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我不信,你說來我聽!
- 三國:沒開玩笑,荊州真有臥龍
- 余暉照山河
- 2463字
- 2025-01-29 17:52:09
“哈哈哈哈!!”
衙署別院內(nèi),傳來了劉備爽朗的大笑之聲。
他拉著龐統(tǒng)的手一路進院,這里已令庖廚將佳肴烹煮好,又命人取肉取醬來烤,將龐統(tǒng)請到了客位上,笑道:“我若是早知足下乃是徐君之友人,早就請來痛飲了。”
“只是,今日我三弟在宛城駐守,不能來陪同先生,他可是真正海量,近日被我一直下禁酒令,都快憋壞了。”
“哈哈,無妨無妨,今日有玄德公、元直相陪,亦是快哉!”
“好,先生稍坐。”
幾人聊了一會荊州當(dāng)?shù)厝宋娘L(fēng)情,眼看酒菜齊備,劉備起身向兩人道:“二位稍后,我去抱元直出來吃食。”
劉備笑著離去。
聽得龐統(tǒng)沒反應(yīng)過來,一直盯著徐庶呆愣的望著。
徐庶忙解釋道:“周元直,不是抱我,不是我……”
差點失節(jié)也。
龐統(tǒng)咂了咂嘴巴,又自顧自的笑了起來,越笑越忍不住,一直搖頭。
“士元,你又笑什么?”
龐統(tǒng)道:“那小兒竟有如此待遇,將你都逼成了徐君?”
徐庶毫不在意,點頭道:“士元莫要如此說,亦是我心甘情愿也,元直確有才干,且遠在我之上,且不說穰、宛之勝,乃是他先行獻策,后讓與我。”
“就說這博望坡之勝,也是他一眼便得出此計,又說與我商討。”
“他,連來將是夏侯惇都能算出來。”
“那又如何?我亦可知曉,”龐統(tǒng)并不覺得這有什么稀奇,許都周圍哪些將軍在哪些不在,參照去年秋冬時進攻冀州的將領(lǐng)風(fēng)聞便可知曉。
徐庶依舊正色,又道:“但他還算準(zhǔn)了,李典會在后馳援,以相互照應(yīng),故此請主公親自到入坡口阻攔,方才能趁著火勢合圍夏侯惇,將之擒獲。”
“這么厲害?”
龐統(tǒng)心下駭然,這就真正值得驚訝了,簡直算無遺漏也。
夏侯惇進軍、布置之法,全被他看穿了,這仗自然是處處受制,難以取勝。
這孩子今年才幾歲?
“而且,還有一事令我萬分驚異。”
“何事?”
徐庶笑道:“元直膂力異于常人,于武藝上也有不俗的天賦,方十歲,已骨骼精壯、體魄緊實,且跟隨三將軍日夜演武操練,武藝不亞于常人。”
“又因身材敏捷,提醒還未長成,軍中有些軍士,甚至不能敵也,可以持劍如游魚,靈活而游戲之。”
“真神了……”
龐統(tǒng)聽得都快忘了喝酒,持箸在手微微發(fā)愣。
文武全才呀,再過五年……將會有何等才學(xué)?屆時曹軍到來,不正是他揚名天下之時?
江東多才俊,渡江去后,人人都贊周郎之才,我看日后這周元直,恐怕也不遑多讓。
龐統(tǒng)了解徐庶的為人,他不會虛情假意的去鼓吹誰人,更何況周元直現(xiàn)在都不在此地,更沒必要假言如此。
不多時,劉備拉著還在揉眼睛的周不疑到來,并未束發(fā)戴髻,只是隨意的給他扎了個馬尾,到了席上,周不疑也并沒有招呼,只是坐在蒲團上打瞌睡。
龐統(tǒng)看了幾眼,本想要結(jié)交說幾句,卻沒能開口。
劉備搖了他幾下,道:“元直,且醒醒,今日有襄陽名士到來。”
“唉……”
周不疑打了個呵欠,揉著眼睛砸吧嘴,懶聲道:“什么襄陽名士,不就是上次那個故弄玄虛之輩,來騙幾壇酒喝嘛,也就玄德伯伯你當(dāng)回事。”
劉備佯裝嚴(yán)肅:“元直,不可無禮。”
旋即回頭來歉然而笑,向龐統(tǒng)眼神示意賠罪。
龐統(tǒng)聽得雙目一凜,冷笑道:“故弄玄虛?”
“若是真心有才之輩,如徐君這般,知曉玄德公到來怎會還在觀望?又何必觀望?無非是知曉自己之才不如北方謀士,不足以顛覆大局,方才有隨仁義之心,但貪生怕死耳。”
“呵呵,哈哈哈!”龐統(tǒng)心里火起,但是嘴上卻道:“好個小兒,竟使此激將法,不過自來此飲酒會友,怎會上你的當(dāng)?”
“你看,”周不疑打著呵欠,看向了徐庶,道:“這鳳雛之所以是雛兒,幼鳥也,飛尚且不可,何談落乎?目光只在寸許之間也。”
“哦?這么說來,你這黃口小兒,目光難道長遠?”
龐統(tǒng)舉著酒觥,輕輕地喝了一口,心思頗有浮動,但是還未曾動怒。
周不疑揉完了眼睛,也稍稍坐正,搖頭晃腦,依舊無禮,輕笑道:“我能識龍鳳,知仁而隨;可去留自如,全無桎梏;亦可建功立勛,卓有建樹。能為主公通曉南郡人才,還能劃定天下大局;荊州士人皆言玄德公困局無法可皆,可我卻能洞察大勢,知曉天機變化無常。”
“譬如天道五十,自衍四九遁去其一,四九為天命,遁一則為造化,若不追求其造化而自認(rèn)天命,非有才之士也。”
龐統(tǒng)直起了頭,心潮被說得稍加澎湃了些。
自覺此人所言,頗有道理。
若是自己真有才學(xué),有心氣與天下謀臣相斗,應(yīng)當(dāng)是欣喜若狂,欣然往之,又何須在襄陽故作狂放而輕視他人。
如此看來,倒是我不灑脫了。
“你知大勢?口說無憑,說來聽聽。”
周不疑昂首一揚,歪向別處:“軍機大略,豈能說給外人聽?”
徐庶點了點頭:“的確,不好說也。”
龐統(tǒng)深深地看了一眼徐庶,明白他已經(jīng)聽過了,甚至從表情還能看出,此略似乎頗為精妙,讓人信服。
這就讓龐統(tǒng)心里發(fā)癢了,有些怨懟的盯了周不疑一眼。
這孩子,先是激我不成,又打算誘我歸附,以此所為方略來引出攀比求知之情。
“那我不聽便是,”龐統(tǒng)冷然放下了酒觥,笑道:“北方曹操,若在數(shù)年之內(nèi)收取袁氏之領(lǐng)地、兵馬、賢才,則可有百萬之眾,戰(zhàn)將千員、賢才無數(shù),數(shù)年之內(nèi)可積攢數(shù)百萬石糧草,后援無礙,屆時將會是源源不斷的大軍南下,如何對應(yīng)?”
他瞥了一眼周不疑,向徐庶問道:“大略之中,可有提及?”
徐庶點頭:“有。”
劉備也是輕笑,而后舉起酒觥,邀道:“先生,不提此事了,我們先吃酒。”
龐統(tǒng)回以一禮,遙相會飲,而后又道:“荊州人士多有歸附許都之意,曹操以奉天子為名,實則挾天子,可令各州不得出師之名;而玄德公手握密詔,亦為大纛,但仍有許多人,認(rèn)為難辨真?zhèn)巍!?
“荊州歸附許都之心,又該如何處置?大略之中可有提及應(yīng)對之法?”
徐庶尷尬一笑:“有。”
龐統(tǒng)暗暗點頭,不等其他人說話,又急切道:“荊州對玄德公恩情,若是取荊州自立則為人口誅筆伐,非走兵伐之道,以安人心,如此當(dāng)有血戰(zhàn)也,大略之中可有應(yīng)對之法?”
“也有。”
“北方諸州沃野無數(shù),人丁眾多,每年產(chǎn)糧數(shù)倍于荊州,如此多年積攢底蘊,必不能及也,大略可能應(yīng)對?”
“曹軍后方地貌遼闊,若是奪下則只需提防游騎襲擾,游騎有劫掠之能,卻無攻堅之力,反觀荊州有江東為患,乃有殺父之仇,仇怨甚深。大略可有應(yīng)對之法?”
龐統(tǒng)一口氣問了許多問題,有些他自己有解,有些則尚且還沒想到。
徐庶回答盡皆是“有”。
問到后面,龐統(tǒng)不知喝了第多少觥,拍案道:“我不信!”
“你說我故弄玄虛,我看此刻方才是在故弄玄虛吧!你說來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