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陣中戰將,可是我叔父
書名: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作者名: 公白渡河本章字數: 2730字更新時間: 2025-01-15 22:53:23
永歷十四年,順治十七年。
緬歷1022年,西歷1660年。
十二月份,整個洪沙瓦底全境乃至周圍都陷入戰爭動員中。
從上萬米的高空看,無數漢人洪沙人撣族人若開人暹羅人,像螞蟻一樣,形成一條條長龍,穿梭麓川高原和大金沙江間。
代清軍隊在向三宣南甸隴川集結,李定國在平定洪沙西北諸郡,分兵駐防蠻莫木邦。
沐天波在以他黔國公的號召力召集麓川瀾滄土司,南下保護明國皇帝太子。
暹羅北方派遣聯姻結盟的隊伍和官員,想從明國手中接過失地清邁。
南邊則屯兵萬余在馬都八邊境,并和下洪沙的軍隊產生小規模摩擦。
阿拉干國在接到莽白金劍書信和收納逃亡的洪沙貴族后,也不斷向東南集兵。
莽白犒賞完大軍后,慢慢向卑謬東吁二郡發兵集齊,并在明國出軍后,反應迅速的派出一支水師沿大金沙江北上,進入蒲甘郡。
朱慈煊自帶著八百禁衛軍,白文選所部三千,雇傭兵天主村人混雜的一千神機營,三清教育改造的一萬軍隊,合兵一萬五千南下。
甚至因為莽白豪擲萬金,購置火銃火炮,招募雇傭兵,和聽說信奉天主教的明國太子在搞新莫臥兒和新哈剌契丹。
巴達維亞、巴拉特(天竺)的歐洲商館、兵站、傳教士駕乘多桅帆船抵至洪沙大光和暹羅摩棉。
朱慈煊在央米丁郡沒有遭遇多少抵抗,明軍迅速攻占克倫山和錫唐河上游,并抵至東吁郡。
并很快和莽白的前鋒部隊接戰。
朱慈煊立在山巔上,手持單筒望遠鏡,觀望東吁郡的地理形勢和洪沙軍隊。
東吁國在他隆王遷都阿瓦,分封王室后,中央行政便集中在中部阿瓦周圍的大金沙江灌溉區。
其次下洪沙的錫唐河流域和大金沙江三角洲也牢牢受中樞控制。
而麓川高原和阿拉干山區的各族頭人土司,在東部山地,西北諸郡,西南勃生仍是有一定的獨立性。
所以朱慈煊絲毫不奇怪洪沙王公貴族在他分土地后,紛紛投奔擁兵十萬的莽白,并在下洪沙征兵征糧,屠戮山區土司。
相比中部阿瓦數千里的土地,大金沙江三角洲上百里地哪是整個東吁王室貴族夠分的。
更別說還有本在下洪沙的貴族土司。
迎闖王不納糧在封建君主專制的大明,阻擾的是中樞收糧收稅,朝廷要專門派出軍隊征伐。
在封建農奴制的洪沙瓦底,涉及的就是貴族地主切切實實的利益。
【迎闖王,你得到洪沙百姓支持,你被洪沙所有貴族地主所仇視。】
【演技,你詐興十萬大軍,欲要恐嚇莽白稱臣,開始軍隊數量競賽。】
【你攻克央米丁郡后,再次威脅莽白簽訂盟約,莽白自以為瞧出你的外強中干,在得知代清出兵后,興兵北伐。】
正如某乎作為米利堅智庫成功預測六次大事,合格大學生的朱慈煊雖然政治屬性才35.
但東晉兩宋舊例給了朱慈煊和大明朝堂太多經驗。
只要聽說代清固倫出兵,下洪沙的莽白絕對忍不住出師北伐。
宋徽宗聯金滅遼,宋理宗聯蒙滅金。
莽白也會聯清滅明。
哪怕洪沙軍隊菜的發昏。
朱慈煊也明白了殘兵敗將的李定國白文選在洪沙瓦底怎么虐菜的。
望遠鏡的鏡筒中。
朱慈煊的軍隊和莽白宣稱二十萬大軍的前鋒部隊開始碰撞。
打著蓮花旗幟,號稱兩萬的莽白前鋒軍。
看起來聲勢浩大,結果全是驢車牛車掀起的塵土。
大多數的士兵就舉著鐮刀草叉竹槍。
前鋒軍兩萬是算上了所有的輔兵民夫,真正手持長槍大刀,披著竹甲的戰兵不過五千,有鐵甲火銃的士兵就更少。
而朱慈煊的三清軍,緝訪司三清教育改造的軍隊,隸屬錦衣衛。
好歹抓捕的是中上層阿赫木旦,不乏騎兵步兵象兵,有過軍事訓練,又經過三清改造,紀律森嚴。
甫一進攻。
就讓洪沙軍的前線陣地頓時動搖。
三清軍的象兵驅趕著六頭大象突入敵陣,稍微踐踏橫掃,便讓其開始崩潰。
洪沙士兵紛紛狼奔豕突,往后方陣營逃竄。
領兵三清左軍五千的王啟隆也不憐惜洪沙人性命,督促著往前進攻,直撲將旗,想要一擊將洪沙前鋒軍擊潰。
然而攻勢僅僅前進百米。
洪沙人反應迅速的驅趕出十頭大象對敵,砍翻幾十個逃兵后,兩千戰兵裹挾著崩潰的炮灰民兵駕駛驢車牛車,反向沖陣。
臨近三清左軍時,又紛紛砍斷韁繩,捅了駕車的畜生一刀,轟趕牛馬驢象沖散明軍陣型。
帶著圓木木箱的車輿頓時成了一道道壁壘,阻隔開王啟隆的部隊。
見阻擋住明軍,洪沙軍將領蓮花大旗一動,帶著三千戰兵,萬余民兵,全壓而上。
打算包圍王啟隆所部。
“讓米丹帶著神機營上左側山坡,轟開洪沙軍。”
山坡在王啟隆的三清左軍中間。
本就有百余神機營帶著火炮火銃,為王啟隆提供火力掩護。
沒想到洪沙前軍潰敗太快,王啟隆全軍出擊。
等到洪沙軍大部想要包圍沖的太前的王啟隆。
山坡上的雇傭兵神機營已經和洪沙士兵貼身。
接到命令的葡萄牙雇傭兵米丹領人上坡,不斷填充火炮燧發槍,齊射壓制,洪沙士兵紛紛如割草般倒地。
阿瓦城中的歐洲雇傭兵劫掠了洪沙王都,誤上朱慈煊的賊船。
下洪沙封堵大金沙江和沿海,搶了錢根本走不了。
而天主村人得到自由,想要回歸家鄉。
一邊為了錢財,一邊為了自由。
令行禁止雖不如李白軍隊和三清軍。
但主觀能動性就遠超漢蠻。
仗著火器威力,一刻鐘就斬獲超過王啟隆。
洪沙軍見狀,明白一時半刻攻不上山坡。
也是撤退百米,調來三門土炮和火銃隊,和神機營非洲黑叔叔一樣對射起來。
并調集弓手,豎起巨木,打退想要突出重圍的三清左軍。
山巔上的清風吹得朱慈煊瞇了瞇眼。
“洪沙國的將領也不都是廢物啊。”
和明國打了一年的仗。
洪沙將士也明白正兒八經的野戰就是在給李定國白文選送人頭。
除了據城而守外。
和大明的戰車營一樣,用車駕大象阻隔明國軍隊,再用弓箭土炮火銃據車而戰。
當然。
王啟隆的三清軍換成白文選的大西軍,也不會被包圍。
早就一擊而潰,斬首敵將。
潘璜見戰斗陷入一時僵持,出聲問道:
“殿下,是不是讓鄧凱將軍的三清右軍出動?”
“眼下王啟隆將軍雖未損兵太多,但好像也沖不出來。”
朱慈煊看了潘璜一眼。
這個大明朝堂唯一的二流文臣。
半個神童。
說半個,是因為其確實遠不及大明神童張居正。
但比他還小一歲,智商卻又是遠超現在的大明君臣。
真高智商。
朱慈煊阿瓦兵變,殺平達力,逼退莽白,統率也就漲了兩點。
潘璜不過是和歐洲雇傭兵廝混了一段時間。
學學外語,智力就漲了兩點。
估計還不等朱慈煊進化成李世民,他就進化成了張居正。
思緒微轉,朱慈煊將注意力重新放回戰場。
這場戰斗確實不用太過在意。
不談后方的白文選三千兵馬。
就此刻。
朱慈煊麾下的萬余三清軍,真全軍出動,也能輕松擊退莽白的先頭部隊。
雙方第一場,都是互相試水。
只不過朱慈煊出動了大部分兵馬,莽白只派了十分之一的軍隊。
朱慈煊手持馬鞭,虛揮指向洪沙大將旗幟。
“潘璜,這是洪沙哪個大將?”
因為三清教育,暫時沒和婦人學外語的潘璜,這段時間就在惡補世界各地和洪沙瓦底的知識。
潘璜虛瞇望向旗幟上的紅色蓮花,迅速回答。
“當是洪沙國的永貴侯,永貴郡就在阿瓦城東面,應該和晉鞏二藩,交過不少手。”
朱慈煊微怔:“永貴侯?可是東吁王室。”
潘璜略一思索,便道:
“正是東吁王室,阿瓦附近非王室子弟,不得封邑總督。”
“這個永貴侯是他隆王兄弟的兒子,良淵王明康夫人所生的明達?的長子。”
平達力的堂兄。
孤的堂叔父?
朱慈煊開始興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