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世子爺不耐辛勞,梨花村大有來頭。
- 世子爺吉人天相
- 柔弱者
- 1808字
- 2025-02-07 20:23:32
且說國公爺,世子爺,工部侍郎周開倉,戶部郎中李敢一行人等日夜兼程,只因古時交通不便,加之登記造冊,考察民情,修繕重建,核算所需銀兩,糧草等皆需時日,這一來一去,7天左右,所以應國公爺提議,日夜兼程。大家每天大約就睡3個時辰,世子爺多有怨言,工部侍郎也稍有不滿,唯有戶部郎中能泰然處之。
大約還有五六里地就到梨花村的時候,世子爺就已經不想走了,說是:
一路上除了趕路還是趕路,吃飯睡覺上馬車,實在是太無聊了,想在馬車上瞇著等時間,道路不平,又是顛簸,這些天來,我們都沒休息好,真想找個地方好好睡一覺。
國公爺伴著馬蹄的節奏,雙眼也漸漸有些朦朧。只聽得一聲喊。
親衛副首領道,大家趕快點,梨花村就在前面,不遠處,那邊也很是繁華,要啥有啥,天黑之前務必趕到梨花村。
國公爺探出頭望了望漸濃的暮色。忽然,張口道:
不用催馬,一柱香內必到梨花村。連日來,車馬勞頓,到梨花村,休整2日,再前行。一干人等均有些許困乏,一一應允。
身后親兵無不咋舌,自離城以來,全程未曾問路,僅憑馬蹄節奏便算得分毫不差。老管家心中暗嘆:當年國公爺奔襲千里奇襲敵營,他便是靠這般能耐,在暴雨夜中精準找到敵軍糧草所在,這等‘活地圖+路程判斷’的本事,都是刀光劍影里喂出來的真功夫。
世子爺一覺醒來車架已進到梨花村。
世子爺翻身落馬,在護衛跟隨下,在街道中東,張西望不由感嘆。爹你也出來快看看,接著不由分說的讓車架停下,跳上馬車就要拉著國公爺一塊看看外面。
世子爺慢點。國公爺小心。
在眾人的關切下,爺倆下了馬車,來看這梨花村。
世子爺道:這梨花村真是不同凡響。
國公爺道。哦?吾兒,你且說說有何不同?
世子爺道,道路寬平,人流不斷,搖扇公子,頗有書生之氣,馬車往來,街邊日常雜貨,翩翩公子,搖扇而行。窈窕佳人,紅粉攤前,溫婉笑談。糧鋪,鹽鋪,酒肆,酒樓,食肆,茶水鋪,包子鋪,客棧,當鋪,布莊,藥鋪,前莊,雜貨鋪。書肆,樂坊,畫坊,
偏僻小道上貌似煙花柳巷。京城之中不過如此,而且比之稍遜。
國公爺道,吾兒,倒是個用心之人,這梨花村大有來頭。
世子爺道,我不就是一個善營商賈之道的村落,比別個村落更顯繁華而已,爹卻說他大有來頭,到底是何來頭?
國公爺道。梨花村依山傍水,民風淳樸,因大乾文人,蘇亞子,蘇弈所作梨花詞而,名秀中原,蘇弈去世后,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前來梨花村,做追憶悼念之詞,還有不少廣為流傳,蘇先生也因此被稱為梨花先生,與其性格淡雅清高頗為相稱,此地曾一度成為大乾文人聚首,覽勝,憑吊,抒懷發源之地,蘇弈才華高絕,惜天妒英才,二十有才名,三十梨花盛,四十憐蒼生,研藥學之道,五十駕鶴,一生不仕,其人通達世事,所傳梨花齋詩文集,多清新脫俗,言說紅塵事,不是紅塵人,曾有人言,悟其詩可窺天機,讀其文可推后世,先生一世清高,而隱于梨花村,常以不經意之事,不經意之物,而發驚世之言。
大順破京,乾帝逃,覓先生,見而諾之宰輔,悔當初,求破解之法。先生言,起時諫言,帝能納之,興時諫言,納之漸少,盛時諫言,反獲罪爾,亂時諫言,良臣不語,衰時諫言,諸事無果。將傾之時,尚有良策安天下,怎奈陛下聽信奸佞,險致臣于死地。今李宇恒帝京都,威寰中,欲大順天下,陛下雖欲江山再起,奈追隨者又有幾何?
乾帝曰,今番落敗,逆賊到處追殺,帝位爭斗,百姓多苦,民生不振,朕居難定所,四海逃亡,故土之上,逆賊所不容,欲奮而抗之,然軍伍四散,僅存百十來人,飛蛾撲火而已。先生可有解法?
當即先生指出,今戰火已熄,四方已定,無以抗衡,不若假死安生,瞞隱此地,休養生息,秣馬厲兵,待時而動。
時大乾宰相呂謹軒,提出大順雖然盡得中原城池,但朝堂新立,上不乏忠乾之仕,散兵舊部,隱忍待發,一旦假死,大順歸心,東山再起,遙遙無期。
乾帝曰,無可奈何花落去,唯有傷心水東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與其茍延殘喘,四海逃亡,惟恐被逐利者出賣,生死難料,不若先生之計,但狗賊李威,奸詐無比,如何假死,又如何使其信以為真,此事難中之難。
眾人議論紛紛,正面硬剛,已是取死之道;金蟬脫殼,實為上策,卻難以信天下。進一死,退亦是一死,當如何?
先生曰,陛下,可有隨身信物,亦或者留下傳國玉璽。此處乃是臨江縣轄制,知府與我有君子之交,得他幫助此事十拿九穩。
此正是:
趕往邊關路奔波,
雙耳憑借馬蹄音,
前路歷程心有底,
莫說誰人都可以,
刀光劍影真功夫。
回頭再說梨花村,
先生才高不入塵,
隱居梨花美名揚,
乾帝兵敗求良策,
金蟬脫殼伺時機,
天高帝遠得閑隙,
一個舊交亦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