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南鮪壽司
- 食戟:神之舌在我面前不堪一擊
- 酸甜的果凍
- 2005字
- 2025-03-04 20:37:10
茶。
稻米。
都是天朝傳統的作物。
將這兩樣東西放到一起,竟是天然的防病上品!
據《本草拾遺》記載,用茶水煮飯“久食令人瘦”,茶葉之鄉臨滄也流傳著“好吃不過茶煮飯,好玩不過踩花山”的山歌民謠。
取出約10克茶葉。
置入陶瓷茶壺,隨后注入100℃的開水。
并立即蓋上壺蓋,以確保茶香得以充分保留。
接著。
浸泡5分鐘。
待茶水充分釋放出茶葉的精華后,用紗布或漏網將茶水濾出,以備后用。
接下來,日向子是將預先淘洗好的米放入鍋中,加入已濾出的茶水,使水面高出米面3厘米。
最后,蒸煮米飯至熟透!
……
茶葉芳香。
能使米飯更加香甜可口。
米飯的淀粉,則可有效抵消茶葉的苦澀和收斂性。
這時,在煮好米飯后,乾日向子開始全神貫注于砧板上的一條巨大藍鰭金槍魚。
細細一看。
此魚,體長有2.23米。
體重沒有測量過,但保守估計得在150公斤以上。
她手中緊握著是一把長度約在1.2米的大磨悶刀,此刀是時刻散發著令人心悸的凌厲刀光,仿佛每一寸刀刃都蘊含著無盡的鋒利!
刀身是前面尖,單面開刃。
一看,便知是專門為金槍魚量身定制。
2007年,鳥取県米子市一名水產公司的職員,就是用這把刀單挑三名黑社會成員。
結果,三人當場被他砍死,而該公司職員竟毫發無傷。
一時之間。
大磨悶刀名聲大噪。
當時2ch上一片感嘆:原來薩菲羅斯(游戲最終幻想的角色)是干金槍魚出身的!
……
噠噠噠!
日向子自身的氣勢,突然暴漲。
毫不猶豫的揮刀動作,讓大磨悶刀與砧板不斷發生碰撞。
“噠噠噠”的聲音,在空氣中回響,如同戰鼓,為這場無聲的烹飪盛宴伴奏。
若是有幸目睹這一幕的旁觀者,定會驚嘆不已。
畢竟。
平日里。
日向子,給人的印象。
就是掛著天真笑容,偶爾還顯得迷迷糊糊的“弱小”女人。
誰又能想到,現在的她卻判若兩人,竟可以拿著一把1.2米長的大磨悶刀,輕輕松松就處理著150公斤以上的藍鰭金槍魚。
事實上,在原著的住宿研修劇情里面,就有乾日向子輕易掙脫繩索束縛的場面。
她的力量,其實要比任何人想象的更強!
……
處理魚的頭尾后。
乾日向子,繼續著手切割魚身內部的肉。
對于金槍魚,特別還是最昂貴的藍鰭金槍魚,切割的方式至關重要。
按照傳統,魚肉應順著紋理切割,這樣既能保持肉塊的形狀與層次感,又能確保每一口都能品嘗到最佳的口感。
通常情況之下,切片的厚度在0.5到0.8毫米間才能保證口感。
可是,對日向子來講,這樣的標準:
不夠!
真的不夠!
她的目標,是要超越常規的極致。
每一刀落下,藍鰭金槍魚的肉片便如薄紙般輕盈滑落。
最終,厚度竟都驚人的達到了0.2毫米。
……
“很好,米飯和魚片看起來沒有任何問題了。”
收回大磨悶刀,望著砧板上那些靜置著一片片薄得幾近透明的藍鰭金槍魚肉,日向子不由感到輕松和滿意。
肉質紋理。
堪稱是細膩至極。
邊緣微微泛著油光,宛如深海中的珊瑚。
輕輕一嗅,那股淡淡的魚肉鮮味便悄然鉆入鼻尖,清新而又醇厚,引人垂涎欲滴。
壽司的制作過程,看似只是簡單的幾步操作,實則繁瑣而精細。
從最初的煮飯,再到魚肉的切割處理,以及配料的搭配、最終的捏制成型……每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
特別是對于藍鰭金槍魚這種珍貴食材的處理和掌握,更是對廚師能力的極大挑戰!
別看,那條金槍魚有150公斤以上。
但真正能做成南鮪壽司的原料,恐怕只有寥寥幾片。
因而。
如何將如此珍貴的食材,發揮出全部價值。
讓每一口壽司,都能成為味蕾的極致享受,這是日向子一直在深思熟慮的問題。
……
蘇東坡曾說:
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
意思是在書法領域當中,其實并沒有固定的、標準的執毛筆方法。
關鍵,要達到虛和寬松,要有舒適感。
而跟書法一樣,其實在捏制壽司的時候,也并沒有固定的標準或是模式可循。
每家店,每位廚師,他們的捏法,還有壽司的形狀,都不一樣!
總體來說,只要捏出來有美感,吃的時候手拿起來飯不散,入口化開,加的魚和米飯比例恰當,硬度接近,那便算是合格了!
……
此刻。
日向子,閉上眼睛。
在內心深處,她與即將成型的壽司進行著一場無聲對話。
她感受著每一粒米飯的觸感,想象著魚肉與米飯在口中的交融與碰撞,去尋找著以往捏制壽司的感覺。
猛然間,她睜開了明眸。
“喝!”
她終于出手了。
只見得,她熟練運用著單手回旋三手的的握法。
迅速將魚肉與米飯完美結合在一起,而在她的手中,壽司像是被賦予了“生命”,那一片片金槍魚在受到壓力的壓迫下,竟是“活”著過來!
隨著一個個南鮪壽司的成型,整個料理臺的氣氛,也變得愈發緊張而充滿期待。
……
壽司,分江戶前壽司和關西壽司。
江戶前壽司,以食材分軒輊;關西壽司,則以技術見高下。
嗯!
這是大的分法。
而像單手回旋一手,單手回旋三手、四手和雙手回旋五手等等,這些其實都是關西壽司的捏制法。
這些捏制壽司的技巧,各有千秋。
但從理論上來講,捏的次數越少,肉上沾上人體油脂和汗液越少,壽司料越新鮮。
當然。
少次數的捏制,壽司整體就容易松散。
這就需要,壽司師傅自身極高的捏制技術了,所以這方面也沒什么絕對。
像能跟“鰻魚飯之神”大山次郎相媲美的“壽司之神”水谷八郎,他就能做到單手回旋一手。
至于……目前乾日向子的水準,只能到三手或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