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老大曉雅過得最好,可惜是女兒,要是換上耀祖或青云,那大伯大媽臉上是有光的。曉月的性格比較強勢,吃不到虧,不用太操心,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嘛。

耀祖排行老二,初中畢業就到縣城打工。雖然娶了妻,但也是磕磕絆絆,吵吵鬧鬧,這婚姻有種朝不保夕的感覺。

耀祖在縣城跟著一個包工頭,在工地上做砌墻的活。老婆也在縣城的一家小服裝廠上班。夫妻二人的收入尚能維持生計。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小凱。一開始在本村的小學讀書,由大伯大媽照料。

后來,本村的學校被撤銷,學生被并到鄰村小學,這上下學的距離陡然增加。大伯大媽還要做農活,大伯的腿腳也不利索,走路走不動,騎車踩不動。耀祖給他買了一輛人力三輪車,爺孫倆風里來雨里去。而且中午吃飯也是個問題,回家吃,太折騰,給學校交伙食費,又怕孫子吃不飽吃不好,做留守兒童本就傷心,哪能忍心再讓孩子苦了身體。

怎么解決?方法很簡單,在縣城買套房子就可以了。耀祖的媳婦上班時間比較固定,自己帶孩子可以應付。可這買房子不是買豬肉啊,咬咬牙就能來上二斤。

學校之所以撤并,是因為村里的人越來越少。像我們這輩中堅勞動力,小的時候都在讀書,農活干得不是很多,很多東西都不懂,莊稼自然種不好。

還有,上面有三十年又三十年的政策:加人不加地。人多了,地還是那么一點。其實多給點地也沒什么用,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加上農產品低賤,還是存不到錢。

這些勞動力對土地早已沒有了熱情,不甘心像他們父輩一樣,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寧愿出去做苦力,在外面混得再慘,鄰居們也是不知道的。大家都往外跑,有能力的在縣城買房,就可以解決孩子讀書的問題。

這些年,正趕上房地產的高光時刻。富人們發現,投資房地產可以一夜暴富,于是他們的錢都流向了房地產,在龐大資本的推波助瀾下,房價一天高過一天。

國家為了抑制這種現象,出臺了很多政策,限制大城市的房價。于是那些資本立即轉向三四線城市。這時出現了一種現象:各地政府通過給予補貼、協助建房等方式鼓勵農民像城里人一樣,住進格子樓。

后來中央領導發話,禁止地方政府強制農民上樓。我一開始對這種上下不一致的做法不太理解,直到聽到有位專家給出了這樣的解答:城市為了發展地產業,大量征用近郊的集體土地。但政策要求城市建設用地和耕地要保持一個健康發展的比例。但地產市場過于狂熱,無法保持這個比例。需要擴大耕地面積,自然就想到了偏遠的農村。

那地方自然不會開發房地產。但是,如果將農民推上了樓,大量宅基地就被釋放出來,再將其變為耕地。這樣一來,整個城市的建設用地占比就縮小了,進而近郊的耕地就可以進一步擴征,從而又能繼續買地、賣地、賣房。

其中道理捋一捋就順了,城市希望農村人去城市買房,農村人希望賺更多的錢,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富不起來的農村日漸衰落,合并學校,合并村,甚至合并鄉鎮,孩子們讀書的條件越來越差。這些事情,在我的故鄉真真切切地發生著,好在我們沒有被強制上樓,我們那個縣城沒有那么發達,周邊的土地還是有富余的。

這樣一捋,讓我有云開霧散的感覺。難怪那座傳了二十多年的大橋,都測量嵌標了,又戛然而止,原因可能在此。如果通了橋,過江費沒了,很多農村人買輛車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城里買房了。不過,如今農村的人越來越少,這座橋好像已經沒有建造的必要了。

人的潛力是很大的,當人被逼到懸崖前時,可能就會生出一對翅膀,飛躍峽谷。想當年的徽商、浙商,都是從貧瘠的大山里走出去大展宏圖的。

耀祖一家也不得不挖掘潛力。

大伯大媽供養四個子女讀書、生活,經常處于青黃不接的境地。根本無力支持這兩口子。耀祖常感嘆:自己蓋了成百上千套房子,卻沒有一套是自己的。

真是“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按照耀祖的意思,就這么過吧,不還有幾個小孩在村里讀書嗎?一個人一個命,心想這青云倒是上了大學,不也回來了。可能是個例吧,青云腦子想的東西是耀祖無法理解的,不知道是不是病了,他仿佛生活在不一樣的世界里。他跟普通人不一樣,普通人都拼了命地往外跑,而他居然孤零零地回來了,與孤島為伴。

耀祖媳婦說:“我們這一代是苦的,上學沒錢,學手藝也沒錢。正因為這樣,才不能讓小凱待在村子里,不能讓他將來跟我們一樣。”她將小凱拉過來問道:“凱,你是想待在村子里上學,還是想去城里上學?”小凱想都沒想,就說:“當然是城里,我好多同學都去城里上學了,聽說城里的學校很漂亮,有大操場,還有圖書館。”

是的,如果自己不夠努力,小凱只能延續自己的命運,在這個小城市里,在人生這張白紙上,畫著同樣的圈圈。

農村人沒有什么潛力,只有體力。耀祖找媳婦商量:“要不擺個夜宵攤子吧?”

媳婦問:“賣啥呢?”

耀祖想了想,說:“蛋炒飯、煎豆腐……別的也不會。”

“行!”他媳婦說。

耀祖把地址確定在縣城郊區的一個工廠門口,這里有一個全省最大的線纜廠,生產銅線,工人每天都要加班。

他們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耀祖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學會了三輪車,把攤子支在工廠的大門邊上,那里早就有各式夜宵攤子占據了固定的位置。但工廠有幾千號人,人流足夠大,再說他們干的都是力氣活,吃的食,消化得快,容易餓。

就這么起早貪黑,沒日沒夜地干了一年多,掏光所有的積蓄,再東拼西湊,終于湊出了房子的首付,買了一套小房子,解決了孩子讀書的重大難題。一家三口終于住到了一起,苦啊累啊,終究是值得的。只是沒過多久,房地產市場被唱衰,房價暴跌,就是把房子賣了,也不夠還銀行的貸款,另外還有七大姑八大姨的一屁股債,夫妻倆這心里又氣又痛。

青云勸他們想開些:“至少你們拿到了房子,很多人錢都付了,房子卻沒造好,爛尾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门头沟区| 高平市| 宣武区| 西峡县| 梁河县| 平定县| 和顺县| 科技| 长白| 神木县| 自贡市| 大邑县| 封开县| 桃江县| 南昌市| 杨浦区| 金昌市| 宁阳县| 乌拉特后旗| 怀宁县| 平度市| 聂拉木县| 南漳县| 泗洪县| 五常市| 凉山| 定南县| 察雅县| 乐平市| 长治县| 东兰县| 潮安县| 那坡县| 大化| 七台河市| 安塞县| 陕西省| 保定市| 桐城市| 德州市|