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裴楷

裴楷,字叔則,少與王戎齊名。魏末,擔任相國掾、尚書郎、散騎侍郎等官職。在晉朝,先后擔任散騎常侍、河內太守、尚書令、侍中等職。裴楷容貌英俊,清通有雅量,博涉群書,善論政道,深受時人贊譽,《世說新語》對此多有記載。

在《世說新語》中,裴楷又被稱為“裴令公”“裴叔則”“裴令”等。

* * *

裴楷1

梁王1、趙王2,國之近屬3,貴重當時。裴令公歲請二國租錢4數百萬,以恤5中表6之貧者。或譏之曰:“何以乞物行惠7?”裴曰:“損有余,補不足,天之道也。”德行1.18

【注釋】

1.梁王:司馬彤,司馬懿第八子,封為梁王。

2.趙王: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子,封為趙王。

3.近屬:血統關系較近的親屬。

4.租錢:賦稅。

5.恤:救濟。

6.中表:指與祖父、父親的姐妹的子女的親戚關系,或與祖母、母親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親戚關系。

7.行惠:施行恩惠。

【譯文】

梁王和趙王都是皇室近親,在當時位高權重。裴楷每年都請求從二王封地的賦稅中拿出幾百萬錢,用來救濟中表親戚里貧寒的人。有人譏笑他說:“為什么要用乞討來的錢施行恩惠?”裴楷說:“減損有所剩余的,彌補有所不足的,這是天理啊。”

【評析】

裴楷是河東裴氏的重要人物。裴楷要求兩位王爺捐出租賦,并非出于追名逐利的目的。他自己對財富的態度也非常隨意,親戚說他的莊園好,他馬上就奉送給親戚,鐘會說他“清通(即清明通達)”,確是非常到位的評價。

【典故】

損有余,補不足 語出《老子》“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這句話是說自然的規律,減少有余,用來補充不足,意在表明這樣做是出于天理而非私心。

* * *

裴楷2

裴叔則被收1,神氣無變,舉止自若。求紙筆作書,書成,救者多,乃得免。后位儀同三司2雅量6.7

【注釋】

1.收:拘捕。

2.儀同三司:古代一種較高的官銜。漢朝稱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司”,“儀同三司”即享受與三司同等的禮儀。

【譯文】

裴楷被拘捕,神色不變常態,舉止一如既往。他索要紙筆來寫信,寫好后,來援救他的人很多,于是得以免罪。后來他官至儀同三司。

【評析】

裴楷被拘捕,神色不變,和他素日為人忠直有關。同時,他雖然和楊駿是姻親,但平日刻意疏遠,關系并不親近,又交際廣泛,故而臨難不懼。果然,眾大臣上疏為他求救,證明他和楊駿的各種謀劃沒有關聯,裴楷被無罪釋放。

【背景】

裴楷被拘捕的原因是兒子裴瓚娶了楊駿的女兒。楊駿出身弘農楊氏,有另一個女兒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皇后,在武帝死后把持朝政。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賈氏勾結楚王司馬瑋發動政變,誅殺楊駿及親屬,釀成“八王之亂”的災禍。

* * *

裴楷3

王太尉1曰:“見裴令公精明2朗然3,籠蓋4人上,非凡識5也。若死而可作6,當與之同歸7。”或云王戎語。賞譽8.24

【注釋】

1.王太尉:王衍曾任太尉,故稱。詳見第二單元。

2.精明:精細明察。

3.朗然:疏朗的樣子。

4.籠蓋:超過。

5.凡識:見識平常的人。

6.作:起,這里指復活。

7.同歸:同一趨向,一起,一致。這里指做朋友。

【譯文】

王衍說:“看見裴楷精細明察而又風度疏朗,超出眾人之上,不是見識普通的人。如果人死可以復生,我必能與他成為朋友。”有人說這是王戎的話。

【評析】

魏晉清談盛行,眾多名士的談話之間,往往或明或暗地運用典故來表達意見。

【典故】

吾誰與歸 原意是“我和誰一起呢”。典出《國語》和《禮記》,趙文子到墳地視察,問隨從的叔向“死者如可作也,吾誰與歸”,意思是“死者如果能復活,(你說)我跟誰一起呢”,叔向回答了幾個人選,趙文子都表示否定,最后說“我會選隨武子吧!考慮他的君主卻不忘記自身,為自身謀劃又不遺落他的朋友”。后來引申為對志同道合者的尋求。

* * *

裴楷4

裴令公有俊容姿1,一旦2有疾,至困3,惠帝4使王夷甫5往看。裴方6向壁臥,聞王使至,強回視之。王出,語人曰:“雙眸閃閃若巖7下電,精神挺動8,體中故9小惡10。”容止14.10

【注釋】

1.容姿:容貌姿色。

2.一旦:有一天。

3.困:艱難。這里指嚴重。

4.惠帝:晉惠帝司馬衷。

5.王夷甫:王衍,字夷甫。詳見第二單元。

6.方:正。

7.巖:山巖。

8.挺動:靈活。

9.故:不過。

10.惡:疾病。

【譯文】

裴楷容貌姿色俊美,有一天生病,到了很嚴重的地步,晉惠帝派王衍去看望他。裴楷正面向墻壁臥躺著,聽聞使者王衍來了,勉強回頭看他。王衍出來后,對人說:“裴楷目光炯炯有神如同山巖之下的閃電,精神靈活,身體中不過是有小病而已。”

【評析】

裴楷這次病得很急,已經“至困”了,但眼神仍然犀利。王衍見了,就知道他的病并沒有大礙了。

【典故】

巖下電 比喻二目炯炯有神。這一典故此處是王衍形容裴楷,在《世說新語》中還有一次出現,恰好是裴楷夸王戎,說他“眼爛爛如巖下電”。

* * *

裴楷5

裴令公有俊容儀1,脫冠冕2,粗服亂頭3皆好,時人以為“玉人”。見者曰:“見裴叔則,如玉山4上行,光映照人。”容止14.12

【注釋】

1.容儀:容貌儀表。

2.冠冕(miǎn):古代帝王、官員所帶的禮帽。

3.粗服亂頭:穿粗劣的衣服,散亂著頭發。

4.玉山:玉作的山。

【譯文】

裴楷容貌儀表俊美,摘掉禮帽,即使衣服粗劣、頭發散亂也很好看,當時的人都認為他是“玉人”。見過裴楷的人說:“見到裴楷,就好像在玉山上行走,光彩照人。”

【評析】

“玉山”“玉人”在古代乃至現代都是形容人儀表的美辭。外在的裝飾再美,也不如品貌原本出色。才品出眾、面貌俊朗的人,即便不打扮,也能出眾。

【成語】

粗服亂頭 粗服,粗劣的衣服。亂頭,蓬頭。原指不修邊幅,后也比喻文辭樸素自然,不加雕飾。

* * *

裴楷6

荀奉倩1與婦至篤2,冬月3婦病熱4,乃出中庭5自取冷,還以身熨6之。婦亡,奉倩后少時7亦卒。以是獲譏于世。奉倩曰:“婦人德不足稱,當以色為主。”裴令聞之,曰:“此乃是興到8之事,非盛德9言,冀后人未昧10此語。”惑溺35.2

【注釋】

1.荀奉倩:荀粲,字奉倩,荀彧之子。

2.至篤(dǔ):感情非常深厚。

3.冬月:冬天。

4.病熱:因生病而發熱。

5.中庭:庭院。

6.熨(yùn):以身緊貼傳熱。

7.少時:不久。

8.興到:興情所到。

9.盛德:敬稱有高尚品德的人。

10.昧:迷亂。

【譯文】

荀粲和妻子感情非常深厚,冬天妻子生病發熱,荀粲便走到庭院中吹冷風受凍,然后回到房間里用身體緊貼妻子(,為她降溫)。妻子死后,荀粲沒過多久也死了。他因此受到了世人的譏諷。荀粲說:“婦人有德行不足以稱贊,應當以美貌為主。”裴楷聽聞這件事,說:“這是一時興起之事,并非品德高尚的人應該說的話,希望后人不要被這話迷惑了。”

【評析】

荀粲為妻子做“物理降溫”,完全出自個人感情;妻子去世,自己也悲傷而逝,足見兩人感情之深。但當時的輿論認為為了照顧女性而屈尊甚至身死,是要被譏笑的,反映了自古以來女性地位的卑下。裴楷出于對傳統道德的回護,認為荀粲的做法和言論是一時興起,不能作為評價他德行的依據,也不應效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池县| 忻城县| 上高县| 通化县| 定陶县| 凉城县| 武冈市| 东莞市| 宣威市| 芷江| 加查县| 兰州市| 凉山| 保定市| 秦皇岛市| 青冈县| 阿鲁科尔沁旗| 克什克腾旗| 长沙县| 常山县| 新疆| 峡江县| 斗六市| 云林县| 安陆市| 噶尔县| 桑日县| 樟树市| 宝鸡市| 平果县| 明水县| 隆安县| 乾安县| 宾川县| 长宁区| 南部县| 高清| 永川市| 化德县| 依安县|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