還不得不在外打工,孩子本身有各種不良的習慣。面對這是個“問題兒童”,我猶豫過,但出于對優(yōu)秀苗子的“不放棄”,最終還是做了家長和孩子的工作:孫欣恒跟我到溫州少體校面試。
面試很順利,很快孫欣恒在溫州中長跑隊陳老師的帶領(lǐng)下開始訓練。前兩個月孩子進步很大,但一直都存在著的不良習慣也暴露無疑:有暴力傾向、開銷大、喜歡說謊。出于對孩子家庭特殊性的考慮,陳老師一直給孩子機會并開導(dǎo)。但是有一次孫欣恒偷了薛教練(陳老師的助手,小年齡的孩子一般都住在他家,由他管教。)三千元,還拒不承認,由于行為惡劣,被退回了原學籍就讀。事情發(fā)生后,孫欣恒沒有回原學校讀書,而是去了他江蘇(跟隨他父親),從此輟學了。父親沒有精力照顧,更加缺乏教育,高消費說謊偷盜等行為越發(fā)頻繁。更加嚴重的是,孩子父親也堅持認為孩子不用上學了,理由是“省錢省麻煩”!
孩子輟學了,我百感交集,就這么放棄了?放任他一直錯誤下去?好苗子浪費了不說,還目睹孩子走上錯誤的道路?雖然他是個定時炸彈,不知道什么時候爆發(fā)一下。但是我相信每一個老師都會堅持,我也不例外。
2013年春節(jié)期間,我再次來到他家探望,跟孩子溝通了2個多小時,發(fā)現(xiàn)孩子內(nèi)心極度缺乏關(guān)注和家庭的關(guān)愛,心理扭曲,但是不排斥讀書,而且喜歡運動,喜歡跟人交流。他只是通過極端的行為來引起大家的關(guān)注。我意識到,只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guān)心,建立他的自信心,能夠讓別人關(guān)注他,不要讓他有被拋棄的心理負擔,他能改過來。鑒于對他的田徑專業(yè)成績的肯定與潛力,我認為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改正他,所以當場我就給他一個承諾和機會:如果他能夠改掉自己的壞毛病的話,我愿意讓他以特長生的身份到我們的敖江四中來就讀。同時說服他父親讓他再次回到學校。這也是對我自己的一次挑戰(zhàn)!
就這樣,孫欣恒回到了學校。
2014年7月孫欣恒開始參加鰲江四中的暑期田徑訓練,白天訓練晚上看書學習。我盡量多的和孩子們在一起,除了訓練和學習,平時生活中,主動引導(dǎo)孫欣恒融入大家。不知不覺中,大家身體素質(zhì)不斷提高,訓練成績一天天進步,開始對體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孫欣恒進步非常大,這也讓他有了自信。也給了我堅持下去的信心。
轉(zhuǎn)眼間開學了,我把孫欣恒安排在和我較熟悉的班主任班級里。能夠隨時了解他在學校的各個方面,畢竟這是個“問題學生”。
如何能全面改正孫欣恒的壞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個長期艱巨的任務(wù)!我每周限制他的開銷,沒有必要花的錢不給他,并且開導(dǎo)他哪些是必要的開支;平時學習上一直關(guān)注,但不給他壓力,只是閑聊中帶過;訓練上,肯定他的成績與訓練態(tài)度,讓他有存在感,有被需求的充實感;生活上,經(jīng)常一起吃飯,聊天,把自己當年的經(jīng)驗一起分享,引導(dǎo)他融入大家的話題;等等,各個細節(jié)。
漸漸地,孩子將注意力慢慢轉(zhuǎn)移到了學習和訓練。
10月的校秋季運動會孫欣恒以優(yōu)異的成績打破了我們學校七年級的年段800米和1500米的記錄。這對我們田徑隊是一種鼓舞,對孫欣恒自己來說,更是巨大的肯定,我能感覺到他臉上的笑容那么純潔。之后,不用我再說什么,孫欣恒非常主動的以更加努力的訓練來迎接2014年平陽縣的田徑運動會。在縣運動會上,孫欣恒參加了1500米和5000米跑,1500米以4分35秒的成績獲得第二名;5000米以17分54秒同樣獲得第二名,兩個項目的第一名都是我們學校的初三隊員。這是個非常不錯的成績,更加欣慰的是,田徑場上的成功給了他信心和動力,在學習上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進步很大,壞的習慣和毛病漸漸遠離他。
很快,七年級第二學期開始了,這個學期訓練和比賽的任務(wù)減輕了,我也把重心放到初三學生的輸送訓練上。也給小段孩子更多的學習時間,畢竟學習是第一位。
于是,對孫欣恒的關(guān)注也相應(yīng)的減少了。但是孫欣恒的家庭太特殊了,他的“問題”沒有徹底根治,他的家人給他的關(guān)愛實在太少,一旦沒人關(guān)注,就是放任,放養(yǎng)。他極度缺愛,缺乏被更關(guān)心,缺乏自信。訓練少了,學習跟不上也就不學了,開始無所事事,失去了剛剛建立的信心,孫欣恒的壞毛病又開始了,甚至欺騙我周末不回家而是跑出去上網(wǎng)認識不良的同學,亂消費、到處借錢、逃課,好像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就在一個月前我找到了逃課幾天的孫欣恒,在談話過程中孩子一直沉默。在我打電話批評他們父母的時候孩子特別激動,并跟我表示不要跟他們聯(lián)系,甚至說出“有這樣的父母我活著還有什么意義。”這讓我非常的驚訝,漸漸的安撫后,當天他父親讓他叔叔先接他回去了。
那天晚上很晚他給我發(fā)了一條微信:“老師我告訴你為什么這么堅定,因為我知道你要離開四中,要離開我們,我感覺沒有你在這個學校我在四中沒有意思;說到你要走我的心真的很不舒服,我真的不想你走如果你不走我也不會做出今天這樣的選擇,我感覺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發(fā)現(xiàn)我現(xiàn)在的生活中少不了你。”這是這么多年來,學生對我說過最感動的話。
這件事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教育有時候面對的情況非常復(fù)雜,每個老師都會碰到自己的學生,我們真誠的對待其實是能夠換回來學生對你的信任和愛的。但是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對待“問題孩子”,在哪些方面給與幫助,方向?qū)α耍覀兊膼垡材芨淖円粋€人的成長。從孫欣恒輟學到慢慢的進步,是他的特長讓我對他賞識他,這是他的最大資源,也是讓我堅持的初衷,也正是我的堅持讓他有了長足的進步,雖然他的人生路還很長,我不知道能給他造成多大的影響,能不能徹底改變他。但我堅信這種影響是正性的,是積極的。一定是會有幫助的,這樣我就足夠了,再多的辛苦和汗水都已經(jīng)換成收獲的果實了。我一定會讓這份感動一直激勵我在教育事業(yè)上堅定的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